正文 第一卷 谁道无缘 第十三章 朝议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876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南朝、建康。
司马睿神情极为复杂,不知是喜是忧,看着案桌上摆着的这本奏折,拿起又放下,放下又拿起,终是做不了决定,叹息一声。
殿下大臣皆在等待着他的批复,一个一个的也焦虑不安,走动起来又停下,停下又不安的走动着。南朝闲散风流,在这朝堂之上,竟然也如自家一般。
终于,顾荣等不及了,站出来说道,“陛下,依臣看来,这石勒来信也不过是在我朝寻求帮助,等他推翻了刘曜,必定又是我朝的一大隐患,而今,北国刘曜已到陌路,我们应该乘胜收复失地,返回长安,石勒这降表,我们可以驳回,置之不理。”
停下看了一眼司马睿,见他没有怒容,继而又说道,“与其让石勒灭掉刘曜,不如我们来个一箭双雕之计,先不管石勒这份文书,等到刘曜和石勒两相残杀之际,我们再乘虚而入,既灭掉了刘曜,又让石勒元气大伤,而后,再蓄积力量平叛石勒,这天下,终归会是我汉人天下。”刚一说完,殿下就有许多大臣点首称赞,附和到。
司马睿也似乎没有反对,毕竟作为司马家族,他也知道,前朝是灭于刘曜之手,现如今,先帝还在刘曜之手,受尽了屈辱。皇室蒙羞,他这皇帝坐得也并不光彩,而今顾荣的这一计倒是不错。
但司马睿也考虑到了另一方面,如果不答应石勒请求,到怕石勒反过来先南征他这晋朝,等到灭了晋朝,再去对付刘曜,也是不无可能,毕竟胡人和汉人不同宗,胡人分治已久,长期积下的民族仇恨并不是一纸文书,一块降表就可以解决的,石勒再对不住刘曜,曾经也在刘曜帐下共事,孰轻孰重,司马睿还是明白的。
而这顾荣所说,虽然不无道理,但是恐怕也是从自家氏族的利益所考虑的。
想这顾荣,原是江东世家大族,本就对贵贱之分,士庶之分在意,更别说是对胡汉之分了,自认为汉人便是高人一等,绝不与异族同流合污,如今石勒的这上书请降,他们这些江东世家大族必不会同意,倒是愿意袖手旁观,看着石勒刘曜两相残杀,而后,再乘胜收复失地。
司马睿望着大殿之下,温峤,陶侃,王导,王敦等皆是一脸沉重,并无什么异议,却也更没有什么附和之意。便道,“顾荣说的不无道理,不知诸位爱卿还有什么看法?”
良久之后,王导站出来,一脸的老练稳重,不愧是这晋朝的当朝大丞相,缓缓说道,“陛下,臣不认同顾荣的提议,依臣来看,石勒上书自是想请求我朝的帮助,但也仅仅是不对其干预,不阻挠他讨伐刘曜,刘曜如果灭亡,石勒未免不会对我朝称臣,臣听闻,这石勒,绝非一般的胡人,他对汉朝文化极是向往,在太原,推行汉族教化,平阳如今已是汉化过的胡族,并非刘曜一般,所以,臣请奏,同意石勒降表,不干预石勒灭汉。”说完,殿下又是一阵赞同,王导所言更是句句在理。
石勒确实非一般的胡人,只是他们不知,胡人毕竟是胡人,就算经过汉化,骨子里也是野蛮的思想。
司马睿陷入沉思,他这是两头为难,顾荣劝自己拒绝石勒,王导劝自己同意石勒,而两人考虑的皆是在理,江东大族的利益是不能触及的,王导更是不能违背其意愿。
其实表面上看似分歧,实则一致,只是,一个同意石勒所请,一个是驳回石勒所请,而石勒想要的,也不过是这晋朝的点头,石勒讨伐刘曜,晋朝也只能看着眼馋,实则无力。顾荣他们有何必自找无趣呢?
猛然间,司马睿想起一人,想他拥有这南朝兵马,是战是和,还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抬头望下去,看见王敦并无什么不快,便道,“两人爱卿说的皆是有理,不知大将军如何看呢?”
王敦本在想着族兄王导之言,也觉有理,忽闻司马睿唤他,整理了一下外袍,站出来,缓缓道,“臣附同丞相,如今北国自是大乱,石勒想要灭掉刘曜,那更是易事,等到刘曜灭亡,一方面,我朝可洗刷前朝耻辱,另一方面,对于初生的石勒政权,我朝也可以在建康遥控,若是石勒有何异动,我朝自是会出兵平叛。”铿锵有力,底气十足。
大将军此语一出,殿下众臣皆未不附声随和,都知大将军拥有晋朝全部兵马,兵权在手,言语之中,自是不惧内外。
听到他这么一说,司马睿顿时心情释然,这南朝的江山,也还得依仗这王敦,刘曜如何,石勒又如何?
司马睿道,“大将军这么一说,朕倒是放心不少,这晋朝的天下依旧要仰仗着大将军您。”极是谦卑,殊不知,司马睿早就在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
自古乱世,皆是重用武将,治世之时,却又良弓藏,狡兔死,司马睿对王敦并非无情,皆因在这乱世风雨之中,他还有价值所在。
建康,百年风雨,想要安宁,须得武将守护。
于是,司马睿当庭宣召,同意石勒上书,封石勒为晋朝赵王,对石勒讨伐刘曜一事,充当不闻,任其自然。
得到了晋朝的认同,石勒便正式在太原誓师西征,朝着长安进发了。
刘曜的赵国危在旦夕,众叛亲离之下,刘曜如何将能挡住石勒的进攻。
长安自古帝王都,刘曜在长安的安逸也终是走了尽头。
可是,司马邺何其无辜?
却要背负祸水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