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四相簪花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9856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一
五陵年少让清光,苏皖凫园顾家郎。
凫庄比水而设,虽不大胜在精巧。顾三郎华文采,美姿容,年虽不长却名满苏杭。
顾家是商贾之家,顾老爷年轻的时候吃过不少苦,后来凭着运气被举荐给两淮盐政,受到欣赏提拔,自此发了家。
顾老爷在四十岁那年娶了第七房姨太太,七夫人肚子也算争气,一年后诞下一子,此子生在顾家别馆凫园,此为一水。顾老爷子又是盐商,大半辈子同水路打交道,此为二水。苏杭山水名扬天下,顾老爷本是杭州人士,此为三水。故取名作顾淼。
顾淼的上面原是有两位哥哥,皆系长房所出,可惜顾大郎出世方两月便夭折了,二郎长顾淼二十余岁,天生痴愚,顾老爷嫌他失了顾家脸面,把他整日锁在后院,交予仆人看管,连个正经名姓都无。
顾老爷老来得子,自然欣慰,一心把栽培顾淼,以期将顾家的富贵基业千秋万代的传下去。
从小为顾淼请最好的先生,顾淼也是争气,十六岁那年一举中了举人,自此名声大噪。
顾老爷六十大寿那天请当地名儒为顾淼取字,韵芳。
才子多红粉,少年爱风流。
更何况是从小生在江南山水温柔乡的顾三少,顾三少玩得起,顾家家大业大,顾老爷又宝贝这个幺子宝贝的不得了,供得起三少千金图一醉。更遑论这风月销金窟,烟花流水之所,红颜爱的不仅仅是财,更是才。
顾淼他们几个富家子弟常常租一画舫,请歌姬二三人,游湖听曲,好不风雅。
“韵芳,南风馆可是又来了几位新人,咱可要去凑凑热闹?”蒋廷冲他挤了挤眼,只可惜他的眼睛实在是太小,几乎看不出和正常时的区别
蒋廷实在算不上是位美男子,他的体型太过肥胖,以至于走起路来都是摇摇摆摆的,像一只肥鸭子。好在文笔不坏,总算没有辱没他那位前翰林老爹的名。
可顾淼偏偏喜欢和他相交,一来蒋廷脾气很好,为人也很大方。二来他站在蒋廷身边,实在是芝兰玉树,本来就出众的姿容显得越发夺目了。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蒋廷很会玩。
像他们这样的少年公子哥,不用为生计担心,除了要费心读些书,图个功名,剩下的时间都只能靠玩乐打发。所以会玩实在是很重的事情。
蒋廷喜好男色,是南风馆的常客,顾淼也去玩过几次,只是馆中小官肤白眉秀,容貌婉好如女子,穿着打扮又华丽非常,一步一笑当真别有风致。
这回顾三少却摆了手,做出一个苦笑“近日董尚书夫人归来省亲,我早年便同董家小姐订下了婚约,约莫着年末便要完婚,不得不收敛些才好。”
蒋廷有些可惜的叹息了一声,一时间只余微微湖波声,气氛有些凝重。
顾淼觉得有些尴尬,于是强笑道“听闻那董小姐性格和婉,娶妻求淑妇,也算不差。”
蒋廷不再说话,但一脸很不赞同的样子。
顾淼于是又问“如果蒋老爷催你,你又当如何?”
蒋廷摇摇头道“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不会辜负颐清。”
颐清原来是南风馆的倌儿,当时风头很盛,没几个富家子不晓得他,顾淼虽然没见过却也有耳闻,后来这人便莫名其妙消失了,现在听来才知道应是被蒋廷赎了身。
“原来你有了心头好。”顾淼笑着打趣“那方才还要去南风馆寻乐子。”
“昨儿吵了架。”蒋廷有些讪讪“只是去喝个酒罢了,气气他。”
顾三少看着一脸情窦初开的好友,觉得很有趣。又觉得太不切实。像他们这样的人,出来寻乐子是可以的,就算在外面养上几个美貌的情人老头子们也大多会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唯独婚娶是不可以胡闹的。这是他们的责任,是他们锦衣玉食、高床软枕要付出的代价。但就算这样,他还是对蒋廷另眼相看。
二
因为碍于自家老头和董夫人的面子,一连十几天顾淼都乖乖在家读书,或者邀上几个好友游园。
月末举行家宴,他和他那未过门的妻子总算是见了一面。尚书家的小姐虽然称不上明艳照人,但也生的眉清目秀。问读过什么书,那小姐十分歉然的答道勉强识得几个书字罢了。再深聊,顾三少十分失望的发现还真是勉强识得几个书字,读的也都是《女戒》之流。
作为丈夫自然希望自己的妻子贤良淑德,但顾淼不同,顾淼希望自己的妻子是可以和自己谈书论画,志同道合之人。顾三少觉得男人不喜欢自己的妻子读书有才学,只不过是一种懦弱的表现,他们害怕被女人超过。
但是顾淼也只能是这么想想。
于是他对董小姐微微笑了笑,很温柔很满意的样子。
于是顾老爷满意了,董夫人也满意了。
一切看起来都那么皆大欢喜。
当不用陪董夫人和应酬老爷子的时候顾淼喜欢种花,其实他算不得种花的行家。只不过几年前一时兴起在他书房的窗前种了一株芍药,那是顾三少亲手种的第一株花,开始的时候他很有兴致,总是揣测着花开时候的样子。结果一去三年,那株芍药的花骨朵他都没有见过。他非但不觉得扫兴,还总是亲力亲为,没事就去给那株芍药翻翻土浇浇水。
蒋廷曾经来看过,听他说完这件事忍不住感叹“这要是个芍药花精都该变成个美人儿找你报恩了。”
顾淼说“你不懂得这其中的趣味,如果第一年它就开出花来我自然喜欢,但统共不过新鲜两天,反而不如现在年年岁岁都有期盼。”
顾淼又说“我曾同它一起赏过三月春光,隆冬飞雪。我在窗前曾对着它吟过三曹、李杜。它不仅仅是株花,还是我的挚友。”
过了小半月,董夫人省亲结束,董家小姐同他的亲事也算有了着落,顾淼欢欢喜喜的同顾老爷把这行人送上车。
回来的时候顾三少同顾老爷坐在马车上,彼时春光正好,顾淼撩起帘子往外看。
一名穿着桃红里衬,月白外衫的少年骑着一头青驴正打旁边路过。
微风把少年金色的发带吹得飘扬起来。
也许是顾淼的注视太热切,少年侧过头来,冲他一笑,贝齿微露,说不出的可爱模样。
顾淼莫名的觉得这少年很是亲切。然而碍于父亲在身边,不方便下车结交,十分抱憾。
一直悻悻回到家中,却见平时跟在身边伺候笔墨的小童欢欢喜喜的迎上来,一叠声道“公子养的那株芍药开了!”
还没回过味来的顾三少淡淡道“开了就开了罢,现在本来也是芍药开的时候,你跟着我身边这么久,什么名种没有见过?”
小童跺脚笑道“这不同,是公子很爱惜的,窗下那一株。桃红色的哩,很是好看,我还从没见过。哎呀,我也说不清楚,公子去看了就知道了。”
连衣服都没换,顾淼快步走到书房去瞧,果然是开了。
一株上连开了四朵,朵朵都有碗口那么大。花上下为娇艳艳的桃色,黄蕊间之,如同一条金色腰带。
“也没见结朵儿,居然就这么开花了。”顾淼伸手去抚摸花瓣,触手棉厚,确是真的。
看着这娇滴滴的花儿他忽然想到方才遇见的那位绯衣金带的少年,兀自笑了,低声自语道“莫不真是花仙来报恩吧。”
三
凫园其实是座石舫,置于湖边一角,好似船行水面。夜宿于此,可听得水声,嗅见荷香。顾家人多于此间避暑。
顾三少尤其喜欢此处,没事也会邀上蒋廷几人在这里设宴,此时夏日炎炎,屋子却因临水又多植花木而十分清爽,三四人饮酒赋诗也是快事。
那日顾淼呆着无趣,这十数日来总是莫名想到那少年,心里烦躁得很。于是打发身边小厮去给蒋廷数人送帖子,准备在凫园设宴小聚。小厮惊讶道“公子还不知么?那蒋公子胆子大得很,带了个男人回去,气得蒋老爷动了家法,现在怕是还关着呢。”
顾淼听得一呆,道“没想到居然闹到了这个地步。”
倒是像兜头倒了一盆冷水,心里的躁火一下子下去不少。但一想到蒋廷现在水深火热的处境,又觉得感慨,作为朋友他是很想相帮的,但是兹事体大要被自家老爷子知道了,也难免麻烦,仍需从长计议。
于是宴会的事情就此作罢,顾淼只是换了身常服,让小厮备了马去了凫园散心。
路走了过半,顾淼看到一圈人围在棵老槐树下,心里觉得奇怪,于是把马系在一旁的树上向前去凑热闹。走近一看才发现原来树下是一老一少在对弈,老者须髯皆白,粗布衣裳。年轻人正是前几日他在道上遇到的少年郎。
那少年依旧穿着那日的桃红衣裳,显然是下的急了,面上也染上一层薄红。顾淼不知怎地就想到了人面桃花的句子。
正胡思乱想中黑子已露颓势,白子大龙已成,胜负已分。
少年一把从领口拽出根红绳,上面系了块美玉。他将玉解下来,放在桌上道“喏,我们再赌一局。”
老者摸了摸白髯,微笑道“少年人想清楚了?你这可是已经把全副身家输与我了。”
“闲话休提。”少年一边摆上座子一边道。
少年下棋迅速狠辣,顾淼越看越新奇,觉得这少年的棋风居然同自己的很是相似,只可惜谋划终归不够长远。约莫两柱香的功夫,竟又将那玉佩给输了。四周嘘声一片,那老者捻着棋子一一指点出少年大意之处,将少年棋法说得一无是处,洋洋得意之感溢于言表。少年又羞又脑,一甩袖子,欲要离去。
顾淼觉得那老者盛气凌人,心气儿突起,想也没想便拉住了那少年袖子,自己走到棋枰对面坐下,冲老者一点头道“晚生讨教一局。”
众人看突然从人群里走出一个后生晚辈,姿态潇洒,穿着华贵,料想必是哪位世家子。又有眼尖的小子发现这半路杀出的小公子长得颇像顾家老三,于是低呼道“顾韵芳!”
一时间议论纷纷,气氛更加热闹起来。
那老者倒是不慌不忙,慢慢道“我和刚才那位公子可是有彩头的,不知道公子要赌什么?”
顾淼用折扇在掌心一击,像远处一点道“向前五里外就是一片湖,坐船约莫一盏茶的功夫便可来到一座小洲,洲上有座园子。我呢,就赌那座园子。”
凫园风光久盛苏州,在场的人有哪个不知,于是气氛更加热烈了。
倒是老者淡然一笑道“公子说的可是凫园?凫园乃是顾家基业,三少做的了主么?”
顾淼泰然“就凭顾韵芳三个字,我便做的了主。”
四
凫园的夜色很好。
今儿个是月中,一轮满月明晃晃的挂在天上。池里是田田的荷叶,月影在荷叶的缝隙中,破碎而摇曳。
桌子上佐酒的小菜还一筷子都未动,顾淼却灌下了今晚第六杯酒。
今天的棋局,他赢得实在很险。
顾淼现在的感情很复杂,心里还有余悸,但更多的是兴奋。毕竟遇到一个旗鼓相当的对手,畅快淋漓的下一局实在是件高兴的事。
酒劲涌上来,顾淼举着酒壶摇摇晃晃的走到水池边上,一倾手,一条银线滑落在池中,激起阵阵波光。
“这酒敬我,也敬今晚这样的月色。”
月光很亮,在湖面上照出岸上的人影来。倾落的琼液击碎了水中的映像,使两个人的身影混合在一起,模糊不清起来。
两个人•••
顾三少背上忽然冒出一层冷汗。
此时酒已经倒尽了,湖水渐渐恢复平静,顾淼壮着胆子向湖面觑去。那人影就在他身边三步外,穿了身红艳艳的衣服,在月色掩映下妖异的骇然。腰间大概挂了什么物件,映在黑黢黢的湖面上灼灼反着光,看不清模样,许是块玉佩。
玉佩!
顾淼像是想起了什么,镇静了下来,略略稳住心神道“公子半夜逾墙,该不会是为了感谢白日在下出手吧。”
“啊,居然没有被吓到。”艳色衣裳的那人语气颇为惋惜。
顾淼回头去看,果然是白日里争棋的那位少年郎,不禁挑眉,轻轻咳嗽了两声,道“公子如此不声不响的光临寒舍,就是为了吓一吓在下么?”
少年眨了眨眼,衣服天真无邪的样子“自然不是,只是因为顾三公子棋艺精湛,让人心生思慕,情不自禁便逾墙而来,想向公子讨教一番。”
那少年十六七岁的模样,生就一双妩媚的桃花眼,语调又是柔柔软软,听得顾淼心都酥了,哪有不应的道理。于是让仆妇收了桌上残羹冷炙,复上了些新鲜菜肴,二人饮酒下棋,直至天蒙蒙亮方才罢休。
鸡过三声,少年拱手告辞。
顾淼颇有些恋恋,握住少年的手低声问道“以后是否还会前来?”
少年甜甜一笑道“公子棋技高超,恐怕讨教一辈子都学不尽哩。”
第二天夜里,果然又来了。
此后接连半月少年每到入夜便翻墙而过,同顾淼讨教棋艺,有时是二人谈论歌赋。也有的时候少年会为他唱几首小曲儿,声音婉转悠扬,十分动听。然而天鸡鸣三遍,少年必然离去,无论顾淼如何挽留都不理。
于是顾淼只好命人在墙边架上一只梯子,方便少年来去。
虽然少年只在晚上出入,但顾家始终是深宅大院,凫园人多眼杂,很快就有碎嘴的仆妇把这事儿传到了顾老爷耳朵里。顾老爷大怒,立刻命人把三少接回了顾宅。
顾淼被软禁在宅中心情郁郁,一日闲来无事在书房中临窗打谱,看到窗前那一株芍药依然盛开,娇艳可爱。又想到后来与那少年的一番奇遇,越来越觉得那少年便是这株芍药化成的仙人,于是更加尽心尽力照料那株芍药,甚至对着花弹琴吟诗,絮絮述说思念之情。起先顾老爷还不觉得什么,只以为顾淼是闷得发慌,时日一长却是急了。他老来得子,本属不易,又家门不幸疯了一个,难不成还真将这从小到大宠爱的幺子也逼入魔障?只好解了顾三少的禁,盼望他能平平安安呆到岁末同董家小姐成婚便好。
顾淼甫一解禁便慌慌忙忙赶到别馆,一住多天,眼巴巴的盼望着那芍药花仙再来,可都是无果。抚摸着夕时曾把玩过的棋子,用过的杯具,抚摸着依在墙角的木梯,怅然若失。终于还是回去了顾家。
五
转眼已到春末,蒋廷还和蒋老爷僵着,人还没放出来。中间顾淼又去了几次凫园却再也没遇到那名少年。眼瞅着成亲的日子慢慢逼近,顾淼从来没觉得这样烦闷过,于是去南风馆散心。
南风馆的老板姓商,名南音。约莫二十五六的光景,气质温雅,人也挺俊,实在看不出是风月场上的老手。然而据说多年前,这位商老板也是南风馆挂过头牌的主儿,心高气傲,多少人千金买笑买不来。也不晓得后来怎么辗转成了南风馆的老板。
此时商南音正坐在他对面,为他温一壶酒,忽然抬头看了他一眼,笑着摸了摸自己的脸道“怎么,我脸上可是有什么东西么?”
顾淼有些尴尬,连忙收回目光,讪讪去摸那酒杯,冷不防被烫了一下,倒把大半杯的酒都泼到商南音霁青色的衫子上了,于是更加慌乱起来。商南音连忙起身按住他道“不碍事,我去换身衣裳。”
没一会儿便有小厮进来收拾,方方收拾停当,商南音便换了身浅莲灰的袍衫进来了。
商南音一向喜欢穿素色,头次顾淼见他险些把他认作了账房先生,很难想象当年艳扬苏州的光景。不过就顾淼揣度,那大概也是将近十年前的事情了,毕竟小倌这种行当还是越生嫩越好,最好是十四五六能掐出水的年纪,择相貌姣好的,令其学步、学语、学视,然后敷以脂粉,覆以华服,烟视媚行,比女子更加撩人。但一经翻过二字头,男子的形貌渐渐体现,身量高了,声音也改为低沉,便不再适合做这一行当了。
顾淼忽然开口道“颐清有多大了?”
商南音把这酒壶的手滞了一下,却很快归于正常,他边斟酒边回道“嗯,算一算离开的时候,大概也有十七八岁了吧。”
“南音,你说,蒋公子会后悔么?”
商南音把斟好的杯子递给他,笑道“谁知道呢,恐怕连蒋公子自己都不知道。”
二人正谈笑间,忽听得一阵幽幽歌声。
“雪蕊琼丝满院春,衣轻步步不生尘。
君平帘下徒相问,长伴吹箫别有人。”
“呦,这是哪位,有这么一把的好嗓子。”顾淼饮尽一杯酒,倾耳仔细听起来。
“不过是位新来的。”南音站起来踱了两步“相貌其实倒也平凡。”
“呵,南音你莫担心,我只是问问,也没有其他的意思。”顾淼拍了拍商南音的手背,又听了半响,却慢慢皱起眉来“这歌声,耳熟得很。”
“哈,我这里所有人都是请同一位乐师•••”
话音未毕,顾淼已站起身来,慌慌忙忙的走了出去。商南音的眉峰也紧蹙了起来,长长一叹,紧随其后。
顾淼寻着歌声,跌跌撞撞转了几间房,推错了数扇门,也有几房正在行“好事”的,冷不防被人打扰,又惊又怒。商南音跟在后头,连道抱歉。
终于在西南一个小角上找着了歌声的源头。
少年还是穿着绯色的衣裳,半倚在床上,一头乌丝盘错散乱,面颊比前些日子消瘦了不少。顾淼心中大恸,几步上前扑倒在床边,握住少年的手,柔声抚慰道“我来了,我来了,没事了。”
少年低着头,轻声哽咽,泪水落在顾淼手上,冰凉。
商南音静静立于门边,看着相逢中悲喜交加的二人,神色淡淡道“颐清,你这样便满意了?”
六
原来那绯衣少年正是颐清,自被蒋府赶出来后,原先蒋廷为他置办的的所在也被蒋老爷收回,颐清无处可去便又回到南风馆投靠商南音。也是自己亲手带大的孩子,商南音心一软就先将他安顿了下来。
“后来的事,你大概都知道了。”商南音道。
颐清默不作声的听着,脸色越来越白。
顾淼抿着唇,目光依然放在颐清身上。
“我知现在说什么也没用了。”颐清头一垂,又落下泪来“蒋公子待我很好,是我对不住他。”
“天色也不早了,三少你还是先回去吧。”商南音道“他在我这里,你安心。以后的事,再慢慢做计较。”
顾淼点点头,把目光挪开,向门口走去。身影颇为寂寥。
颐清忍不住赤着脚跑下床来,含着泪凄凄切切喊了声“韵芳”。
顾淼定住,听得他又道“韵芳,我做错颇多,只是•••只是对你•••”
声音哽住,再也说不下去。
顾淼回过身来,一步步走到他身边,将他的手放在自己的掌心里,抬头对商南音道“我要待他走。”
商南音不赞同的和他对视了一会儿,终于回过身去,淡淡道“他的卖身契早已不在我手,同我南风馆再无干系。你真要带走他我也拦不得,只是日后种种事端你要有心理准备。”
“我明白,多谢。”
顾淼不敢把颐清再安置在人多口杂凫园,只是从偏僻处租了一间小院,白天经常借口出游去看他。颐清日日同心上人在一处人也开朗不少,身体慢慢将养好了,脸上也有了血色,又是初见时的翩翩美少年了。
一日顾三少推门进来,神秘兮兮的将手藏在身后,笑问他“清儿,你猜猜我给你带了什么?”
颐清歪头想了想“胭脂水粉?话本?糖葫芦?”
顾淼笑眯眯的摇摇头,从背后环住他,将花举到他眼前,缓缓道“这花我养了数年,却在见你那日开了,当初我便想,我怕是遇到了花仙吧。”
“金缠腰?”颐清接过花来细细瞧“这花苏州城里也不多见,以前我倒是在老板房里见过一盆。”
顾淼抱着他,把下巴抵在他肩膀上摇了摇,下定决心般“清儿,我都想好了,我准备把咱俩的事情写信告诉蒋兄,求他谅解,也好叫他不再这样和蒋老爷别着劲儿,早些恢复自由,你说好不好?”
看到颐清略有惊慌,他像哄猫儿一样揉了揉颐清的头顶,安慰“你放心,我同你一起面对。”
七
七月十五,中元节。
白幡高扬,纸钱漫天,哭声阵阵。
商南音侧了侧身子,避开出殡的队伍,听得旁边人问“是谁家挑这个日子发丧,忒不吉利。”
有人小声回答“还不是蒋翰林家公子,啧啧,听说当初为了个小倌闹得天翻地覆,蒋老爷把他关着,这不知道怎地居然昨儿个自尽了。”
“我看这不是出城的路啊,这竟不是下葬么?”旁边人又问。
“唉,有钱人家的心里咱们哪里猜得出。”
“老板,咱快些回馆里吧,这不干咱的事儿。”跟在身边的小仆道。
“不,我要去顾府。”他们猜不出,商南音却看得出,这是去顾宅的路,他回身吩咐道“你去颐清那里,接了人速回南风馆。”
“老板!”
商南音却不再多言,只是接过小仆手里的马缰,一个翻身跃上马背,清呵道“驾!”
那厢顾淼已卯上了蒋老爷。
蒋廷的棺木就停在前堂,蒋氏族人跪在顾府门口,哭声震天。
蒋翰林将一张纸甩在顾老爷面前,颤声道“你瞧瞧吧,这是三少写的,廷儿看过后第二天就自尽了。”
顾老爷粗一看内容,勃然大怒,冲着顾淼便是一巴掌。
顾淼也不分辨,立时就跪下了。
“好,好。”蒋翰林指着顾淼道“你这是肯认了么?你的荒唐事我不追究,顾家的脸丢尽,无法在这江南立足是你们的事情。我儿自作孽我也认了,我只问你,那叫颐清的贱人在哪里!”
“小侄不知。”
顾老爷抖着手上去狠命的踹了一脚,骂道“你这不肖子,还不快说。”
顾淼只是跪着,还是反复那一句话“小侄不知。”
蒋翰林的脸色越发难看,眼见着便要发作,却听得一声音清清朗朗从门口传来
“顾公子本来就不知,如何交的出人来。”
顾淼一回头,就见到那人着一身天青绸衫,缓步而来。
商南音迈入堂中,向蒋、顾二人拱手道“在下南风馆馆主商南音,颐清自从被蒋家赶出来后一直便借居我处,若二位老爷不信可遣人去南风馆一看。”
这时正好有蒋家家仆进来,附耳对蒋翰林说了些什么,蒋翰林皱眉道“好,你就去南风馆那里看看。”
商南音走过去扶起顾淼,轻轻拍了拍他的手,复又对蒋、顾二人说“顾公子人品才学享誉江南,怎会做这种事情,那信恐怕是有心人模仿公子笔记所做,意在挑拨两家关系,还望二位老爷细思。”
不消一盏茶的功夫,那家仆回报“人确实在南风馆,现已经带回蒋家了。”
顾淼欲要起身分辩些什么,却被南音死死按住。
商南音赔笑道“看来真相大白了,死者为大,将棺木停在此处恐怕不妥,还望蒋老爷节哀,让公子早日入土为安才好。”
此刻事实俱在,就算有何猫腻蒋翰林也不好再发作,只得拂袖而去。
八
此事虽然善了,但终究影响了顾家名声,远在京师的董家不知怎么知道了这回事,找了个借口便把婚事给推了。蒋翰林虽然已经不居庙堂,但在朝里还颇有人脉,顾家生意上遭官府处处为难,大不如前了。顾老爷急怒交加,这次是真正将顾淼禁足,除了请来的先生其他一干人等一律不许他见,让他好好准备来年科举。
只有商南音,碍于上次出手相助,顾老爷不好驳他的面子,许他前来探望。
“颐清死了。”他对顾淼道。
顾淼点点头,声音平平,听不出悲喜“我知道,从那天其实我就猜到会是这个结局。”
他黯然“对不起。”
顾淼只是摇头。
商南音说“那我走了,最近有些事,可能都没法来看你了。”
商南音又道“我看你花瓶里插的那枝枯花像是金缠腰,北宋时期韩琦任扬州太守,官府后花园中就有这种花,一枝四开。他剪下这四朵花分别送与了王安石、王珪、陈升之三簪在头上,一朵自留。后来这四人先后做了宰相,便有‘四相簪花’之说。三少你才学出众、天资聪颖,只是从前不肯用心,希望此次你能金榜高中,印了这金缠腰之说。”
次年开春,顾淼收拾停当,由家仆陪伴上京赴考。临行前去南风馆向商南音辞别才发现南风馆已人去馆空,留下来清扫整理的人说蒋家因颐清之事迁怒,商老板冬天就被借口牵连下狱了。
车驶出城去,每见一座荒废顾淼便命人停车下去祭拜,仆从都议论公子被老爷关了一冬闷得发了疯吧,只有曾在小院伺候的小厮道“公子大概是想起清相公了。”
初春时节,江南草长莺飞。那座新坟修葺的十分简陋,但坟边杨柳依依,坟头上还开着朵朵黄白色的小花。想起去年春天他同蒋廷把酒言欢,想起那日他也是坐在马车上,撩帘正对上那艳衣少年骑着青驴而过。
经冬未落的眼泪再也压抑不住。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那一年,顾家三子顾韵芳得中榜眼,授正七品翰林院编修。
三年后,翰林编修顾韵芳编书有功,擢为大理寺少卿。
其年六月翻苏州蒋家案,其中牵涉之广达数百人,所牵连官员五品以上十多人,涉众之广,举朝震惊。蒙冤之人除不堪牢狱之苦病死狱中者尽得释放。
九
夏天的江南有杨柳的浓荫,有阵阵的荷香。
从临湖的小筑传来男子交谈的声音,其中一人身体不大好的样子,说话很慢,没两句便要停下来咳一阵。
“你不必觉得抱歉,当年颐清本来就是南风馆出来的人,就算我没有站出来,蒋家早晚也是要找上门的。”
另一个人的声音温煦悠远,正是顾少卿。他不慌不忙的解释着“现在顾家已是由我做主,绝不会重蹈覆辙,叫你受一点点委屈。”
“你明知道。”男子声音因急切挑高了上去,像是抵不住,猛咳了一阵才继续道“我说的不是这个。”
“南音,我喜欢你。”
房间里突然安静了。
顾淼握住他的手,坚定的说“南音,我喜欢你。”
他从手边的一个小屉中取出一个锦匣来,打开,一朵干枯的认不出本来样子的花静静的躺在红缎上。他拿出来放在商南音手心上,唇角勾出一个温柔的弧度“还记得当年我第一次去南风馆,畏畏缩缩的,独自一个人坐在角落喝酒,并没人上来搭理我。那时是你走过来同我说话,带我去你的房间看那些花,还送了我一粒种子。那时我说喜欢你,你说我一个小孩子知道什么叫喜欢,你还说喜欢人就好像等一朵花开的心境,既喜悦又期盼,等我把这种子种得开出了花也就知道喜欢是什么滋味了。后来它开出了花而我遇到了颐清。你是我种花的因,而颐清是结出的果。颐清教会我喜欢一个人的心情,我和他却缘浅福薄,而今我希望总算还不是太晚。”
商南音靠在软榻上,抚摸着那朵花冠都蜷缩成一团的金缠腰,他道“我当时其实并没想那么多,只是觉得你很好,以后是会有大出息的,像这花的名字一样。”
他拉着商南音的手贴在自己脸上孩子气的笑了“我大概是被家里宠坏了,总觉得做官没什么意思,还不如卖书卖画自在。以前做编修的时候就总想着等爬上了高位将你救出来我就辞官,然后我们去访遍这世间美景,从水色南乡到塞北大漠。”
商南音说“可惜我现在的身子恐怕不行了,你去找别人吧。”
以后每一日顾少卿都来凫园黏黏糊糊的跟在商南音身边,商南音要走,顾淼就借着说他身体未康复要是现在就走会良心不安。这么折腾来折腾去一个来月,商南音身体是牢里落下的痼疾,自然难以康复,所以池里的荷花都谢了依旧没有走成。
商南音终于叹了口气对顾淼说“韵芳,我的身体我知道,恐怕撑不过今年冬天,你要是觉得这样更好我留下也无妨。”
那天顾淼没有进屋,他坐在池前看着半凋的荷花整整一个白日,然后连夜回京。
尾声
顾淼辞官回来后果然带商南音去了许多地方,近至扬州,远到苗疆。饱览山色,遍访名医。一年后南音的身体竟渐渐好了起来,于是顾淼陪他回到了苏州。二人依旧住在凫园,满满植了一园的芍药,每到花开时节姹紫嫣红甚是好看,时为苏州一胜。
商南音体弱,五十而卒。
顾淼活到七十岁,喜诗赋乐酒宴,学识广博文笔畅达,设馆收徒达百人,桃李天下。倾慕者无数,然而终生未娶,死后门人弟子遵其意愿与商同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