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关  楔子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2219  更新时间:13-05-24 21:25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楔子
    终于厌倦了,我打点行囊,来到终南山脚下,望着这郁郁葱葱的五阳山脉,我长嘘道:自古终南多隐士,数年前看到美国人写的一本《空谷幽兰》,里面是他亲访隐居终南山的僧道,但隐居者还没有纯粹的知识分子,现在就让我做这第一个非僧非道的隐居者吧,尘世四十年没让我成就功业,好歹这也算个第一吧,我阿Q地想着。
    在山下旅店歇息一晚,翌日晨四时,我就开始登山了,诚如旅店老板所言,沿着大路走了一个小时后,就看到那些隐居者的柴扉小院了,晨曦微风,鸟鸣林茂,有几个小院连在一起,方便互相照顾,见到一着破烂长袍的道士在站桩。我还是愿意找一处地高人少处,接着前行,林木愈来愈森郁,两个小时后,脚下大路已然断了,前方已窄为小径,且为树叶所覆盖,不知延伸到何方。既然是路,必有人家,我迈向这浓荫匝地的小道,路径潮湿,越来越难行,不多时,我忽然觉得四周太过寂静,原来连鸟声都没了,深山无鸟鸣,这是到了深山了,路也泥泞潮湿,还有大树倒在地上,我有些害怕,想回头,但回到哪里去呢?既然决定抛弃一切来隐居,为什么又要打退堂鼓呢?何况我在人世间已一无所有了呢?一想到没退路,旋即又释然:有什么怕的?在世间遭遇了这么多事情,这里再恐怖,也没人心邪恶恐怖。我屏气凝神,只要路在,必定可以走通。又行一个小时,我长舒一口气,眼前开阔起来,白云拦腰飘渺,远处似乎有炊烟,我拉住一松枝探身观看,未料想脚下滑腻,一个趔趄,坠下山崖。倏忽之间,眼见岩壁上飞,耳听嗖嗖风响,脑子里反复念叨:完了,完了,一句救命也喊不出,喊出来也没用,在这僻静山谷处,哪里有人?即使有人,面对一个飞速落下的人,如何又能施救呢?临死之际,我也不要闭上眼睛了,就让我看看这最后的山泉风光吧。
    感觉时间好长,却也不过一刻钟的功夫吧,身子仆仆地上下颠了几下,原来面朝下掉在一棵松柏枝丫上,只见这松柏由山崖缝隙中伸出,一直铺展到对面去,正好横亘了山谷,枝丫相连,叶茂如茵,竟是铺了个密密匝匝,那树根下有一山洞,前有平台伸出,席地坐着一人!我倒吸一口凉气,要知道,在深山里,最害怕的不是没人,而是突然碰到一个人!那人背朝我的方向,看得出是个女子,着一身宽大衣袍,她显然听到身后我落下的响声,从容站起转身来看,我更吃一惊,我的本科和研究生都是历史专业,对古代服饰略有所知,她穿的衣服样式是深衣长衽,当属秦汉时期服饰,她是仙,还是鬼?红日已经升起,且她面南打坐,别说这世界上没鬼,就是有,也不会在太阳下现身。那是神仙?这世上真有神仙?唯物主义教育下成长的我,不由得也有些疑惑了。那女子也定定地看着我,旋即转身进了山洞,等出来时,手中多了一条长藤,那长藤好像很深长,应是拴在洞内什么地方。她度了一下距离,取长藤中一段在树根巨石上绕了几圈,打了个结,拴牢了,拽了拽,然后把一端扔向我,示意我牵藤。
    待我小心翼翼爬到树根处,从巨石上蹦下,战战兢兢,腿肚子发软,竟坐在地上。那女子走到跟前,直到此时,我才看清,她大约40岁,慈眉善目,鼻子高直,嘴似樱桃,黑发如瀑,五官端正,举止雅致。她一开口,就更让我惊异,古语文言,像闽南语,而我研究生恰好在厦门大学读的,同寝室的有一个厦门人,天天听她讲闽南话,又跟她学过几句,没想到在这里用上了。
    交谈后,方才知道她竟然是秦代人!没有什么比这个更让我震惊的了。以前很喜欢听徐文兵讲黄帝内经,对他很是佩服,但当他讲到什么真人会活千年与天地同寿,什么丘处机现在还活着时,我却斥为妄谈。没想到今天就让我见识了真人的存在。互通姓名时,我们两个都惊呆了,原来我们的名字一样,都叫李偲!
    自此后,我就跟着她在此修行,龟息踵吸,导引吐纳,饥饿时就吃松针,干渴时有泉水,亦可扣齿自得。洞内的石头桌子上摆着粗制的竹木简,都是《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蒙她允许,展卷看时,发现都是秦时小篆,看来我的历史本硕专业都白学了,字是大半都不认识,这几部书也没读过,可恶的应试教育。于是白昼她就教我识字读书,山间岁月长,却过得比尘世充实而舒坦。
    一日,她忽然问我,后世对秦的历史的评价,我告知以《史记》等书
    。又问对李斯、荆轲、韩非、秦始皇、吕不韦的评价,我略微说了一下,没想到她边听别摇头:历史竟然错讹如此。我记起唐德刚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做历史访谈专记的事,灵机一闪,我何不把她的口述历史记录下来呢?把想法说了,她摇头,我想也许她只是一介平民,没有参与到政治里面去,又能知道多少呢?
    忽然一日,我见她手持《韩非子》竹简,神情恍惚,良久叹道:韩非,君以为我当语真相与世乎?君必定曰可。又道:荆轲、赢政、吕不韦、李斯,后世议论颠覆,吾当还汝真况。于是招我近前,说:未料想后世对于秦多有错解,吾当语汝,汝且记之,以纠史误。我的背包一直背在身上,没有跌掉,听到这里,忙从中拿出纸笔,可惜因为打算隐居没带相机、录像机、MP4等现代设备。天哪,等她开口讲其身份时,我惊呆了:她竟然是赵国廉颇之外孙女、李牧之女,荀子之得意弟子、李斯之夫人,韩非之学友、荆轲之知己,秦始皇的救命人!波澜壮阔的乱世纷争、错综叹息的情缘爱恨、奋争沉沦的功业事迹,她都是亲历者!星转斗移,两千多年过去,我所经历的竟然和她的如此相似!我于是把我的经历也告诉她,我们更是惺惺相惜,她明明是两千年前的我,而我,明明是两千年后的她!
    以下即是她所口述,因她号为自得天人,小子不敢占为己有,即以她号署为作者,仍用其所述文言之口语,惟有艰深语涩处,我改以简洁之语,章回目录也是我后加的。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