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会  第二章 一把烫手的刀2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707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司礼监秉笔太监可直接代皇帝拟旨,直接参与军机。有些皇帝信任司礼监太监,政事干脆交给太监,自己当甩手掌柜,秉笔太监借机矫皇命杀功臣诛宿将,排挤异己。
    更可怕的是,让天下人闻虎色变的东厂就是出于司礼监。东厂提督就是从司礼监第二三号秉笔太监选用,充当皇帝耳目,监视百官。在这一过程中,东厂的影响日大,而司礼监其影响也随之达到可以与内阁抗衡的高度,甚至其势力已超过内阁。
    明朝建国之初,宦官是地位极低的。
    朱重八虽然是个文盲皇帝,不过屁股坐上龙椅后倒也学了一箩筐的字。也假门假事地读了些书,对前几朝太监乱政有些认识,所以对太监的管束很严。
    朱重八定下内侍不许识字的制度,又在洪武十七年铸了面铁牌,上写“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牌子就立在宫门中。
    不过说是说,做了做,规矩是他定的,也是他违背的。
    洪武二十五年,就是朱重八自己派太监聂庆童前往河州敕谕茶马。
    自己拉的屎都能坐回去,他的后代子孙就更不用说了。
    朱重八的四儿子朱棣能篡位成功,很大程度上都归于太监对其的帮助。他们在建文帝身边刺探了不少消息,然后通报给朱棣这个反王。
    太监们这样做有一个原因,建文帝对太监管束极严,而燕王朱棣许愿让他们以后过上好日子。
    朱棣上台后为了显示其不是篡位,也假门假事地说要禀承朱重八的遗志,好好管理内侍,不让太监乱政。
    不过谁要信他说的话一定脑袋顶上有坑。
    永乐元年,朱棣就派太监李兴等出使暹罗,也就是古泰国。太监当大使可算是打三皇五帝来头一遭,真是一大创举了。
    永乐三年,郑和奉朱棣命令出使西洋,带两万军兵组成船队,太监都可以当大将了。这又是中国历史一大创举。
    永乐八年,朱棣命太监王安监视都督谭青军,太监监军由此开创,他又命太监马靖巡视甘肃,太监荣升刺史了。
    朱棣是篡权上台的,自然怕别人篡他的权,他认为阉人无子无孙,自然可以相信,于是就大用阉人。
    朱棣不愧自称成祖,开创了多少别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厉害呀厉害。
    朱棣伸腿瞪眼之后,他的儿子大胖子朱高炽把老爹重用阉人的理念继续发扬光大。
    郑和第六次出使西洋后,大胖子命郑和带领去西洋的官军守备南京,又命太监王安镇守甘肃,从此各省城镇全部设置太监作为镇守。也就是说,一府一州一县一镇都有太监,可以说天下都在太监的监视之中。
    这还不算完。
    大胖子朱高炽吹灯拔蜡之后,宣德皇帝朱瞻基粉墨登场。小朱开设了内书堂,命大学士陈山教小太监读书,自此不让太监读书的祖制就没了。
    小朱又赐太监金英、范弘免死诏,无异于功臣的丹书铁券,至此太监再不是侍侯人的奴才,早已是凌驾于百官之上,亦奴亦官的怪胎。
    现在已经是正德朝,太监势力经过数代发展,早已成为了一个遍布全国,势力强大的系统。
    不过这个系统并非铁板一块,也是明争暗斗,有时更是你死我活,不共戴天。
    而这正是皇帝希望看到的,互相猜忌就会互相拆台,这样当皇帝的不怕有一天他们会联合起来谋反。
    要不怎么说聪明不过帝王家?
    不过不管背后互相使坏到什么程度,在场面上太监们有一个共同的头领,这个头领现在就在观看金樽。
    老者就是司礼监提督,同时也是这个新建的衙门——内办事厂——的提督刘瑾。
    在刘瑾对面,隔着桌子站着两个人。
    一个是瘦高男子,颔下短须,头戴凌云冠,身穿长衫,一副文土派头。
    不过他唇边总有一丝诡诈的笑,好似在嘲笑别人,也好像骗子得手后的笑意。
    这个男子就是刘瑾的心腹之一,华亭人张文冕。场面上人们都尊称他文冕先生,背地里都叫他华亭大狡。
    张文冕身边是个头戴纱帽的白衣老人,老人仍是一脸笑纹,好似一个老达官。
    他自然是尚无为。
    “无为,这次你可看走眼了。”刘瑾轻轻用手指弹了弹金樽道,“不是这个东西。”
    尚无为听了后淡淡一笑道:“公公,我早已看出不是这个东西。”
    刘瑾听了后不动声色,等待尚无为解释。
    “四义镖局的人确实不同一般。我发现这金樽是无用之物后,想在路上重重堵截拿获他们。他们知道我不能声张这件事情,反而用以武会友做掩饰,一路引江湖人注目,我倒不能下手了。”尚无为道,“这个金樽虽然不是正货,却也有大用处。”
    刘瑾微微点头。
    他已经猜到尚无为的想法。
    “文冕,你怎么看?”刘瑾问面前的张文冕。
    “公公,尚公计谋确实高明。”张文冕也心领神会道,“公公大可借此敲山震虎。”
    “不是震虎,”刘瑾淡淡道,“那是一条老狐狸。”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