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流年无措 第十六章 他的大脑构造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2410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送尚政回去后,自己回家已经十点有余,站在阳台外喝了点红酒,星汉灿烂却无心欣赏。想起去洗个澡,浴室又闷得紧,不多久林智就披上了浴衣,又回到了阳台上。挥之不去缠绕于眼前的场景:少年的单薄的身形,纤尘不染的T恤,总是微微有点红的脸颊。使得林智一下子轻轻地打了个哆嗦,夜,慢慢降温的空气把林智逼回了房间。
抬眼看了看桌面上的照片,一个比一个笑得热烈,但如今却怎么找也找不回了。不看照片还好,看了反而满脑子都是旧时光,回忆如白蚁蛀洞,越扩越大。林智更清醒了。他不由得抬起右手揉了揉眉心,左手一撑便坐了起来。走到窗台,推开一边的窗帘,隔着玻璃一眼向窗外望去,月的模样并不清晰,模模糊糊缠绕着一圈红晕,悬挂在这个高楼耸立的城市的最顶端,迷茫的俯瞰着一切:城市的喧嚣,以及望月独饮的人们。
用六年的时间来洗刷自己心中那如同浮雕的存在,却并未洗去那个人的痕迹,反而更加轮廓清晰起来。因为愧疚所被折磨的心,自那人离开后,就一直没有得到救赎过。再往前回忆,那个人在自己面前所表现出的渴求希望的眼神,虽然那时还是个胆小鬼,但却真实感觉到了,如果自己选择拒绝,那么失去的就不是友谊这么简单,失去的是整个高中回忆。自己却连台阶都不给,几近冷漠的看着他一步步走向别人的怀抱,最后还差点毁了他。
一路走来,林智就发现,电影中“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在现实中就应验在了自己身上。刻意不去想,却总是思考到天明;愧疚不已,从来不敢去主动收索他的痕迹和任何信息,但耳朵却总是像雷达一般,一点风吹,就草木皆兵。
父母一直不在身边,就算是高考的时候,也只是嘱咐林智请个保姆好好照顾自己,别的再也不多说,更不要说填自愿了,他们一直都很相信自己。离开B市去上大学的时候,因为心存愧疚,并没有把房子处理掉,那时认为,就算保留一些回忆的物质证明也好。如今看来,到是明智之举了,就像知道自己回回来一样。之后就真的回来了,谢绝了导师为他争取教授职称的好意,脑子里只想着那个人,没经过多久考虑,就回到了B市,并且回到了曾今一起相遇的那个地方:临尚高中。潜意识里深信,那个人也一定会回来。
凭着自己的资历,校领导毫无悬念的不敢小觑,自己要求做一班的班主任,现任班主任二话不说就脱手给了林智。但是当林智知道为什么一班能这么快交到自己手里的原因时,他也没有多余的想法,三下五除二就搞定了一班关于纪律与卫生、缺勤等顽固病症。其实一班并没有那么差,至少成家就从来没有愧于一班这个“一”字,简直可以说,长期都高居第一不下。
接手一班后,林智就渐渐发现,这个班的学生家庭背景无一简单,他们把自己看得很重,学校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种融入了某种威胁的禁锢,凡事皆“不许”。大多数老师都不能应付这群聪明又有远见得多的孩子,有些老师甚至经常在他们面前显得山穷水尽,你的全世界,还不足人家一周的所见的风景多。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但是这句话在一班就显得那么的可笑,不堪一击。又加上孩子们已经上高三了,了解的范围更加广阔起来,在老教师不能理解新理念新潮流、新教师底蕴不足面对学生“黔驴技穷”的窘迫情况下,不管科任老师或是班主任,更换起来就如走马灯一般,几乎全校的老师都被打击了个遍。
林智的到来,无疑是给予了他们一记印象深刻的反击,第一天上课就制服了不少自以为是的高干子弟。对时政敏感的同学不出意外的拿各种事件来刁难林智,但林智不禁一一化解了那些看似尖锐的话题,而且还从中剖析出存在的问题与进步,甚至涉及敏感的政治问题时,林智也没有回避,不着痕迹地抨击了当局,也幽默地表明了自己的正确立场。不甘的同学再次拿起自己擅长的国际潮流的了解,来故意让林智表现出无知,好让其难堪。却没成想,林智不仅侃侃而谈,仿佛处在各国潮流第一线一般……
初战告捷。
虽然如此,林智在获知班上的的同学并没有来齐的时候,也不禁微微皱了皱眉头。
肯理你的人,就算给你千万否定,但至少还有沟通回转的余地;但对于不屑于看你一眼的人,你连谄媚的机会都没有。就比如尚政这个人。
若不是班上写着总人数五十八,实到总是不到五十,林智简直就忽略了班上的缺勤状况,再怎么缺勤,总是会来的。但是教室里总有课桌空着也不是那么回事啊,况且还总是那一张桌子。突兀却总是干净的,虽然自从自己做班主任以来就从没看见过这个课桌的主人。林智一开始还以为花名册有误,明明五十七愣弄成五十八。但仔细看过名单后,林智就决定向班长了解情况。不问还好,一问就发现,班长在涉及这个问题时,说话也变得支支吾吾了,说有人请假回家了,翻箱倒柜找出一张有些旧的请假条。请假理由一栏写着“因病,所以需请假修养一段时间。”再往下看,请假人后面写着俊秀的两个字:尚政。但一看日期,竟是半个月以前的。
林智心想,什么病这么严重,要不要组织同学们一起去看看尚政。却没想到,自己刚把想法跟班长那么一说,班长很明显的抖了一抖身子,连忙向周围的同学求助般的看去,但周围的同学一致像什么也没看见,散开到三米开外。此时班长无奈急了,低头说了一句,“尚政,不关我的事,你自求多福。”便一头钻进书桌,又是一阵翻箱倒柜的声音,直捣得课桌伤筋动骨。
良久,班长拿出了一叠纸条,这厚度,若是人民币,也够人好吃好喝半个月的了。林智接过来首先看了看请假人,果不其然,都写着“尚政”。在看理由时,林智也不由得,既好气又好笑。“父亲抽风,需人照顾。”“哥哥失恋,需人照顾。”这是无语版。“肚子疼,需休养。”“牙疼,需休养。”这是小病怡情版。“哥哥结婚,不下心摔断了腿,需照顾。”“父亲去旅游,不慎丢失钱包,要去接回。”这是大喜大悲版。“哥哥失业了,父亲很高兴高血压了,我以为是癫痫,送去医院。”这是语无伦次版。若是再加上一句“更多版本请继续收看《尚政的请假条》栏目……”都可以开一期节目了吧?
林智笑了,生平第一次见到请假理由这么多的学生,不知道这个尚政,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没等林智找到适当的理由把这个请假神人召唤会学校,尚政自己却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