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续篇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044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别太认真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大度的胸怀,是一种参透世事的睿智。当然这个别太认真有别于上一篇“别太认真”,因为它已去除了引号,这个别太认真是真正的有价值的,并值得实践的人生至理。
我是一个地道的“辩证主义者”,凡事不仅有黑有白,还有灰色。尽管我很讨厌这种辩证,这种向“灰色”妥协的艺术让我这完美主义者如吃苍蝇般恶心。是的,主观上我更喜欢亮剑精神,更喜欢“生如闪电之耀亮,死如彗星之迅乎”,但客观讲辩证主义才是处事之王道,才是万物循环之根本。且看存在五千年的太极图就会让人明白辩证主义的个中奥秘。
事物总有它的局限性,别太认真的处世哲学也有不适合的领域,就像上一篇文章提及的,他就不适合。然而在对于某些事情上的处理大可采取这种看似圆滑实则睿智的手段,比方阿Q精神,也许你会说阿Q是一滑稽的可怜虫,我却说在某种程度上阿Q精神是对人生的一种深刻领悟—何必太认真。给自己的身心放放假,回归到纯自然,脱去这张烙上了各种标志的社会的皮,回到最原始人的情感,想哭就哭,想骂就骂,打不过就跑,用阿Q方法发泄掉不爽的心情,撇开什么所谓的面子,不用理会他人怪异的眼光,做回最原始最真实的人,不也挺好吗?不必时时刻刻就想到我也是阿Q这样一个傻×,我的人生也是一悲剧,不也挺好吗?人要向前看,更要向好看。歌德说人生本质就是悲剧,如西西弗斯推着石头上山一般,是在做着徒劳的工作,到头来才发现石头还是要滚下山脚的。我看这就要不得,当用辩证的哲学好好教育教育——不必太认真嘛,钻牛角尖,和本来的自己过不去是愚蠢的,非要强迫自己要高出别人一等,要一生充满本来不存在的价值,这才是真正和自己影子过不去的人。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嘛!
做事总要给自己的心灵留出一片空间,这样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无论是大喜还是大悲,都能让自己有守护那颗脆弱心灵的缓冲时间,能关键时刻把命运攥在自己手里。
人的价值观是不同的,你说是那个躺在海滩上晒太阳的穷人好呢,还是那个不断工作希望年老时躺在海滩上晒太阳的富翁好呢?这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了。同样道理生活是拼命的好呢,还是优哉游哉的好呢?
逍遥游说得好: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举世誉之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这就是大境界了,而别太认真只是最初级的境界的一孔之见,是世俗人一点小小的进步吧。
猛然想到庄子这些圣贤,霎时就感觉到自己的文字好苍白无力,就像蚊虫在对着无垠的天空哼哼一般,实在可怜的紧。赶紧搁笔,留点时间回味一下高中语文课本,我看这样更来的实在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