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那些妃子  三十三 刘肇之和熹邓皇后邓绥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2578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和熹邓皇后(81年-121年),讳邓绥,为东汉和帝之皇后、东汉女政治家,南阳新野人(今河南新野),是汉光武帝时太傅邓禹的孙女,禹为南阳豪族,随光武帝起事,为东汉初的大功臣;其父邓训,曾为护羌校尉,抚边有功。
    邓绥自小孝顺慈爱、喜好读书,六岁即读史书,十二岁通《诗》、《论语》,常和诸兄互相讨论。她不喜欢学做家事,因此屡次被其母亲责骂,母亲以传统男女有别的看法,认为女孩子唯有习女工最重要,于是她在白天学女工之外,晚上仍读经书,她父亲则对她读书较为支持,认为她才能胜过他其它几个儿子。
    像邓绥这种女孩子习读经书史书的情形,虽然常不被称许,但在东汉重视家学的名门大族中,应是常有的现象。她自小就对读经史等被认为男性所从事的活动有如此兴趣,对她后来在政治上的表现有所影响。
    邓绥十五岁(95年)时,被选入宫中,并以绝色的容颜赢得了众人的钦羡。亭亭玉立的她,皮肤皙细,满头秀发,广额修眉,鼻若悬胆,一双凤目闪着聪颖的神采,稍显苍白的面颊上又略带桃红,透出几分撩人的风韵。站在那里,端庄秀丽,体态婀娜,飘飘然不啻嫦娥下凡。
    此时汉和帝已是十七八岁,春秋日盛,早解风情。一见邓绥,立即为她的姝丽姿容所倾倒,深加宠幸。永元八年(96年),邓绥被立为贵人,居于嘉德宫,成为皇后以下等级最高的嫔妃。这样一来,邓绥遭到了阴皇后的嫉恨。
    和帝的阴皇后,乃是光武帝皇后阴丽华之兄阴识的曾孙女。论起来,她与邓绥是姑表亲戚,且低邓绥一辈。阴皇后于永元四年(92年)入宫,因精于书艺,聪明伶俐,又是先帝阴皇后的亲戚,很受宠幸,被立为贵人不久,就册立为皇后。邓绥入宫以后,阴皇后的地位受到威胁和挑战,所谓“爱宠稍衰,数有恚恨”。此时此刻,邓绥“恭肃小心,动有法度”,恃宠不骄。她深知宫中生活的微妙,对其他妃嫔,常卑辞克己,曲意抚慰。即使是宫中隶役,邓绥也皆施以恩惠,从不盛气凌人。因此,宫中上下,对邓绥颇有赞誉。
    此外,她晋见皇上时不敢与阴后并坐立,走路也表现谦卑的姿态,说话也不敢先于阴后;阴后被疏远之时,就常托病不受皇上召见。但也因她如此地敬慎曲从,益受到皇帝的喜爱。她虽身为贵人且深受宠爱,但仍只是皇帝的妾,其地位与皇后相差甚多,因此必须自谦以防遭到妒忌。但她受宠日盛,仍使得阴后大为担忧妒忌,屡想加害她,如一度皇帝重病,阴后已经开始预想得权之后要杀邓家,幸而其后和帝病愈,邓氏才能逃过一劫。
    永元十四年(102年)阴后因为被告行巫蛊之事为皇帝所废。和帝因宠幸邓氏且认为她有德行,因此立她为皇后。邓绥成为皇后之后,因其具学识和才能,已逐渐参与政事。
    汉和帝在元兴元年(105年)去世,使邓皇后更得以进入政治权力的中心。她早在为贵人之时,因和帝子多夭死,即常为他选进才人,希望能广其后嗣;和帝之后所生数子则多秘养于民间,这虽是为刘家的继嗣着想,但也为邓氏提供了之后拥立新帝并以母后掌权的机会。和帝去世,邓后虽无子,但迎回了养于民间、年方百日的和帝幼子汉殇帝即位,邓后被尊为皇太后,因殇帝年幼,故她临朝听政。她屡次以皇太后的名义下诏书,并自称为朕;因此虽然她在诏书中称她只是「权佐助听政」,但事实上她已成为国家实质上的领袖。不及一年,殇帝亦死,邓太后与兄长车骑将军邓骘以和帝长子平原王胜有个疾为由,先以年十三岁的汉章帝之孙刘祜为汉和帝之后嗣,再立他为帝,是为汉安帝。这种立侄不立子的安排,引起了一些大臣的不满,如司空周章谋立平原王胜,但事败自杀。安帝即位后,邓太后继续临朝,一直到她死为止,共摄政达十六年之久。
    邓太后虽为一妇女,但自小修习经史,又在后宫时曾受经书于班昭,其后亦常诵读,因此颇熟习于治术,她的统治在许多方面甚为成功。在后宫,她一反阴后对其他妃子的忌视,对于和帝的其它贵人甚为优遇。在宫中用度上力行俭约,她罢不合礼之祠官、免遣不少宫人,并减少衣食宴乐上的各种花费。在刑狱上精明体察,常能破除冤情;在学术上,邓太后除本身甚为好学外,亦努力奖掖学术,曾召集学者于在东观校对传记;在用人上,太后及邓骘皆引用许多名士如杨震等人。其摄政期间时值羌乱大起,且天灾不断,造成盗贼四起,民不聊生,每有灾,邓太后多自行节俭以救灾。
    在统治方法上,虽然她本身具有政治能力,但她以一个女性的身份,不便随时抛头露面,故常身在后宫,必须用一些私近的人为助。她大量任用其兄弟,先以其兄邓骘为车骑将军辅政,后又为晋升大将军,常留禁中,有大事常与之商量,其它的兄弟如邓悝、邓弘、邓阊等亦居官封侯,成为邓太后统治上的助手。
    邓太后虽重用外戚,却了解到必须要管理使他们守法守分。她曾诏告京师一带各长官,对邓氏犯错不要宽假。其后,邓太后也下诏让一些皇室子弟与邓氏子弟一同开学校,教经书,并亲自督导,希望能防止其子弟们生活过于骄逸。而邓骘等外戚亦多恭顺节俭,力谋为国,因此外戚并未成为祸患。
    除了外戚之外,邓太后也重用了不少宦官如蔡伦等人为助,以他们来传达内外消息,而较少直接见公卿大臣,当时虽尚未有宦宫乱政的情形出现,却也造成他们的权力逐渐增加,为东汉后来的政治带来不好的影响。
    尽管邓太后具有统治的能力,且邓氏亦多安分守己,但按中国的传统来说,她是属于不应「牝鸡司晨」的妇女,且又多重用私近之人,再加上安帝年纪渐长,早已成年,而太后却迟迟不肯还政于皇帝,这不仅使得一些大臣之中有人不满,连邓氏之中也有人感到畏惧不安。
    如当时诸多天灾,不少人以灾异比附人事,认为是太后摄政所致;又如杜根、成翊世均曾上书希望已年长的安帝亲政,太后不仅不听,杜根因此被扑杀于殿中,幸被救未死,而成翊世也因此而获罪;而太后堂兄邓康忧惧太后久临朝政,先是上劝太后崇公室、损私权,太后不悦而免邓康官。
    由朝臣及甚至自家人对于邓太后秉政的不满和忧惧,可见在当时,不论摄政太后的能力如何,太后摄政仍是颇受争议的。而即使实行,也被认为只能是一个因皇帝年幼无法听政的权宜之计。因此当安帝已成年可亲政,而权力却仍操于邓太后之手时,会产生如此多的不满。
    也由于累积了如此多的反感,她在永宁二年(121年)死后,尸骨未寒,邓氏家族及其亲信蒙遭冤狱,天下无不为之痛惜。大司农朱宠就认为邓骘乃是无罪遇祸,便用车子载着他的棺材,肉袒上朝,为他鸣冤。接着,众人也多称邓骘冤枉。安帝无奈,将其安葬在洛阳北邙山的祖坟之中。邓骘归葬之日,公卿同吊,莫不悲伤。一直到顺帝即位后,才为邓骘恢复了名誉。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