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小三儿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4302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柏辰帮着小三儿安葬了王小翠。柏辰当下清楚自己所处的世界早已不是原来的时代了,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这个是什么朝代,中郡又是什么地方,哪里找。身上又没有钱,如何带着三儿回去呢。
“三儿,你读过书认得字吗。你知道中郡在哪里吗?”柏辰看着小三儿在王小翠土坟前磕头祭拜突然问道。
“娘以前教过我一些,但是不是很多。我懂事以来,就这里了。以前和娘卖菜的时候去过县城,只用一天的时间就到了。”小三儿用红红的眼睛看着柏辰回答道。
柏辰静静看着小三儿,摸着他的头发,轻柔地说着。“三儿别哭,娘已经走了,要好好活着知道吗。她也不想看着你为一直伤心难过的。我们去问问邻居中郡在什么地方。”小三儿抱着柏辰,轻轻地点头。
柏辰带着小三儿去询问离这里稍远的邻居。敲了敲门,走出一个四十多岁的大娘,看着柏辰,认出了小三儿,惊道“三儿,你怎么来了。这位小公子是?先进来坐。”大娘让进了屋,柏辰看着屋内,也很清贫,相对比小三儿家多了些摆设。里屋一个浑厚的男声问道“谁啊?”走出了一个忠厚老实的大汉。还有和小三儿差不多大的小孩。小三儿唤道“小山……”柏辰听到有些逗趣,这两小孩同名呐。这个小孩就是小三儿口中说的小山了。
“大娘你好,我对这里有些不熟悉,想问下这里是什么地方,去中郡怎么走。”柏辰没有问这里是什么朝代什么历史,不太想多做解释。
“孟大娘,我娘已经过世了,柏辰哥哥答应娘亲带我回去找爹爹,爹爹在中郡,我也不知道中郡在哪,娘之前没说过。”小三儿自发表明了情况。听到王小翠已经过世了,都一片黯然。虽然邻里走动的不多,但是毕竟知道一个未婚女儿家带着孩子不容易,能够帮的了的就帮一些,只奈自家也算较为贫苦,爱莫能助。
当下安慰了下小三儿,便开始说道,“这里是边郊,前方县城叫做渔临县,你们可以到县里去雇辆马车。中郡是皇城,你们可以雇马车走旱路,可以到渔临县乘船。”看着柏辰的着装气质,应该出自世家,虽然心下诧异为什么连中郡都不知道,但也不好问什么。柏辰没在问什么,便带着小三儿离开了。
要出去就必须要一番准备。自己的情况有些特殊。不能再强烈的阳光下生存的黑暗生物,如今要离开避所,还真的有点迷茫。
“三儿,听着,我们的情况我想说清楚,我们要去中郡必须要弄些路费,这是其一。其二,柏辰哥哥有病在身,不能见强光,着装可能会有些怪异。当别人问什么,你不要多说什么,有时候不方便的地方要你去办,机灵一些知道吗。从现在开始,你就我叫我哥哥吧。我们要相处一段时间,希望我们相处愉快。”
柏辰说有些严肃,小三儿认真听着,不断点点头。“哥哥放心,我不会乱说的。我都听哥哥的。”
“恩,听话的孩子。”柏辰摸摸小三儿的头发,软软的,自己都没和小孩子相处过,以前总觉得小孩子有些无理,难相处。现在看来,倒是还行,也许这算是穷人的孩子早熟吧。
柏辰带着小三儿回到了森林,采了一些药材,虽然不太明白什么是好药,但是,类似灵芝这些常见的野外药材倒也知道,还有看似奇形怪状的药材果子,都一遍摘了下来收起,不管怎么说,都可以换些钱。实在是不济,只能做回梁上君子了。心下安排着,收拾了下衣物终于选了个阴沉的天气和小三儿出林了。
顺着官道走了许久,便看到一个农夫驾着一辆用驴拉的农车走了过来,打了声招呼,问清去向,便上了农车进县城了。到县城差不多要关城了。柏辰带着小三儿问路人哪里有药铺,路人指了一家唤作“仁芝堂”。柏辰看着药铺的店门,看的出这个药铺做的还是比较大。走进店门,看到一个盘着束发的小伙子在柜台磨药,应该不是掌柜。
“我找你们掌柜的,有一些药材想让你们掌柜辨认。”
小伙子看看柏辰,觉得此人气度不凡,但进去唤掌柜的。片刻走出一个精神矍铄,有着山羊胡的老头。“不知道小公子要老夫辨认何种药材。”
柏辰打开放药材的包裹,里面一堆的认得不认得的东西。里面有人参,灵芝,仙草,苜蓿,升麻,天花颈……等等,种类繁多。突然,山羊胡看到一个形状像葫芦叶子呈针状物的红色果子,惊呼“赤灵果”,立马拿在手上端详,手有些颤抖。
OK,这个应该是个好东西了。柏辰暗道,应该可以卖个好价钱。端详了一会,山羊胡平静了许多,望向柏辰问道,“敢问小公子这个是从何得来的?”目光切切,还真是个爱药的老头。“哪里得来,老先生不用多问,既然弄清楚了这个是赤灵果,那么老先生开个价吧,这便是你的了。”柏辰不紧不慢的说道。“小公子打算卖给老夫吗,小公子可知这个有什么神奇功效吗。此乃不是凡物啊。”
“我留着也没什么用,也算是糟蹋了。”
“那小公子打算用多少银两换取此物。赤灵果世间少有,不是能够用金钱衡量的。”闻仁心下震惊不已,自己从医多年,翻过医书无数,都有赤灵果的解说,但从未见过实物。赤灵果生长环境是极寒的,一般人都是难以接近,更谈何寻找了。果性也是偏寒偏热,能够解百毒,为练武之人增加内力不说,还可以延年益寿的妙物啊。柏辰不知道山羊胡心下所想,开口说道,“既然没法用金钱来衡量的,那我就以己所需一千一百两开口了,老先生看看可行吗。”
闻仁听到这里,激动不已,本以为这位公子会狮子开口的,没想到就一千两,还真是时运我哉啊。“可行,可行,”闻仁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忙吩咐小伙计进去拿银票。
“老先生,我需要一千两银票,和一百两的现银,其他的药材我也是用不到的,都给你了吧。”闻仁心脏都有点负荷不了,连忙点点头,接过伙计拿出的银票说道,“小公子这般慷慨,我闻仁也不能负你,这里有两千两银票是我当下铺子里的现钱,还望小公子不要推脱。另外这里一百两现银,还请小公子收好。”
柏辰接过包好的银两,收起银票,拱手道,“那就多谢老先生了,我们告辞了。”便拉起小三儿离开药铺。
离开药铺后,直接去找衣铺了,买了一些小三儿适合大小的衣服,定做自己所需的黑色披风,之后便寻找客栈。
“客官是住店还是打尖?”客来客栈的小二看到柏辰立马热情欢迎,看看边上的小三儿破烂不堪,正想出声指着,柏辰出声打断,“两间上房,顺便打一些热水,我弟弟要换洗一下。马上上一些饭菜放在房里就行了。”说完,掏出一小碎银打赏小二了。小二眉笑眼开迎着顾客上楼了。
服务行业都是一样的,小费虽然不多,但是服务却会是更周到,利己利人,何热而不为呢。
店里吃饭的客人看着这奇怪的二人组,满腹疑问,安静的出奇,想来,这玄衣的公子气质不凡,俊朗漂亮,但是那小孩子身上褴褛不堪,面黄肌瘦。虽听他说是自己的弟弟,哪怕只会是公子看到流浪小孩子心生可怜收养更为接近事实的可能。想到此处对那超凡脱俗的公子更为敬仰了。
柏辰可不知晓那些饭客门的弯肠子,只想着,都快一天没吃东西了,自己到无所谓,但是三儿却会受不住,没想到,三儿一声不吭,不闹饥不闹寒,真的令人心疼的孩子。
进到房间,也算是干净。打开窗户,天外已经黑了,放下衣物,饭菜也已经端上来了。
“热水放在另外一个房间里,你先退下下吧,有事在唤你。”柏辰说完便招呼小三儿吃饭了。
“好的客官,您请慢用。”小二说完便退下了,还带上房门。
“饿吗?”柏辰有些心疼,马上摆好饭菜让小三儿吃。
小三儿确实很饿,立马大口大口地开吃。这孩子在忍着。便招呼着让他吃慢点。柏辰吃饭奉行食不言寝不语的原则,原本话就比较少,吃饭时候就更安静了。两人安静地吃完饭后,招呼小二撤掉残羹。热水已经打好了,柏辰拿起小三儿的衣物,来到隔间房内。
“三儿,这些衣服,你拿着去换。自己一个人洗澡没问题吗。一个人睡一个房间害怕吗。”柏辰边拿出衣物边问小三儿。
“可以的哥哥,我已经长大了。”小三儿拍着自己的胸脯说道。
“衣服都在浴桶边,我就在隔壁,有事你直接大声叫我都能听的见的。洗完澡就去床上休息吧,累了一天。”说完,柏辰就走出房内。临关门便道了一声晚安。
柏辰走到自己的房间,便让小二在来一桶热水自己洗漱了。靠在浴桶想着,这么放着三儿一个人会不会不太好,但是小孩子应该要学会独立处理生活起居。自己不习惯和人同床共枕啊。把他送到他爸那里,自己也算完成了任务,之后在回到森林里。一切算是萍水相逢了。
第二天天亮的时候下起了大雨,起身看着窗外的倾盘大雨,突然想到起一个字谜“倾盆大雨冲倒山”,其实挺好猜的一个字谜了,结果被一个小孩子问倒了,有些啼笑皆非。
估摸这雨一时半刻的停不了,只能在这个县城多做停留了。这样也好,看看这里是历史和人文。想着就去洗漱,看看三儿起来了没有。刚走到三儿门口,他就出来了,已经穿戴整齐,换上了丝质的长衫。黑色的长衫显示出了一点不属于孩子的成熟。在配上那双灵动的眼睛,还真有点小仙童的味道。柏辰想着,如果在脑门中点上一点朱砂,那又会什么光景,肯定挺逗的。
小三儿看着柏辰盯着他看,有点脸红。忙低下头来,躲避柏辰的视线。
“衣服挺不错的,小帅哥一个。”看着他有脸红,便也不打趣他。
“我们下楼去吃早饭。”说着便转身走下向楼梯。小三儿急急跟上。
入座后,小二便上了一些米粥小菜和馒头。早上客栈的人不多。撤碗筷的时候,柏辰向小二问道,“这里哪里有卖伞的吗?”
“公子出了门直走一段路,就是一个伞铺子了。”小二答道。
“谢谢。”道完谢,便拉着小三儿出了客栈门。便抱起小三儿,一瞬间闪身到了伞铺子前。身后小二只感觉到了一阵风吹过,就不见了人影了,手上的碗筷落到地上才惊醒意识。“好……好……快啊!!”
伞铺的掌柜正在算账,一阵风吹过,抬起头来,便看到两个人正站在自己的前面叫唤。
“掌柜,拿两把伞。”
“哦……哦,,好的,马上来。”掌柜急急招呼着。
“三儿,我们要等雨停了才能赶路。现在我们去衣铺拿披风,顺便看看哪里哪里可以乘船。”
“好的,哥哥。”说完两人便进入了雨中。
没多久就到昨天来的衣铺。披风已经做好了,黑色为主,边沿的地方镶着一层金丝边。系带也是金线的。帽子的部分设计比较合理,比较宽大,稍重有坠感,往前最长可盖下巴,往后一些拉到额部,有一个夹口可以用发簪固定在头发不用担心掉下来。
柏辰很喜欢,便要求多做了几套,之后便来取。柏辰系上披风,没有带帽子,便和小三儿逛起街来了。
渔临县是一个发达的中转县城,尤其是运河交通。有一条宽阔的河流贯穿县中,码头货运很多,商旅不断。
柏辰问了下当地人民,才知道这条是汾河。县城是汾河的中游地段,下游平原地方便是中郡所在区域。河流的源头是天祁山脉。山的北面是气温低,终年降雪,而南面温度较高,降雨量很大,所以河流的水量很大。
很多外来生意人在这里转河运到中郡。渔业也很发达。这里的民风相对比较开放,文明程度也算是比较高的。往来的商户绫罗绸缎,织锦云裳。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这里就是江南的鱼米之乡,小桥流水莺莺燕燕。柏辰立在江边,看着那些仍在雨中忙碌的身影,心下升起羡慕之情,如果自己是一个普通的人类该多好,一阵惆怅。
小三儿看着柏辰出神,没有出言,抓柏辰的手,也看向江面。柏辰没甚在意任其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