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捻  心灵上的朦胧反思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2229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心灵上的朦胧反思
    ——探索《望星空》中的思维故事
    战士诗人郭小川的《望星空》创作于1959年,这一时期大跃进运动和反“右倾”斗争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剧烈,诗人被极左理论与现实生活的冲突所冲击,同时被革命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所羁绊,所以在《望星空》中,诗人表现出在心灵上朦胧的反思,开始了一场“诗人”与“战士”的角色扮演,在心理剧场中,掀起了一次意识上的鏖战。
    郭小川的反思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自57年以来我们国家政治生活中一些失误和文艺界“左”的粗暴批评在诗人心灵上的投影引起的反思;再则是诗人身为政治诗人,却对国家的斗争政策感到疑惑和担忧的反思。相辅相成,在《望星空》中,也外现于分别对星空和人间的赞美。
    《望星空》主要写的是一个夜晚,诗人站在北京的街头,向星空了望,面对着无边无际的宇宙,心中涌起了人生短暂的联想同时描写了诗人对无边星际喟叹和折服。一开始,诗人写道,“我能退缩吗?只有迈开阔步,/踏万里重洋;/我能叫嚷困难吗?/只有挺直腰身,/承担千斤重量。”一组有力的设问,表达出诗人在仰望璀璨星空后,不免对人间的失望,但却不愿承认,于是用自问自答的方式开始自我提醒,“心房呵,/不许你这般激荡!……/此刻呵,/最该是我沉着镇定的时光。”一个“不许”、“最该是”则体现了诗人此刻已经开始不沉着、镇定了。接着,郭小川没能经得起这“不可思议的地方”的诱惑,沉湎于“诗人”的角色中去了,并开始了“诗人”唱主角的第一部分。
    在“神秘的殿堂”中,诗人开始了对“无边无尽、浩浩汤汤”的星空的赞美,同时,用巧妙的艺术手段道出了并非自己独有的真情,“我爱人间,/我在人间生长,/但比起你来,/人间还远不辉煌。”此句中“不够辉煌”对诗人个人来说,或许是“整风”运动给他带来的精神上的苦恼,在50年代中后期,郭小川曾担任中国作协的部分领导职务,他严谨忠实的完成上面传达的任务,悉心体味精神,由于历史的限定性,他曾对文艺界的同志声色俱厉(丁陈“反党集团”案);但在另一方面,他深受人道主义等思想的影响,在他的心中又总有某种不安甚至因良心受到谴责而痛苦。致使他曾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设法以“思想批判从严,组织处理从宽”的办法来解脱一些人。于是,在复杂的心绪下,诗人开始反思,“生命是珍贵的,/为了赞颂战斗的人生,/我写下成册的诗章;/可是在人生的路途上,/又有多少机缘,/向星空了望!”诗人愿意为政治而歌,也愿意“投入火热的斗争”中去,但他不满足于表面上的政治鼓动作用,也想做一个“敢言人之不敢言,敢写人之不敢写”的诗人,二者是存在矛盾的并在一定层面上不能调和,“机缘”就象征了他能表达个人对生活独特思考和丰富感情世界的机会,而“星空“在这时则成为了他想要企及却无法碰触的写作状态。接着,诗人又开始反思,“在人生的行程中,/又有多少个夜晚,/见星空如此安详!”当时郭小川在接到去作协担任工作时是不愿意去的,但迫于形势,才勉强答应去工作两年。他是怕陷入没完没了的行政事务和党务之中,影响自己的创作。反观他在诗中的反思,就可以知道,自己的身份,无法使诗人“安详”。这时的星空似乎寓意更深,正是代表了诗人纷乱的内心。
    这时,寄居在郭小川内心的为政治而歌的使命感再次化身为英勇的战士出现,郭小川也感到他的角色混乱,在集体与个人的斗争中,随着郭小川的顿悟,以“战士”的胜利告终。也把诗歌带入了“战士”唱主角的第二部分。
    当诗人回望人间时,看到“雄伟美妙的人民大会堂”,看到长安街两侧的灯光像“一座银河般的桥梁”时,不禁感到星空是“天上人间”,不免虚妄,而现在的人间天上才是真正的世界,“一点都不虚妄”;宇宙“没有生命”,而我们却“思索着”。所以“面对着你,我有资格挺起胸膛”。他不禁又开始反思,“是谁说的呀--/星空比人间还要辉煌?/是什么人呀--/在星空下感到忧伤?”一句像极了对自己意志不坚的自嘲和悔恨,“是的,/我错了,/我曾是如此地神情激荡!”则直接否定了自己。
    在结尾的部分中,诗人以斗争战士的身份,热情洋溢的赞美了祖国建国十年来的辉煌成就,极好的完成了他作为一名战士诗人的任务,但也写下了“大跃进”式的稍显夸张诗句,最后,在“战士”的畅想之中结束全诗。
    那郭小川的反思为什么要用“朦胧”这个极不适合政治诗人的形容词来修饰呢?我们可以从《望星空》的艺术手法来分析。从抒情方式来看,他不同于同时期政治诗人贺敬之那样擅于政治激情的只写“大我”的抒情方式,而是选择间接抒情,委婉的表达了他复杂的情感;从写作手法上说,利用“感物咏志”和象征的的手段,更是使全诗更具浪漫情怀;(对人间)“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对那个荒乱悖谬的年代,也是十分朦胧的处理手段。同样,从诗的内容出发,也不难发现,诗人以自我心灵感受贯穿全篇,虽然政治集体情感战胜了个人的情感,但两股力量的矛盾从本质上没有彻底解决,只是过于强大的“集体意识”吞噬了个体中的异端。明明是为建国10周年所写的颂歌,却明显的体现了感受与理念、诗学与政治要求之间的矛盾,这种感情也太过朦胧。
    通过剖析《望星空》内在真情实感与“左”顷政治理念的深刻矛盾,就能揭示出诗人在“左”顷路线影响下创作“抑制自我”“丧失自我”的苦痛和肯定自我否定自我的反思。《望星空》作为诗人心灵的重要外化表现,在一种朦胧的写作状态下,用类似意识流的手法写出了真实思想情感,这种分裂的自我也许才能使我们更加深刻形象的感触到那个并不遥远却深感陌生的时代,理解当时文人纠结却依然炽热的内心世界吧!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