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礼法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3796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这一夜,路夕和十七小队的娃娃们都没有睡好,先是给他们每个人又讲解了一遍明天上午要操练的礼法,让他们都做到心中有数,又和邓四方一起做了一份章程,基本上把以前官军施行的那套下跪打千的东西都弄到垃圾堆里,从军人的走路说话行为,一直到面见长官的礼节,平级之间的礼节都罗列出来,洋洋洒洒足有十几页,当然这些都是邓四方和小队中几个字体较好的人一起抄录的,路夕还是不会在这个时代书写,没办法的事也是。
    不过要是有的不明白的只要三言两语就能给他们解释明白,着倒是让路夕感到很知足,毕竟说出了书写上的障碍之外,言语上他和校尉们沟通是没有鸿沟的,八九个人也都是路大哥路大哥的叫着,着那还是一个才加入幼军一天的新兵啊。
    就在十七小队刚刚忙完休息没大会的时候,一阵急促的鼓声就传来了,那是早操的时间到了。
    一夜没休息好的十七小队也是抓紧时间起床穿衣,动作麻利的整理自己的物品,然后跑步来到校场,这个时候天色刚刚蒙蒙亮,天上的星星还有的在眨着眼睛呢。很快的校场上就想起了号子声,这声音在校场上转了个圈儿,又开始往整个京城传去,仿佛要告诉人们,幼军从今天开始就要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了。
    当幼军们开始操练的时候,紫禁城里也开始忙碌起来,皇太后的銮驾来到了小皇帝万历的寝宫,皇太后亲自拧着万历的耳朵把它从龙床上提起来,招呼宫女太监来给皇帝梳洗打扮,哼哼唧唧的万历小皇帝打着哈欠,木然的看着宫女太监们给他洗脸梳头,穿龙袍戴金冠,心里老大不乐意,这皇太后每天都要来揪自己起床,看着自己一直上了朝堂才肯罢休,多睡会多好,就想多睡会,哎命苦啊。
    看着一种宫女太监们都忙活完,太后这才点点头,对小皇帝说:“皇儿啊,你不能总是这样慵懒,身为一国之君,怎么能如此懈怠,这么大了还要哀家来教你起床,要是哀家不来,是不是你就不起床不上朝了?”
    万历小皇帝有点怕这位李氏皇太后,不但每次都来叫自己起床,上朝还要在自己后面垂帘,一看到自己想好好的玩一会,就要发脾气,只有自己做出很努力的样子去处理国事,学习各种繁文缛节的时候才会有开心的表情。
    也难怪万历小皇帝这么想,他也就是个十一二岁的小孩子却要早早的背负起江山社稷这么一个大摊子,也真难为他了。
    好吧,今天是大朝的日子,文武百官都已经在金殿上等候多时了,首辅张居正坦然的站在班首,这一两年天下安定,各个州府也没什么大的变动,老百姓谈不上安居乐业,却也能呼呼弄弄过得下去,着对他这个首辅大臣来说,也就算是说的过去了,现在他也是在朝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角,就连蓟镇总兵戚继光都要向他送礼行贿。今天着朝会也没什么事,也就是走走过场,散场他还要去教授小皇帝,下午有几个大臣约了一起去城外散心。
    随着执事太监的一声喊“太后驾到,万岁爷驾到……”
    殿中群臣匍匐在地,三跪九叩山呼万岁,这一套礼仪下来,吧上年纪的大臣也是累的不轻,但是只要太后皇帝没说让你起来你就得在那跪着,当然只要是太后和皇帝坐下了,一定会事让你起来的只要不是他们气的找不着北。
    “爱卿平身。”李太后在珠帘后面淡淡的说道。
    等太后和小皇帝都做下了,众大臣这才呼啦啦从地上爬起来,各自回到自己的位置上,等待着。
    开始首辅张居正也是汇报了几件前段时间定下的事情,又奏对了几件下面州府报上来的邸报,这样基本上也就是走个过场,李太后垂帘听政,基本上也都把朝政交给了张居正来处理,在大殿上也就是汇报一下,请道旨意而已。很快,这些都进行完了。执事太监看看下面,见也没什么事了,便又喊道:“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堪堪就要宣布散朝了,这个时候幼军统领刘靖堂站出来大声说道:“末将刘靖堂有疏奏。”说完从袋子里拿出一本奏章呈了上去。执事太监也是赶忙下来接过来递给里面的皇太后。
    张居正一看是刘靖堂就是一皱眉,心说“好好的你不在你的幼军呆着,跑到大殿上来弄什么奏对。”看来当初的事在他心里阴影很大,一直不曾忘怀。
    (前面我们已经介绍过,当初刘靖堂因为幼军军饷被克扣的事上疏皇帝要求军饷,在大殿上和张居正吵了起来,弄得张居正很难堪。后来就被张居正一只记恨,甚至交代自己的门生兵部尚书要有意克扣幼军的军饷。)
    看奏疏递上去了,刘靖堂边说到:“启奏太后,陛下,末将打算这几日在幼军中推行新式礼法,请太后万岁恩准。”
    里面的皇太后李氏看完奏章没说什么,递给了外头的小皇帝万历,万历也拿过来仔细的看了看,回头看了看李氏皇太后,见太后没说什么,便点点都对刘靖堂说:“既然如你奏疏上说的,有这般好处,朕就以你所奏了,有司礼监拟旨,即可去办就是。”下面的刘靖堂还没来得及谢恩,礼部尚书就站出来说道:“陛下,礼法是先贤所定,历朝历代都没有更改的先例,想我大明朝自立国一来,无不只能从礼法,先皇在时也是以礼待人,这是祖宗家法,不能随意说改就改,请万岁三思。”
    着把刘靖堂说的也是无言以对,但是就是说不出哪里能反对的来。
    上面的皇太后听了轻轻咳了一声,万历小皇帝转过身,“母后,这件事,你看……”
    李太后在珠帘后面说道:“礼法不可改,这事哀家知道,只不过刘统领是改动了幼军的行礼方式而已,并没有说祖宗家法,尚书大人不必太在意到祖宗身上去。”
    刚刚说完这话,言官们就开始站出来了。气势在明朝有个传统或者说是陋习,就是那些令人讨厌的言官,事事都要和皇帝作对,只要是皇帝做出的决定,言官们就要出来反对,不论对错,好像是只有和皇帝作对就是正确的,甚至不惜是在大殿上以死明志,因为一旦在朝堂上和皇帝据理力争就能成就自己的名声,而且能让皇帝落一个不纳谏的骂名,在同僚中也是能获得赏识的。
    这次站出来的是御史大夫李冰,只见他缓步走到殿中,跪在那里对李太后说:“启奏太后,礼义廉耻是国之四维,是我大明立国之根本,先皇太上皇在是都是遵从圣人教诲,不敢懈怠,而今新皇登基时日不长,一切都应当遵从先贤教诲不可轻言更改,请皇太后三思。”说完呼啦啦大殿上跪倒了一大片朝臣,都是要求太后和陛下三思,首辅张居正眼观鼻鼻观口站在一边,仿佛老和尚入定一样,看都不看那些人一眼,内阁中申时行,张四维等人也是看也不看他们一眼,皇太后也在珠帘后面不言语,小皇帝看看后面的皇太后,再转头看看下面跪着磕头的言官们,有看着身边的秉笔大太监冯保,看了一圈,发现竟然除了下面的言官没有人吱声也没有人看,就那帮子言官在下面磕头不住,声音撕裂。看看没人理会,他们更是来劲,没人说话在他们看来,是太后和皇帝要让步了,更是喊得起劲。
    旁边的刘靖堂这个时候忍不住了,站到这帮人跟前,呵斥着:“太后陛下在这,我这不过是正常奏疏,你们这等人只知道在这里满口圣贤教诲,圣贤就是叫你们这样在大殿上说话的吗?圣贤看到你们这副嘴脸不知道要气成什么样呢!”
    这话说的是字字珠心,一时之间也是让这帮如丧考纰的大臣们无言以对也是。好半天上面的皇太后问道:“张爱卿,你怎么看待这事?”
    这个时候张居正才从神游状态回到这大殿上,赶忙出班跪倒在大殿上朗声说道:“回禀太后,陛下,微臣以为,此事不可鲁莽,一旦成为定制,恐怕寒了天下人的心,想现在这套规矩都是祖上一代代传承下来的,要是猝然改动的话怕是要……,所以恳请太后陛下收回成命。”
    说了半天,这张首辅也是反对的,其实再仔细想想,现在张居正是朝廷一等一的大臣,百官哪个不是看他的颜色,要是没有他的授意,怕是这群言官怎么也不敢这样的。
    上面珠帘后的李氏太后听他这么说,沉吟了一下,缓缓地说道:“既然张爱卿也不赞同这件事,那刘爱卿你的奏疏就先放在哀家这里,这事就先缓缓吧。”
    刘靖堂还要再说什么,旁边的一位王爷冲他私下里摆摆手,眼神的意思就是叫他先不要说这件事了。他也不是傻子,看今天大殿上的情景,好像隐隐已经涉及到了太后皇帝和朝臣的矛盾,怕是自己就再怎么说,也怕是难以挽回了。也就索性不再说了答道:“臣谨遵太后,陛下旨意,暂且不提这事了就是。”
    言官们一看太后这样说了,刘靖堂又退回到朝班里,也是纷纷回归自己的位置。上面的秉笔大太监冯保冲执事太监使了个眼色,太监心领神会,高声吆喝着:“退朝——”这时候百官再次跪倒恭送太后和皇帝离开大殿。
    太后出了大殿,转身对万历小皇帝说:“陛下怎么看着刘靖堂所奏?”
    皇帝年纪还小,刚才在大殿上看着者发生的一幕,也是有点眼晕,虽说前段时间也是又这样的情况发生,但是没有一次像这次这样圆满解决的,太后总是在护着小皇帝做的决定,即便是错了,太后也要找出一个让下面执行的理由来,当然,着仅仅是在大殿上,一到旨意下去,可能又是按照大臣的意思办了。可是这次却是在大殿上直接否定了自己的决定啊。
    他冷冷的说:“朕感觉没什么不好啊,如果真能像是刘靖堂所奏,更改一下倒是没有什么不可以的。但是朕就不明白,他们为什么都要反对呢?”
    李太后缓缓的说道:“皇儿啊,别看你已经登基做了皇帝,但是要想真正办自己想办的事还要再等等啊,如果你不能稳下性子等几年,只怕是……”
    说到这里,太后没有再往下说,在一旁看看,看着就冯保在左近,就招手让他到跟前来对他说:“冯保啊,你事一天天看着皇儿长大的,他心里也是拿你最亲,到时候可要帮衬着他,别让人给他在后面使什么绊子,也算是哀家的一点心思了。”
    冯保赶忙跪下对李氏皇太后说:“请皇太后放心,老奴就是豁出性命也要保万岁爷顺顺利利的亲政。”
    太后点点头,又对万历说:“皇儿啊,上午还是去张大人那里学习课业吧,不要对张大人有什么成见,毕竟现在的大明朝还是离不开他的。”万历答应一声,领着冯保走了,皇太后默默的在宫女太监的陪同下往宗庙走去…………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