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5983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诸葛亮穿着新郎穿的喜服骑马走在接亲队伍的最前端,周围看到的人都在议论纷纷,“这就是诸葛亮,那个黄老爷家的女婿,听说他娶的就是黄老爷那个嫁不出去的丑丫头,黄月英…”
“可不吗?这么个俊朗的人娶个丑媳妇回去,哎,只能说人家黄老爷有这个心思…”
月英在马车里听到人们的议论也不觉得奇怪,心想,幸好小兰,小菊给我打了预防针,不然我还真想下车把头巾扯下来让他们看看,不过和这种市井之徒也没什么好计较的,不知他是怎么想的…
难道她真有那么丑吗?丑就丑了吧,既然已经答应就要负起这个责任…刚才在她闺房的对话不难看出来,她的确有他爹所说的才情…
一行人在周围村人的议论中缓缓行进卧龙岗。
在家门口诸葛均已经在那里侯着了,“大哥你们可回来了,一路辛苦了,大嫂呢?”
“马车内,叫丫鬟扶她下车吧。”
小兰,小菊应诸葛均之声扶碗格下车,一路跟着他走到内堂,这里可比黄府要简陋许多啦…
诸葛亮,回头牵过碗格的手,“夫人,以后跟着孔明可要委屈夫人了。”
“那里的话,嫁夫从夫的道理,我还是懂的。”
诸葛亮微笑的把碗格牵进拜堂的内室,诸葛均朝老妈子点了一下头,示意可以开始了,于是就响起了老妈子洪亮的声音,“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交拜…礼成…送入洞房…”老妈子在前面引路,小兰和小菊扶着碗格走进诸葛亮的房间。
虽然今天没有多少人来观礼,但来之人都是诸葛亮的同窗好友,所以也没有什么生僻之人。
“多谢各位前来,小弟先敬各位一杯。”
“诸葛兄今日娶得娇妻只怕日后你我兄弟相聚之日甚少了呀,啊,哈哈哈哈…”这人一开口,在席里的个个都开始笑起来。
“那里,那里,就算孔明娶得娇妻,可你我还是兄弟不是?何有相聚之日甚少之理呀,徐兄(徐庶)见笑了。”
“不管你如何解释,今日你是跑不过了,各位你们说是吧…”
“那是当然,孔明今日也没想逃。”
“还是你释怀呀,来喝…”
“小姐,你们姑爷他们在前面闹的正欢,我们却要在这里坐冷板凳,还没有吃的,小姐从早上到现在还没吃过东西呢。”
“是你自己饿了吧,那你去厨房找老妈子要点吃的,小菊你也一起去吧,这新嫁娘不能吃,你们又不是不知道,要吃自己去吧,别管我了,等你们成亲的时候我也会这样扔下你们不管的。”
“小姐就会说笑,到时候就是小姐想管也管不了呀,小姐就是小姐,我一下人成亲那劳烦的到小姐呀,是吧小菊。”
“恩,是吧。”
“小兰,就你嘴利,赶紧去吃吧,还楞着。”
“是,小姐。”小兰欠了欠身,“这就去。”
她们走后,碗格把头巾掀了起来,“哎,这成亲绝对是折磨人,头上这个东西还真重,还要把头蒙起来,什么都看不到,要不是小兰一直扶着我,我真是不知道要摔多少交了,这里,就是他的房间…”
“小姐,小姐,不好了…”
“慌慌张张的干什么?怎么跟你们说的?都不记得了?”
“不是,小姐,”小兰和小菊跑着进到房间里,小兰喘了口气继续说到,“姑爷和姑爷的朋友正往这边走呢,说是要看看小姐到底长的什么摸样!”
“来就来了,反正他们也会看到的,有什么可担心的。”
话说正屋里。
“诸葛兄,听说你这恩师的女儿发黄肤黑,貌丑啊,这怎么配的起我们诸葛兄的一表人才啊。”
“就是,我早就劝过我大哥了,可他不听,还说什么才情与他配之,还说要听信老天爷的…哎,真不知道他怎么想的。”诸葛均此时也是喝的晕晕忽忽的,脱口就把他们兄弟的谈话说了出来。
诸葛亮看着这个从小与他一起漂泊的弟弟皱了皱眉头却也没说什么。
“那不行呀,不如我们现在去里面看看新娘子长的什么样不就行了吗?”居然随声附和的人还不少。
诸葛亮泯了一口酒,“其实我也没有见过,既然大家都想看,那我们现在一起去看看,免得你们连喝酒的兴致都没有了。”
接着一群人就往诸葛亮的房间走来。
小兰和小菊从厨房出来看到一帮人往小姐的房间走去,就跟着听了听,这一路一直有人说小姐的相貌如何如何,他们知道一定是冲着小姐的长相去的,所以赶紧回房给小姐通个气。
“这话也是,不过小姐,你是不是该把头巾带上啊。”
“也是。”碗格刚把头巾带上,一行人就已经进了房间,小兰和小菊马上站到了旁边。
“夫人,为夫同窗好友硬是要来看看夫人的容貌,为夫也是拦不住…”
“夫君,既然大家都想看,就让大家看好了,难不成咱俩成完亲大家就不相往来了吗?迟早也是要见人的。”
大家面面相叙,这女人——不好对付。
诸葛亮也不说话,只是微笑的揭开了碗格的头巾…
就当头巾揭开的时候,所有人都呆在了那里,不大会就有人说到,“谁说黄小姐貌丑的,那人一定是嫉妒…”
“我看也是…”
诸葛均也在旁边呆住了,心想,不是都说她貌丑吗?怎么…怎么长的跟个天仙一样,难道传言有假?
“大家既然已经看过夫人的容貌,不知现在可否跟在下回外堂继续喝酒呢?”只有诸葛亮没有什么表情,只是饶有深意的微笑着看着碗格。
碗格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次见到自己的夫君。典型的东方人细长的眼睛,高挺的鼻梁,适中的嘴唇,看样子和自己差不了多少的岁数,一双浓眉英伟的挂在眼睛的上方,使他颇具中性的长相多了一分男人的魅力…
“是啊,是啊,就想夫人说的,这以后大家多的是机会来与诸葛兄见面,到时不难看到夫人,倒我们比诸葛兄还要着急了啊,呵呵呵…”
“我看大家还是跟我哥回去喝酒吧,今天他大喜的日子,咱们应该都听他的…”
“是,是…”
不少人附和着,跟着诸葛亮和诸葛均往外堂方向走过去,当然也有极个别的回头看看碗格…
宾客都已经走了,诸葛亮疲惫的走进自己的房间。
这个女人到底是怎么了?难道…此时的碗格正趴在床上睡觉…不是说新娘要等丈夫进房之后和丈夫一起睡的吗?
诸葛亮面带着微笑,把碗格落在床下的脚放在床上,并帮她脱下了鞋。接着他看着碗格的脸,用手摸了摸,“多精致的五官…”随手把碗格头上的凤冠取下,“这样的也能睡着?”正准备开始解碗格的衣服时,碗格朦朦胧胧的醒了…
“啊,你要做什么?”
“帮你更衣呀夫人…”
碗格看看自己的脚,又摸了摸头,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鞋和头饰…”
“不然夫人还以为是谁?”
“你们喝完啦?”
诸葛亮没有回答,只是起身点了点头,并开始自己宽衣。
“那个,你,你准备要睡觉啦?”
“难道夫人不想为夫睡?”
“不是,我怎么会是那个意思呢?只是…”
“只是什么?难道夫人还有什么提议在就寝以前做点什么别的?”说完暧昧的朝碗格眨了眨眼。
碗格咽了咽口水,发现自己上当了,“我,我来帮相公吧。”
说着碗格就下了床,站在诸葛亮面前,这人可真高,于是又站回到了床上,因为她解不到最上面的扣子。
诸葛亮听到碗格这么说乐得有人伺候,也就任由碗格,看到碗格这个举动他轻轻笑了一下,一把搂过碗格。
碗格还没反映过来,两片温暖的唇就已经贴了过来,碗格把眼睛睁的大大的,全身已经没有任何反映,半刻诸葛亮松开碗格,“夫人习惯与为夫亲热的时候睁着这么大的眼睛吗?”
碗格瞪了他一眼,“我只是不习惯相公这么突然的要与月英亲热…”
“那夫人的意思,是要为夫以后在想与夫人亲热之前都跟夫人打声招呼罗?”
“我也不是那个意思…只是我有个要求,不知相公可否答应月英。”
“夫人请讲…”
“恩,能否以后都不要叫我夫人,叫我月英好吗?”其实碗格很早就想说,可是无奈一直找不到和他单独相处的时候,所以只能等到现在。
“当然可以,那月英以后想怎么叫为夫的呢?”
“孔明好吗?好啦,不然卧龙?也不好呀,那叫小亮好了…恩这个名字还不错,你觉得呢,小亮?”碗格低头考虑了一翻抬头看向诸葛亮。
刚刚把头抬起来的碗格,还没反映过来,双唇又被啄上,这次的吻来的比上次要热烈,碗格还能感觉到诸葛亮口中的酒气,滑滑的舌头从外面想开启碗格的双唇,碗格此时已经浑身发烫,不自觉的就被它的灵巧攻陷,在它如此的挑逗下碗格发出了一声娇呼。
好象事情还不算完,诸葛亮开始熟练的脱碗格的衣服,碗格居然在他的吻之下一点力气都使不上来,只能任凭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在诸葛亮松开碗格的那一刹那,碗格才发现,原来自己身上已经一丝不挂,羞涩的用被子把自己的身体裹了起来。
诸葛亮没有阻止,只是把抓住被子的碗格手拉了起来,在碗格耳边说到,“我愿,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又是一个吻…一个不眠夜…
此时的刘备与孙权已经达成协议,一起发兵联合对付曹操。
这天,正当碗格在屋外看书的时候,突然来了三个人,“请问这里是卧龙先生的家吗?”
来人虽然一看便是武将出身,但是出口便知这人也是遵守礼教之人。
“夫君出门了,请问来访何人。”
其中站在最前方的人,又往前走了一步,急切的问到,“你是卧龙先生的夫人?太好了,二弟、三弟,终于找到了,终于找到了。”话还没说完眼泪已经流了下来。
这个男人怎么看也是个有点英雄气概的男人,怎么说哭就哭了呢?
“三位请坐,我去给您们倒茶,请。”说完转身就进屋去倒茶了。
这时三人才注意到旁边的女人,其中一人惊呼到,“大哥,二哥,她真美。”
刚才最开始说话的那个男人连忙说到,“三弟,不可如此。”
“我说的是实话嘛,是把大哥?”
“是,想有这么一个超凡脱俗的妻子的人,也不会俗到那里去吧…”
“让三位久等了,请用茶。不知三位何人来拜访我夫君呢?”
“在下刘备,这是我二弟关羽,这是我三弟张飞。”
“不知这么有名的大人物来拜访,实数我无带客之道,不过不知三位来找我夫君所属何事?”
“恩,是这样,我听说诸葛先生博学多材,特别对政局、军事等都是学问颇高,不知先生是否有意在现时混乱局势中投靠一部,也能发挥所学。”
“这我想要等夫君回来自行定夺,我介女子也不好做什么决定。”
“也对,那我过些时再来看先生和夫人吧。”
“欢迎直至!”
“那先请了。”
“请。”
“亮,今天刘备、关羽、张飞来过,想让你帮刘备征战四方…”看着诸葛亮犹豫的脸,碗格又问到,“亮,你想随他去吗?”
诸葛亮拍了拍他身边的空挡,碗格走过来坐到他身边,诸葛亮很自然的搂住她,“夫人你怎么看?”
“我觉得是不是应该多接触,先确认他是不是值得夫君你去帮的人,在决定要不要帮他呢?”
“看来还是夫人了解为夫呀。”
“那里,我只是照实说而已…”
已字还没说出口,就被诸葛亮的嘴唇堵回到嘴里,“夫人的照实说怎么总能说到为夫心坎上呢?”
看着诸葛亮的背影,碗格手不自觉的摸上了自己唇,居然恋上他的吻…
此后刘备三人又冒着大风雪来过一次,恰巧诸葛亮和碗格都出门了,没有碰上。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
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在那次长谈之后,刘备彻底被诸葛亮的学识折服,诸葛亮也很满意刘备这个君主,从此以后,诸葛亮就一直跟着刘备。
张飞见刘备处处把诸葛亮当成师父一样敬奉,心里不乐意,暗自嘀咕:“大哥也是心中灌面筋——着实糊涂。你请军师,请不到白胡子姜子牙,也该打听着去请黑胡子孙武子似的人物,如今请来个乳毛未干的娃娃有啥用处?常言道:嘴上无毛,办事不牢。你瞧那孔明一介书生,斯文得象个未出阁的大闺女,怎能调兵遣将?他转念一想:往常大哥看人入木三分,如今这么器重诸葛亮,莫非他真有些本事?也罢,待我老张先从小事上试他一试。
张飞打定主意,便找刘备讨个差使,然后去见诸葛亮。张—飞一见面就说:“我大哥让俺明天一早到襄阳城内办件事儿,天黑之后才能回来。请军师算算,明天俺老张在襄阳城内三顿饭都吃些啥。若算准了,从今往后,你叫俺上东,俺不上西,你叫俺打狗,俺不撵鸡,若算得不准嘛…”
诸葛亮笑着问:“那便怎样?”
张飞哈哈笑道:“那就请你让出军师的位儿,老老实实到我帐下当一名书吏。”
“说好便好!”诸葛亮微微一笑,两人击掌为定。
二人击掌后,诸葛亮又道:“待山人写下帖儿,明日三将军从城内回来当众宣读。若我算得不对,连到将军帐下当书吏也不配,立刻交出创印兵符,再回隆中躬耕陇亩。”说完,提笔写好帖儿,装进一个锦囊,递给张飞。
张飞连连摆手说:“请军师先放在这里。若让俺拿着,路上偷看之后改变了主意,那就难分谁赢谁输了。”
诸葛亮笑道:“三将军最讲信义.请你收好就是。”
张飞听了,怪不好意思:虽说军师初出茅庐,年纪比自己小,但对俺如此实心,倒显得俺老张有点小家子气了,想到这里,他接过锦囊贴身藏好,向诸葛亮拱拱手,说回营房去了。
第二天天不亮,张飞催马来到襄阳城内。到了吃早饭的时候,张飞心里暗暗想道:“军师自出山后,常与我老张拉家常,对俺的脾气摸得一清二楚.他准料俺进城来要大块吃肉,大碗喝酒。
今儿个俺偏不按老规矩行事,找一家小饭铺先填个底儿。张飞抬头看见前面有个卖烧饼的,心想:当年在老家,自己最爱吃大饼卷大葱,今儿个俺就这般吃食,那军师就是韩信再世,也难算出!张飞兴冲冲地上前,先买两个烧饼,又买了两棵大葱,烧饼将大葱一夹,张开大口要吃。可是饼到嘴边,又停住了:且住!请军师来的那天酒席上,他把俺人老八辈的事儿都问了个一清二楚,当年俺爱吃大饼卷大葱的事儿,他一准记在心里。再说原先他住在隆中,出襄阳城不远,一定对城内卖的吃食摸得挺透彻。今儿个也许他能算到俺要吃烧饼夹大葱哩!不行,我得变个古怪的吃法——用大葱卷着烧饼下肚,来它个出其不意!张飞想好了点子,喜眯眯地往店里一坐,美美地吃起大葱夹烧饼来。
张飞忙活了一上午,等到晌午的时候,又找到那个卖烧饼的,正待再吃大葱夹烧饼,忽然又想到:军师常夸俺粗中有细,说不定他会猜到俺这个变着吃的法子,也罢,让俺来个真真假假,随机应变,让他枉费心机。想到这里,他把烧饼一掰两开,夹住大葱吃进肚里。
当天下午,等张飞忙乎完了,太阳也落山了,直闹得人困马乏、口渴肚饥。他正要跨进“襄阳美味”店堂去猛吃痛饮一番,猛然想到:谁不知俺老张生性耿直,办事图快?军师必然料定俺今天累成这个样子,准会吃个酒足饭饱回去。嘿嘿!偏不中他的计。紧紧腰带赶回去,让他的妙算全部落空儿!好个张飞真的紧起腰带,飞身上马,旋风般地赶回去了。
张飞回到营中,只见中军大帐灯火通明,桌案上摆满了酒菜。二哥关羽和众家将俱已到齐,诸葛亮正和刘备说笑呢。一见张飞回来了,诸葛亮笑着迎上前,说:“三将军一路辛劳,想必早已饿坏了。主公和我正等你回来开宴哩!三将军快请入座。”张飞一听,惊得环眼瞪得铜铃一般,嘴上却说:“军师您不必费心,俺老张在襄阳城内早巳吃得酒足饭饱了!”。
诸葛亮慢慢摇着羽毛扇儿,缓缓说道:“三将军休再言语。请你掏出锦囊,让二将军当众宣读吧!”张飞心里好象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慌忙摸出那个锦囊,递给关羽。关羽手捋美髯,就着灯光大声念道:
将军早吃葱夹饼,
午饭又吃饼夹葱,
晚饭英雄把粮省,
饿着肚子回帐中。
关羽念完.张飞惊得好似泥塑的罗汉,愣在那里,张着大嘴说不出话。过了半天,醒过神来,“扑通”拜倒在地,口中连连说道:“先生妙算,神人一般,俺打赌输了,请军师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