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神御巉国科举制度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473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神御国科举制涵盖了儒家、法家、永嘉学派、农工商各种学科,考试范围广,分类多,极大地推动了神御国的生产力发展。
1. 科目:
文进科(儒):元祖宣永三年(922年)令开科举,设进士科、秀才科、俊士科、文学科四科,光祖光和元年(941年)即汰俊士科,秀才科并入文学科,昭桓王昭正七年(963年)文学科进士科合并为文进科。中第者授“文才秀美”之称,称进士(一甲:三鼎甲进士出身;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同进士出身)
内资科(儒):儒家为了在管理国家和经济财政问题上加重话语权,所以不得不设立的科目表示儒家对处理经济问题的重视,但是此科出来的中第者被读书人轻视。设立于穆宗桓明十年(1046年)。中第者授“贯通资事”之称,一甲赐内进士出身,二甲赐资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资进士出身。
清议科(各学派皆能参加):自太宗宽仁十年(1000年)设立清议院并开清议科,不分高下,考中者一律授“能论朝非”之称,并授予清议学士出身。
度令科(法):光祖光和二年(942年)在法家贵族要求下开设法史科,后来由太祖昭桓王亲自分为度令科、策应科和秘史科。度令科专门为法家开科。策应科则为杂学科目,但主要以法学为主,后来策应科考试范围很多方面和度令科和文进科相当,而杂学如果单独设科则难以出题,所以废除了策应科。制度上与文进科相同,是法家的重要考试,也出一名状元。进士均授“律令可称”之称。
明经科(儒、法):平宗奥永十一年(1070年)设明经科,作为经学研究的科考,推动对于古代经典的学习,考中者授“孔明诸经”之称,一甲赐经士出身,二、三甲赐同经士出身。
神工科(工):太祖肇统元年(975年)即颁布了《赍工令》鼓励手工业者创新科技,并开神工科,作为手工业者的考试,一甲称天工,二甲称地工,三甲称人工,并授“巧夺精技”之称,考中者可以分配到各个国家下属的作坊作为技术指导员,也能进入专门机构研究手工技术,还能进入工部,成为官员。
济贾科(永嘉、商):太祖肇统元年(975年)为商人专门开设经济学考试,济贾科,考中者授“德义干济”之称,一甲赐济士出身,二、三甲赐同济士出身,中第者可入阿御部供职,也能被大商人聘用。
秘史科(史):历史学考试,中第者进入历史编纂研究机构,一甲授内士出身,二、三甲授同内士出身,并授“鉴诤古今”之称。
仙箓科(道):道士的考试,中者授予仙箓,允许传道并招收门徒,受国家保护的道士。
达摩科(佛):佛学考试,中者授予僧箓,允许传教并招收门徒,受国家保护的和尚。
2. 科举时间和级别。
主要按文进科和度令科两科体系
经县试得到童生资格并分派入各个小学学习。
经府试得到学生资格并分派入各个中学学习。
学政主考院试通过后得到生员之称,即俗称的秀才。
秀才才能有资格进入大学或者馆学学习,也能进入国子监成为监生。
秀才参加三年举办一次乡试(秋闱),乡试中第者为举人,头名举人称解元。举人可以做官。
乡试结束后的次年举行会试(春闱),中第者成为贡生,头名贡生为会元。贡生有资格参加殿试、紫衣试、朱衣试(式部试)。
殿试中第者分三甲,一甲三人,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殿试中第者直接入职翰林院。
不参加殿试或殿试落榜,可参加不定期举办的紫衣试,紫衣试考中者直入詹事府成为王子师或者太子师。不过几率实在是非常渺茫。一般只录入出身高,学问高,年龄高的三高人士。
如果仍然没有中第,可以在殿试次年参加由式部主办的朱衣试,考中者作为候补中央官在京等待分配。一般会先分流到各个司礼部门,之后才有机会到其他部门。
所以只要是贡士,大多都能成为京官,如果运气实在不好,可以去吏部填张单子,分配到地方上做地方官。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