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六章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3588  更新时间:11-08-07 09:34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收市后,张长缨心情极度沮丧。
    他垂头丧气的来到汉江证券的工作室,一见费翔鹰便说:“费大哥,晚上去喝酒吧!”
    “不去!”费翔鹰很坚决的拒绝道:“亏了吧?你现在的当务之急不是麻醉自己,而是检讨自己。纵观世界上的投资大师,没有哪一个没经历过挫折,包括一位世界著名的投资家都说:‘我和其他人都犯同样的错误,不过,我的超人之处在于我能认识自己的错误。这便是成功的秘密。我的洞察力关键是在于,认识到了人类思想内在的错误。’
    可你通过这次交易,检讨过自己的错误吗?像你这样,不说大投资家,就连一般交易员的素质都不如。”费翔鹰的话丝毫不留情面:“你进股市是为了赌博吗?”
    “不是。”
    “股票能给人们带来巨大的财富,也能让人一贫如洗。股场如战场,股市的陷阱星罗棋布,稍不小心,就会深陷其中,亏得一败涂地。你以为股市是专门为你送钱的?”
    “要是我早点出货就好了!”
    “我认为这不是你检讨的重点,这次亏损对你来说,也许是件好事。”
    “费大哥,你可别落井下石啊!”
    “你想想,你这次是作为一个小散户交易,如果作为投资家,这次是一大笔资金交给你,你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听到这话,张长缨惊出一身冷汗:“是啊!平日理论学了不少,可实际运用差的太远。”想到这里,他诚恳地说:“费大哥批评得很对,像这种短线操作,很多投资高手都是以不受损失或少受损失为主要目标,获利放在第二位置上。可我一进入交易,什么都忘了。”
    “股票投资的第一原则就是安全性原则,这是很多投资大师反复强调的,就是指要保证自己所投入的资金不遭受价值损失的行为规则,其二才是收益性原则。技术派的领衔人物乔治•麦克利斯是怎么说的?他说:你必须提醒自己,是在一百年才有一次大风暴发生的情形下从事投资。就是要你在股市中,必须万分提高警惕。另外,你这次还有个很大的错误——贪念!”
    “不瞒费大哥说,因为我们家太贫穷了,不免有些贪心。”
    “穷困可以成为我们奋斗的动力,但绝不能成为贪心的借口。贪婪行为一直是历史上每一次股灾的一个基本特征。你不认识到这点,最好当个小股民算了,别想成为投资家。”
    “我要好好想想,这次教训……心里确实不好受。我先回家了。”张长缨非常沮丧。
    看着张长缨离去的沉重背影,孙晨晖对费翔鹰说:“费大哥,你是不是对他太严厉了一些?昨天在天上,今天在地下,那种失落感我深有体会,确实令人太难过。”
    “我觉得这是他为自己贪念应该付出的代价,他其实是个非常有潜力的人,这次,如果他能战胜自己,就会向高手境界不断的迈进,如果他没有这种心理素质,迈不过这道坎儿,他最多成为散户高手,难成大器。”费翔鹰口气有些沉重。
    一连几天,张长缨还是去证券部,可对股票的兴趣好像变得很淡然,这几天晚上,他很难入睡,还没从那种嗜心的悔恨中解脱。
    “作为一个股市参与者,我为什么要进行旭电A2权证的买卖?”几天后,张长缨终于开始了对自己的反思。“投机!极度投机!这就是我交易的目的。放弃了价值的稳固基础,相信了让人生疑,但却激动人心的假设,旭电A2权证将上12元,结果……,如果不想放弃这种投机,也不应太贪,短线高手史坦哈特就是见好就收,即使卖出后,股价上涨也不后悔。自己却生怕少赚高位的利润。
    爸、妈、妹妹这次对不起你们了,以后我一定会让你们过上好日子!”
    一旦从沮丧的心境解脱出来,张长缨又恢复了斗志,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再次走进证券部的大门。他从心底感谢费翔鹰,因为这次走入散户行列,费翔鹰只要他拿出两万块钱买卖股票,即使这次巨亏,也没使他陷入山穷水尽的程度。
    经过这次教训,张长缨更为理智,对上市公司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和费翔鹰一起研讨时,不再仅仅是聆听,而且,还提出自己不少的观点和看法。
    一周就五天交易,日子混的特别快,日历一撕,已是1996年了。
    这段时间,工作室有了点小小的变化。梁炎艳已恢复了正常生活,来到工作室。而孙晨晖已被汉江证券的宋望旺看中,到汉江证券营业部当上了办公室主任。
    尽管股市持续低迷,费翔鹰和张长缨已开始逐步建仓。不同的是,费翔鹰的资金主要是周明等大客户的资金,张长缨是自有的两万资金。
    张长缨的全部资金,费翔鹰将客户的大部分资金投在了700001这只股票。他们是这样分析的:
    第一,这是只不可多得的金融股,业绩成长性都很好,而目前仅只有5元多钱一股,估价偏低。
    第二,高扩张性。这只金融股是中国最小的银行,由于银行资本金与其负债的制约关系,其股本的扩张需求十分巨大,以后高送配的可能性极大。
    第三,随着中国进入WTO和金融国际化进程,这种上市的中国商业银行,对于外资银行来说,肯定是极具吸引力的目标。
    第四,本身的股本结构也使收购成为可能。这只股的第一大股东国家股仅占9。05%,不排斥有人举牌收购的可能。另外,这只金融股是对指数影响最大的个股,在股市上涨时,很可能成为龙头股。
    另外,费翔鹰剩下的一小部分钱,投入了700002这只地产股。
    因为费翔鹰奉信的是价值投资,看准后买进,一般情况下不会进行频繁操作,长线投资不在乎短线的波动。
    张长缨也是崇信价值投资,但他认为,如果能利用短线波段进行高抛低吸,股票没增减,但现金在增加,这样也不错。因此,一开市他就守在自助机前择机做波段炒作。一段时间下来,居然还有些斩获。但在这个问题上,费翔鹰也给张长缨指出,他这是刀口舔血,一旦行情出现,出了货可能难以追回。
    张长缨接受了他的忠告,一般股价如没出现急拉,他也就稳住不动。
    1996年春节过后,市场出现了积极地动向,交投开始逐渐活跃,平日冷冷清清的散户厅,也开始有了一些人气。每天收盘后,大厅的散户们,不再收市后就灰溜溜的回家,而是聚在大厅,就个股和大盘走势发表自己的看法。
    这里,张长缨和一位顾大叔、“大眼镜”,成了大伙儿的中心。
    这位顾大叔是个东北人,个子有一米八左右,一张四方脸,一年到头都是红扑扑,说起话来全是大嗓门,他本在大户室里操作,可他觉得还是到外面和这些散户们一起交流过瘾,加上他也觉得自己有些经验,可以帮帮一些一窍不通的散户,也是种快乐。
    顾大叔崇尚的是在美国被誉为“股神”的巴菲特,因此,“长期投资”是他天天挂在嘴上的一句话。他唾沫四溅的演说,每天差不多就这么几句:“有人曾做过统计,巴菲特对每一只股票的投资没有少过8年的。巴菲特曾说:短期股市的预测是毒药,应该把它摆在最安全的地方,远离儿童以及那些在股市中的行为像小孩般幼稚的投资人。”
    随着指数的上涨,散户厅里开户的散户逐步增多,因此,每天他都不乏有新的听众。当然,也有不少人对他的观点提出挑战:“我现在差的就是孩子上学的学费,如果每一只股票的投资没有少过8年的,我的孩子早就毕业了,那有什么用?”“八年?我的骨头都不知在哪里,哪等得了那么长?”“八年?你知道政策还是个啥样儿?”
    “……”
    面对这些质疑,顾大叔也不解释,反正愿听就听,不愿听也无所谓,他就是要坚持长线投资。因此,在大户室虽然有个位,每天并不操作,只看市值的增长,作为他论点的佐证。
    大伙儿所叫的另一个“大眼镜”,姓佐,是个长得白白瘦瘦的青年人,他尖瘦的脸上,偏偏架着一副硕大的镜框,当有人善意的取笑他时,张长缨就为他解释:“大家都知道,眼睛为心灵之窗,小佐只是想把窗户的框架开的大些。”
    小佐是个非常虔诚的技术派,对个股和盘面大势的走势,都是地地道道的用技术指标解释,因此,不少股民一遇上股票涨跌,就向他询问操作方法。他也非常耐心的解释。
    1996年的散户,哪里懂什么技术指标,只知道买了股票,涨了赚,跌了亏,知识贫乏的可怜。股市上涨初期,小佐根据K线图、RSI指标、MACD指标、布林线指标及超买超卖的技术指标等等,还指导一些人赚了钱,因此,是散户厅里非常受欢迎的“顾问”。因为他家里条件不是很好,全家人也就七拼八凑的弄了几千元钱炒股,按他的说法,挣点盒饭钱就够了。
    张长缨在散户厅里,主要以观察、学习为主,他发现,透过股民的心态,可以发现很多书本上根本无法企及的问题。对顾大叔和小佐的观点,他认为各自都有所偏颇,但他也只随口说说而已,并不和他们争论,但他在股市上一些独到的看法,也有一批拥戴者,因此,每天股市一收市,大厅就成了他们的讲坛。
    但张长缨讲到更多的不是交易技巧,而是股票投资的心理准备。当他看着那些散户都是从家里挤出来的钱,想在股市发笔财的时候,他心里隐隐作痛,因为他对贫穷有深深的体会。可股市不可能是提款机,他们一旦亏损后,家里的生活也许更艰难。他找到证券部的老总宋望旺,想请他在大厅贴一些风险警示的名言。可宋望旺想的就是客户资金越多越好,哪会警示他们少投入呢?
    张长缨一见这样,就自己写了一段有着数十年国际投资经验的“赚钱之神”邱永汉的话:“投入股市以前,首先必须具备的观念就是,我能亏损的极限是多少,而不仅仅是我该准备多少钱。”他也不在乎效果,反正每天收市后,举起来给众人看一遍。
    这天,刚刚收市,他的PB机便接到谢小倩的急呼:“急!急!急!速回电话!”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