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萨达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2435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萨达
当日昃的斜阳照映在几座连绵起伏的山头,山的那边映衬出微暖的红晕,乍暖还寒的北风掠过这里,吹打着春寒料峭的野花和凝结消融的水珠,山间的河流平静而缓慢地流向远方。山外的竹林婆娑地摇摆,弄起了清幽的疏影,竹节上也冒起了嫩绿的新芽,唤着绿打着朵一点点展现出它的生机,丝毫不在意这最后迟来的一缕阳光。草木芊眠,彩蝶在花簌恣意飞舞,生命以这样的方式酝酿开来,迎来了又一个春天。淙淙的流水敲打着花山岩,顺着山势折冲在这蜿蜒的河道。顺着河流是一座小村庄—萨达。这是一座偏北的村落,你瞧这里有几百座村民,炊烟袅袅,它们爬出了一个个圆圆的圈,为人们默默地祈福,萨达铺陈着温润的鹅卵石曲折而幽长,屋子是用青砖瓦筑成,里面缝隙挤出了灰蒙蒙的泥浆,微微地闪亮,椽子是用杨木做的,檩子上还吐着红漆,显得活泼起来。房子鳞次栉比显得稍显拖沓,村庄除了用木牌刻着萨达村之外,旁边还装着佛龛的煤油灯,连接着村庄与山的那边,似乎有些遥不可及,灯火忽明忽暗,也是激励着人心。村外的偃石桥和那偃石河是这座村庄历久弥新的标志,明亮而清净的河水中游着永远不知疲倦的鱼儿,过往的人们为这些鱼儿喂着食。它们在望着石墩发呆。那里含着泣血的英魂,明城将士的旧影,河中激起的涟漪,是壮怀激烈的心志。后人将铁铉彻骨未寒的英魂洒在这遥远的地方,荡气回肠的传奇镌刻在志士仁人的心中。历史的洪流将沆瀣一气的不堪过去冲刷。留下着古朴的丹青赤子让人惊鸿一瞥。
萨达的冬天是不老的,人们习惯在伤怀之美中,感受着患得患失。堆积在自家门前的腌制品是聊以自慰的寄托所在。随着解冻而来的是无法避免的泥泞陆地。萨达的每一条小巷都淤泥遍布、水洼纵横,这当然也是解冻带来的结果。人们先要用铲子将厚厚的冰块铲走。人们在走路时不得不贴着障子边窄窄的干硬的土块走,若是赶上腿脚不便和身体臃肿的人,这样走钢丝般的步态常常会使他们身体失衡,于是整个人就“噗”的一声栽倒在泥里,浑身上下被泥浆打湿。原想躲过泥泞不弄脏了靴子,谁知因小失大,连衣服也脏透了。这样的笑料总能使觑见这一幕的小孩子们欢呼雀跃。
“我看那些大人一定会摔倒的。”
“你看他们都成泥人了。”
“那还真的有趣。”
因为他们从来没有被泥泞愚弄的经历,他们像燕子一样步态灵巧,而且他们也不怕弄脏了鞋子,反正有家长们为他们洗刷。由于这些,他们在自家的罐子里留着食物。里面含着猪彘,萝卜和雪花菜。漫漫的雪花又飘了过来,在窗外肆意飞舞。人们在暖炉旁悠然地和着唱词,听着广播。炉火上炖着浓稠的汤,含着温情。外面的雪下的大了,覆盖着山路。隔绝了这里与外界的讯息。村民的心跳伴着深情的渴望,这只有他们自己屏息凝神才能听出。秦塞不通的无奈,让这里的人们对那洁白如雪般的盐充满了期待。这是人们对寒冷尽头无助的守候。彻骨风寒的漫漫长夜,皴出了眼角的温热眼泪。那是比盐更咸。临近春节,商贾们在这儿雨雪停歇的时刻做着买卖。他们是巧取豪夺,带着高高的遮耳帽,四处询问着人们需求。尔来尔往,一坨坨的行囊拖着骡和驴瘦弱的身躯。而那些商贾的皮囊是鼓鼓而夯实着。人们好奇地望着远道而来的人们。你看那些掮客都窘红了脸,只好低下头去将皮间的腰带紧了紧。村民们问这问那,缩着手挤出了铜板,兴冲冲地买些爆竹和鱼肉。街道上还有些民众在细心地擦着门版,一遍遍的将门的斑驳旧迹略去。人们是这样的亲昵,你来我往将刷子高高地擦过头去,不经意间将白亮的漆点打在了对方身上,在灰青的衣服上突显出什么,两人抬头觑觑相望,心照不宣地笑了出来。当村民们刷完了墙面便簇拥着朝着村的南面走去,那里立着一位老人,神态显得从容,他每年都来为人们写字帖。平日里人们看着他在那里卖着小物件,只有在这红条案桌和工整的笔墨才能寻找的这位老人。案桌上不曾有其他杂物,他写对联时噀发如血,大笔如椽尽情挥洒,小楷字迹也显得规规矩矩,似乎说着平日里人们的生活,人们将模糊的视线聚集在这光亮的字迹上,平常的生活也如宣纸吸吮墨汁般酝酿开来。
萨达是人们生活的载体,它有着并不高耸的建筑,天边的落霞,人们都能看到这落下去地平线上漫散的尽头。生活也如同流水般平静自然。人们在这样的地方显得有些慵懒和笨拙。人们不曾想改变这萨达,村口的老井因已经爬上了暗绿的青苔人们触摸上去也有些苍凉,可人们关切地摩挲着井口的边缘这粗糙的泥砖。显得平滑自如。人们也被这萨达改变,夜晚的幽深与安详是让人影响深刻,这使得人们会去街口老张艺人家去看皮影戏,俏皮的影子在这白色的纱布后来回游走。昏惑的灯光照在幕布上,由它可以引发出晦明的变化,那幕布旁的灯芯在发着光亮,给人以真实的光感。和谐的锣鼓也为这场戏幕叫嚣着,好不热闹。让人们在这朦胧的月色里感到清幽爽快。这种氛围一直保留了下来,人们在这氛围中感受着陈年的传统和起伏的跌宕。剧幕结束时,人们在院前沏着新茶,围坐在圆桌旁微微兴奋地交谈着。
“今天的戏真不错,荧幕上武官的弁服色彩可真威风。”
“是么?这小锣鼓的伴奏也很好听。”
萨达的甬道连接着人们的心,它是我们的经络,有着挤挤挨挨巷道。连接着庭院和集市,路面是有些急促和拥挤,象是为人们匆忙过往有意为之。巷道是石卵铺闼而成,向是为巷道裹上了清爽的肌肤,踏上去发出清脆响亮的余音,人们在庭院中的甬道行走奔忙却是闷闷的,每家的庭院种些兰花或是石榴。有时会是夹竹桃,显出满园春色的姿态。这里的凼道的水流经每一个角落,它是整个村落的血液。它们阡陌纵横却也显得错落有致,一副显山不露水的样子,见缝就钻,易被我们忽视,小心翼翼地帮我们拾掇着生活,为我们接风洗尘做着铺垫。
萨达的夜晚也是灵动的,闪闪的星光光如玉盘,星光虽然微弱,却也在恍惚中透露着秘密,那含着多少荣耀和悲戚。枝桠绕着树干曲曲折折的,有着曲折的心思。上面有着八哥鸟和青雀,安详地伫立木藤扎成的鸟笼。它们喃喃自语叽叽喳喳。煤油的灯火是夜晚的精灵,它们觊觎着冷暖交织的生活和屋檐光洁的棱角,透露着人们不愿诉说的心。这些无数细琐景致堆积而成的宏观场面,是由我们张缩并不断喷涌的力聚合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