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744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暖春三月,杨柳飞扬。南方的小镇弥漫着淡淡的雾气。在河岸西边的巷子里,聚集着很多人。他们手里都捧着刚刚烧制好的瓷器,互相观看欣赏。
这一批瓷是朝廷定制的,也是上供的第一批瓷,质量,外形,工艺,都至关重要。大家不免都有点紧张。
“也不知道最后一窑的器烧制的怎样了。那可是杨柳几个夜晚不休不眠制作的啊。”一位高大的汉子担心紧张的嘀咕着
“师父,您放心吧。这次烧窑的可是咱镇上资历最老的师傅呢。师叔的“翠杨映桂”不会有问题的。”旁边站着的身材挺拔的少年给他宽心道。
“师父,师父,哎呀,你们让开点啦,让我过去啦······”人群中窜出来一孩童,不满的拨开比他高壮许多的大人们,极力要挤进人群的最前面去。无奈自己势单力薄,根本不能推开挡在前面的人,一会儿功夫就累得满头大汗,看看站在人群最前面的那欣长清秀的人,自己却近不了他的身,不由的小嘴一撇,双眼一红,就要急哭出来。
“琛儿怎么来了?不是跟着吴嫂去集市了么?”就在这当儿,一个清新的声音飘过来,大手拉住孩童的小手,轻轻一拽,便把人拽到了身前护着。
琛儿抬头一看,只见那少年浓眉似墨,明亮的丹凤眼,却眼角稍稍下垂,减少了女气多了一份儒雅。眉间有淡淡的一颗痣,兴许别人长来尤其是男的会显得怪异,偏偏在他棱角分明的脸上镶嵌,让人看着有种入迷的魔力。这正是刚才出声安慰他师父的少年,道才。
一看是自己向来最喜欢的大师兄,琛儿本欲哭泣的脸立刻换上了开心的表情,“集市有什么好玩的,今日可是我师父扬眉吐气的日子呢,当然不免过来一瞧了。”小脑袋摇着,头头是道的样子。
道才见他不过五六岁,硬是要装大人的样子,那番话一听便知是他听别人说,有样学样学来的,被逗笑了。刚想笑他两句,却听到人群前面一阵惊叹喧哗。
“果然是德镇“第一妙手”公孙杨柳啊!太精妙了······”
“杨柳一物,天公叹息,这话不假,不假······”
“公孙兄这次恐怕是要名满天下啦,哈哈,恭喜恭喜······”
听这话,怕是那“翠杨映桂”已制好了。道才抱起琛儿,紧随着师父走到人群最前端那欣长清秀的人面前。正是公孙杨柳。杨柳仿佛没有听见周围的赞叹和夸奖,淡淡的站在那里,看见道才他们过来时,才露出开心的笑脸,“师兄,你们来啦。琛儿怎么也来了,又给道才添麻烦了吧。”
“才没有呢,师父,琛儿最乖了。道才师兄最喜欢琛儿了呢,才不会觉得琛儿麻烦呢。”孩童听见师父数落时,不满的着急辩解道。
“呵呵,哪有你这样的孩子,人家可没说喜欢你呢。你怎么就知道?”公孙杨柳挪揄着他。
虽然是小孩,但也知道不好意思,不由的小脸一红,撇撇嘴,又不知道该反驳什么,眉眼间尽是委屈。
道才见他这样,心底暖暖的,抱着他的手紧了紧,安抚到,“我当然最喜欢琛儿啦,琛儿最可爱啦。”
孩童听他这样讲,立马又开心起来,捧着道才的脸就冲那眉心的痣亲下去,“琛儿也最喜欢道才呢。”道才心里一动,满满的,有种幸福的感觉。
两个大人见他们这样闹,也不以为怪。高大的汉子,正是公孙杨柳的师兄,孟若杯。孟若杯接过杨柳手中的一套瓷器,只见那提耳净瓶上的是青釉,却刻着暗花,一朵朵小巧的桂花,极具精致,仿佛透着瓶身可以闻见花香,造型流畅,瓶腹饱满,握在手里温润如玉。配套的还有四只小杯,杯里底下是枝枝绕绕的杨柳,动静分明,同样的青釉,在阳光下色泽鲜亮明媚。他轻轻抚过这些东西,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惊叹。对于自己师弟的手艺,他当然比谁都清楚。心里是心疼。他这个师弟,一旦做起事情来,就十分认真,这些物件,花了他相当大的精力和时间,他心疼师弟为此费的心血。
好像看出了孟若杯的心事,杨柳拍拍他的肩头,“看到我这么费劲才做好的东西,怎么都没有夸奖一样,反而一脸难看,难不成,我的手艺上不了大师兄的眼?”调笑的口气扫淡了孟若杯的惆怅。
他无奈的拍了一下杨柳的头,“乱说什么呢。在我眼里当然是你的最好了。这几天也累坏了,把东西上呈官部后,来家里吃饭。我特地让吴嫂做了很多补品,给你好好补补。”
杨柳笑笑,师兄是最体贴他的了。点头算是答应。随后带着物品跟随官部的人走了。
孟若杯也带着道才和琛儿回家准备为杨柳庆贺。
毕竟是要上呈朝廷的,凭着杨柳的手艺,一定会得到朝廷的青睐。就此要他上京也不是不可能。不是有很多手艺人都是一件成名,然后入京上堂,在宫里做了御用匠师。
孟若杯为杨柳高兴,但心里有隐隐有着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