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南唐帝王业  (3)步步为营帝王路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913  更新时间:11-05-10 14:02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顺义七年(927年),徐温病死在金陵。
     这对当时已年近不惑之年的徐知诰是一个天大的际遇,也是一个艰难的挑战。
     徐知诰不仅有能力,也很有抱负。早在他十岁时,他便作诗《咏新竹》,其间有一联显示了他徐知诰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宏大志向,那便是:
    栖凤枝梢犹软弱,
    化龙形状已依稀。
     徐温死后,徐知诰马上行动起来,他一方面以最快的速度将金陵接管过来,另一方面派兵阻止徐温亲生儿子徐知询来继承徐温之位而由自己继承了徐温之位。徐知诰代替了徐温的权臣职位,将杨溥推上了皇帝的宝座,自己掌握朝中实权。
     “挟天子以令天下”这招很快见效,徐知诰自恃羽毛丰满,吴王杨溥和徐温诸子软弱可欺,徐知诰加快了政治上的篡代步伐。
     徐知诰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正名——借光复李唐之名来获取民心。
     徐知诰毕竟也不真是个小喽啰,未成孤儿前,他父亲可是十分有背景有声望的。他可是唐宪宗之后,身份持重,当今天下分崩离析,可哪一个是师出有名的?
     世人多半怀念大唐,对“朱温灭唐”耿耿于怀,颇有诟骂。
     唐朝,多么富丽华贵的时代?浩荡千年历史,载不尽的就数“唐”了!
     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富丽张扬,包罗万态;四方来朝,威名远播;歌舞美酒,美人难数;文章词作,妙笔难书……
     老百姓都期盼那样的时代,即使那个时代远离,着眼现实,放眼秦淮河,笙歌曼舞,那一片光华中,似乎透着大唐的影子?
     即使不能回到大唐,为何不相信那个有气度有谋略的大唐皇室后裔,给我们重塑这样的辉煌?
     徐知诰改名李昪,达到的效果虽不是一呼百应的,但百姓对他却也十分敬畏,也对他满怀希望。
     光光名字还不够,李昪需要更多,他不仅需要百姓敬畏他,他还需要百姓膜拜他!
     不日,秦淮河上便流传着一曲广泛流传一首隐喻李氏兴、杨氏衰的民谣:
     江北杨花作雪飞,江南李树玉团枝;
     李花结子可怜在,不似杨花无了期。
     李和杨,李花结子,杨花无期?这不是说李昪有前途,大有作为;而杨家已经穷途末路,江河日下了吗?
     百姓之中流言蜚短流长,津津乐道的有,举棋不定的也有,心里嘀咕的也有,故作深沉的也有,不一而足。可百姓这些反映,正合了李昪的心意。
     一切被布置的高超精妙,深不可测。一桩桩神乎其神的事后,李昪的王者形象愈发深入人心了。水到渠成,因势利导,李昪终于在知命之年登上帝王宝座。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