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劫  第十二章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164  更新时间:13-06-14 14:04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这是一派威严的朝堂。
    幼主高堂而坐,百官的帽饰,皆是垂着白布的新丧的象征。
    “望吾主节哀,逝者已去,愿吾主重整纲纪,承先主遗业,振我东吴。”
    张昭言毕,向着幼主跪下,百官如是。
    “众卿快快平身。”
    孙权自是年少,却早已有了非凡的气度,与帝王的威严。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然,今方曹操,官渡致胜。一统中原。命东吴遣侄子,否,则举病以讨之。遗孤年幼,吾甚不忍,众卿视之则何如?”
    “吾主,依臣愚见,可民间寻一子代之,贵其父母。可免吾主之痛,以悦曹操。今方曹操,收纳袁绍旧部,不可忤曹公之意,若忤之,必将为东吴之大患,动摇吾主之基业,望吾主三思。”
    言毕,入列。
    一脸沉痛。
    “吾以为司马之言不可为。今方曹操,意在东吴,徒以质子之名耳。若遣之,他日定当复加一罪。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今方东吴,虽根基未稳,然曹操虽收纳袁绍旧部,人心定当不一,吾以为可以一战。”
    这是杜若。
    孙权并未表态。
    “小子之言,不足为信。吾主,今东吴之势,万不可与中国相争,且曹操有备,自是有恃无恐,如之何其拒之?吾之见,宜缓病,如司马之言,待势长,方可兵。”
    杜若四下一望,左右大臣,莫不捻胡点头。
    “善。”
    “不知吾主曾记先主薨之日,军医陌非。”
    “爱卿何出此言?”
    “吾主,此人与先主一同金戈铁马,后虽有罪,然臣以为杀之,实在不忍。”
    杜若在心里笑了笑,这件事,是他要提的,只是不知道要怎么开口,此时,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臣替他开了这口,自然是开心不少。
    虽然东吴一味求和的态度让他这个军营出生的本该属于武将的人郁闷。
    “爱卿之见?”
    “吾一位可遣之为随行太医,同去曹营,势不回东吴。”
    “不可。”
    杜若再度出列。
    “实不相瞒,陌非乃杜若之妻,虽未曾嫁娶,然亦有媒妁之言,若驱遣出境,杜若毫无怨言,自当奉陪。而前往曹营,此事,万万不可。”
    “杜若大胆,黄口小儿,包庇罪犯。”
    原先的司马笑了笑。
    “陌非乃是男子之身,如何为杜若之妻?此人确不宜再留我东吴。留其姓名,已是主上法外开恩,望主上定夺。”
    孙权点点头,点得微妙。
    传懿旨至廷尉处,心中,对这些朝臣,也有了一些定夺。但,现在的他还不能说,还什么都不能做,只能把这一切把埋在心里。
    这群朝臣怎无一人道出他心中所想?
    皆是偷安之辈。
    杜若亦莽撞,不好好锤炼一番,难成大事。
    他心中,自是有一套自己的定夺在其中的。但就是没有这么一个人可以将他所想的说出来,并且可以说服那一群顽固的老臣。也少一个人担当大任,这个人,还必须是能让群臣信服的。
    孙策临走时,似是察觉到了自己命不久矣。
    先是说梦中被他杀死的人又出现了,随后,交代道:“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但周瑜其人,自从东吴基业回归,便带兵在外,不常接触。也许,这个孙策看重的,和他一起赤手空拳打下江山的人会说出他内心的想法。
    但是,他却还没有赶回柴桑。
    算算日子,也快了吧。
    在此之前,当然,胡闹什么的,也由着他们。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