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第十七章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834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将军真的如此薄情?”春娘叹着气,捡起折扇双手捧上前。
“我是他的奶娘。我家……人,为思恋将军,形销骨立。这一别,天涯地角,不知何时才能再见,将军就不留一个可以回想的纪念么?”
“不……我……”赵毅惊恐地后退着,“不行……”
“将军何必在意世人的眼光?”
“不是……”
“那是为何?”妇人手捧折扇,咄咄向前。
“不是的……”他慌乱的转身就跑,丢下雪龙,丢下在一旁摸不着头脑的文才,徒步在雪地上飞奔而去了。
终于到了要离开帝都的那一天了。旌旗飘扬,锣鼓喧哗。眼前一切,浑然似梦。
赵毅骑在马上,和亲的队伍壮丽漫长,从城东蜿蜒到了城南。满街看热闹的人,沿街的茶楼酒肆、甚至树上都是人。人们笑闹着,好奇地看着他们。
赵毅实在是有些累了。他已经好几天没有好好睡觉了,但是新的甲衣衬得他英武威仪,仍是引的满街少女瞩目。
胯下的雪龙今天也被盛装打扮了,配着饰有黄金的马鞍,彩色的花穗。哦,这样的装扮,怎么能翻山越岭呢?一出了城门,就要取掉了。还有这身铠甲,炫目但是华而不实,到了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匈奴,怎么挨得过去呢?幸好母亲为自己备好了御寒的衣物。自己不带文才一起去,他还跟自己闹了好几天的别扭呢。直到临出门,才双眼红红的来送自己。
文才小自己一岁,是管家的儿子,自己一直当弟弟对待。这一路,艰险无比,怎么舍得带你上路呢?
他想着,叹口气,却不经意的在人群中发现了他。
邵宁。
瘦了好多。正伫立在临街的二楼窗口。
他安静的,绝望的看着自己。雪龙也停了下来,居然不走了。
他们就这样,一个楼上,一个楼下,呆呆地相望着。
走在前面的子都发现了赵毅的异常,惊讶地回头看。人群也有了新的骚动。
终于他拨转马头准备走了。
“毅哥哥!”那人叫了一声。声音好像裂帛一样清脆、哀婉。
他下意识地转过头,脸色惨白的看过去。
只见邵宁丢了一样东西下来。
他下意识地伸手接住,那扇窗户关上了。已经看不到那个人的样子了。看不见他春水一般的双眼,被自己无数次亲吻过的双唇,拥抱过自己的双臂。听不见他再叫一声“毅哥哥”!
赵毅缓缓展看手中的折扇,金色的扇面上落满点点泪痕,在阳光的照耀下,一片水光粼粼。
周围的人都艳羡的叫好起来。他们什么都不知道。只以为一名少年将军奉命护送公主出塞,而一位美人,饱含眼泪地将定情信物抛给他
子都看见赵毅将折扇纳入怀中,脸悄悄地撇过一边,那莹莹热泪,不堪重负般地滚落而下。
啊,这么年轻,就有这样难分难舍的情人了吗?子都继续策马向前,装作没有看见。
和亲的队伍终于在傍晚时分走出了城门。又行进了五里,恰好走到第一次和你亲热的小树林。队伍停了下来,换下盛装,半个时辰后,队伍简装而行,要赶在晚上到达驿站休息。
行得更远了。望不见城墙。要走到没有你的地方去了。穿州过省。路途漫漫。满腔的热血,都被你在楼上的目光冲谈。意兴萧索。
走的更远了,行进的队伍中有人开始在唱歌。行走在荒野中,浩无人烟的地方,唱歌的人更多了。偶尔还听见公主在马车中抚琴,怕是也无趣得很。
今天打退了一股山贼的侵扰。真不知道区区五百山贼,哪来的自信挑战拥有三千武装的正规军护卫的和亲队伍?
战斗只是一瞬间的事情。车队后面公主的马车还没有接到遇险的通知,就已经结束了。
大家早早的休息下来。崇山峻岭,大家一边聊着天,一边生火煮饭。公主也心情很好地被侍女簇拥着走下巨大的马车。
太远了,根本看不清长相。子都扭头看去,见到赵毅正坐在一块石头上——他出了城门后就是这样一句话也不说,原本很开朗的人,突然沉默寡言起来了。
公主和侍女们嬉闹着开始弹琴,很普通的曲子。看来公主的品味也不过如此啊。
但是赵毅却开始跟着拍子唱了起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
他的节奏根本跟不上拍子,反扰的琴音一阵乱。但是他声音凄楚,十分动听。
渐渐的,一起哼唱的人多了,他反而住嘴了。微笑着看着众人,好像才活过来一样。
真是少年心性。子都又忍不住笑了。遥想自己十七岁那年,只顾和同伴策马玩闹,一心想着上阵斩将杀敌,哪有这样的百转柔肠呢?
第四个月,长长的和亲队伍终于挪到了国境,两千的护卫军辞别了公主和和亲的特使原平大人以及两位副将领。
原平大人看着他们远去的身影,叹了口气道:“接下来的路,恐怕更艰难了。”
赵毅和子都都点点头。但这也是预料中的事。剩下的一千人中,护卫军只有八百人,还有两百人都是工匠、乐师和侍女、太监之类,根本没有战斗力的。
这也是虞侯选择北山将军之子北羽子都来护卫的原因。只要看到他的旗帜,小股的匈奴是不敢来侵扰的。而大队进攻,即是对帝国的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