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437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回到青楼,来不及进房门就被云岫堵在走廊。
她悠悠然摇着扇子,啧啧道,“我的好公子,你对景裕王爷是来真的?竟连真容都给他看了去,看来你离开的日子也不远了。”
我只能苦笑:“若是我也离开了这地方,你岂不是寂寞死?”
“这里本来就是个来来去去的地方,看得多了,又何必为之难过?你们走了,自然有更多的姑娘公子来。”
“洛玉不是别人,怎么能相比呢。”拍拍她妆容精致的脸颊,我顾自回房去了。
身后传来她细不可闻的叹息。
关上房门,四周无声,连楼下大厅的火树银花之音也被拒之门外,不扰我心。
在渐渐暗下来的黑夜中,伸出手,看着自己的掌心。
这里面没有宿命,也没有永恒。
不日之后,听闻京师发生谋反事件,原来是先帝的皇叔泰安王爷耐不住寂寞,造反了。
本来就是如此,皇帝的位置是注定不会空太久的,很多人都排队等着,有本事的就立刻黄袍加身,没本事的就一命归西。皇位之争素来是一个王朝最激烈的内斗,其严重性远比一个皇帝的后宫不和所闹出的逼宫之灾要深远得多,有时候,一个王朝国祚的历史会因此改变,或者一个强国极有可能从此走向衰弱。
说起泰安王爷的谋反之事,其实京城中很多官员都不陌生,甚至连凤眠的百姓都不会觉得奇怪。因为他想造反已经想了很久,这个反造的几乎是人尽皆知。
先帝在世时,因为敬重泰安王爷的生母孝容太妃,因此对他的不敬行为多有包容,从未追究,及至先帝驾崩,理应是太子继承皇位,奈何小太子年岁尚幼,不能理政,加之本朝曾有兄殁弟继的先例,所以先帝的亲弟弟景裕王爷便是目前最为合适的人选,只是朝中派系争斗激烈,彼此相持不下,才令景裕王迟迟不能登基,给了泰安王爷一个绝佳的机会。
忍无可忍的泰安王爷,回想起自己这么多年的一事无成,难免心中抑郁,当年自己的兄长过世,自己没能坐上皇位,如今自己的亲侄子亦驾鹤西去,自己仍然不能继位,心中愤慨可想而知。
所以他排除万难,终于光明正大造了一回反。只可惜天不助他,不知是他时运太不济,还是资质太愚钝,叛军起乱第三日,便被祈琅卿所灭。
街头巷尾许多说书先生,将镇压叛乱之事诉说的绘声绘色,娓娓动人,仿佛那是他们身历其境,亲眼目睹一般真实可信。坊间许多人也纷纷感叹,泰安王爷真不容易啊,憋了这么多年终于造反了,真是皇帝不急急死太监。
泰安王爷在史册上留下的头衔,只是个可怜的阴谋家。
叛乱之后,朝中很多人都意识到,皇位空悬是件很危险的事情,且不说兵败身死的泰安王爷,还有西南北三路虎视眈眈的藩王,也使如今的朝廷犹如芒刺在背,寝食难安。
景裕王登基一事,刻不容缓。
半月之后,新帝登基。
百业俱兴,万象如初,求千太万,世历三古。
一朝国祚,在世百年,不洗青简,以四海之广,兆民之众,一国独霸,力以拒天。
君王固知,裁群物,制庶事,非名不著,非器不形。武者,不慧也,天下以智力相雄长,遂使圣贤之后为诸侯,社稷不泯,生民不累。
故世人皆赞,吾皇圣明,德行有芳。
昔日的祈琅卿,如今已是受万民拥戴的新帝,而辅佐有功的陌少一,自然加官进爵,风光无两。
而且听青楼的客人说,陌少一成亲之日已近了。
因为叛乱和登基而延误的这对举国钦羡的璧人,终于要结百年之好。
知道这个消息之后,我问半夏,“陌少一要成亲了,你怎么办?”
半夏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你怎么办,我就怎么办。”
我几欲晕倒:“他那么喜欢你,如今你却无动于衷?”
“我那么喜欢你,你可有所回应?”
一句话,堵得我无言以对。
情爱两字,说到底不过是一个人的事情。唯有你情我愿,方能天长地久。
否则一厢情愿,爱便成尘。
但是那一晚,半夏便喝得满身酒气闯进我的房间,把我摁在床上不肯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