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金华电视 第三十三章 呈献五彩缤纷世界的人们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3121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云山雾海,惊涛拍岸,新千年的一缕阳光透过层层云雾照耀在大盘山上,撒向万物复苏生机勃发的浙中大地。
大盘山不仅见证了金华悠远的历史,还目睹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宠儿,金华广播电视的诞生和成长。
伴随电子科学技术的进步,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诞生了黑白电视,到了四十年代彩色电视又相继登场亮相。赶乘世界科学技术进步的潮流,中国在1958年开始试播黑白电视,到了1975年彩色电视也相继在大中城市展现迷人的风采。金华地处浙江中部,城北有一座平地突兀逾一千三百多米的北山,大盘山雄踞北山之巅。金华北山的地缘优势,铸就了在此建立起金华第一座电视调频广播发射台。1971年9月27日在金华北山1248高地,首次实现了电视转播,1975年5月1日第一次用工业电视摄像机打出《金华电视台》台标,试播了电影《地道战》,催生出金华电视台。金华广播电视处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上,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光辉洗礼,更加灿烂辉煌。
广播电视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成果,是一项惠及子孙后代的事业。从广播电视前瞻性的覆盖网规划,到建成投入使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经过一次次修订来不断完善,几代代人的共同努力来把它推向光辉的未来。广播电视的播放和接收技术正在经历飞速发展和提高的过程。我国早期开播的电视频道使用的是低频道:北京电视台二频道、上海电视台五频道、浙江电视台二频道、金华电视台二频道。早期生产的黑白电视机,也只能接收一至五频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说到底还是当时的电子技术尚未发展到今天这样的高水平。我国电视起步阶段,半导体晶体管和集成电路还未广泛应用,黑白电视接收机都在使用电子管,设置接收一至五频道。当时的电视发送设备的制造也还处于起步阶段,在低频道技术上比较成熟,而在高频道的电视发送设备还处于研制攻关阶段。由于这些综合因素决定了我国早期开播的电视台无一例外都选用在低频道。
几千年来,从烽火报信、快马传书,到发明电报、电话、广播电视覆盖网、互联网,人们追求完全的时空通信自由的努力从未停止过。利用无线电波恰恰是为获得这种自由的技术手段。根据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规则》,电信定义为利用有线电、无线电、光或其他电磁系统对于符号、信号、文字、图像、声音或任何性质的信息的传输、发射或接收。无线电通信是使用无线电波的电信。无线电波定义为频率在3000兆赫以下,不用人工波导而在空间传播的电磁波。作为传输载体的无线电波都具有一定的频率和波长,即位于无线电频谱中的一定位置,并占据一定的宽度。无线电频谱一般指9千赫至3000兆赫频率范围内发射无线电波的无线电频率的总称。
无线电频谱是一项宝贵的稀缺资源,属国家所有。国家对无线电频谱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开发、科学管理、有偿使用的原则。为了加强无线电管理,维护空中电波秩序,有效利用无线电频谱资源,保证各种无线电业务的正常进行,制定了有关无线电管理条例,国际上还签订有相关协议,进行频率分配和功率限制。根据国家广电总局行业标准规定,我国电视占用频率带宽为5~1000兆赫。其中,5至65兆赫为上行频段,65至87兆赫为过渡频段,87至108兆赫为调频广播频段,110至1000兆赫为模拟电视、数字电视、数据业务频段。在111至167兆赫频段设置了增补1至7频道,在167至223兆赫设置了电视6至12频道,在223至463兆赫设置了增补8至37频道,在470至862兆赫设置了电视13至56频道,其中在566至606兆赫设置了增补38至42频道。每一频道占用8兆赫频带宽度。规划是从无线电资源的分配和有效覆盖二个主要方面来综合考虑的。一切无线电通信、广播、电视、雷达、导航系统,都是利用无线电电磁波来进行工作的。在同一个覆盖区内同频的无线电波就有可能发生相互干扰,为此要错开安排工作频道。
电磁波传播的物理特性决定了频率越高,它的波长就越短,绕射能力就越弱。中波和短波无线电广播,处于频率低端,传播距离就远。电视和调频广播的频率分配在超短波波段,主要在视距范围内传播。特别是分米波电视的绕射能力更低。光波也属电磁波,只是处在更高频率波段内。电视发送的过程,可比喻成在电视发射塔上安装了一只大功率的照明灯泡一样,当光束投射出去,能够照亮的地方,就是视距覆盖范围,都能接收到电视。发射功率越大,天线的高度和增益越高、传输路径上的物理特性越有利,则传播得越远。电磁波本来是以点光源的形式全方位辐射出去的,自然也向头顶的天际间辐射。我们不希望将有用的电磁波能量白白浪费在头顶上茫茫的宇宙天际间,于是将天线设计、加工、安装成可以控制无线电波的能量和传播方向,把一个球面波,压缩成一个圆饼状场型,让电磁波能量按照人们的意愿进行传播和覆盖。有时候还用上强定向的微波抛物面天线和多单元的振子天线,将无线电电磁波聚焦成一束,如同探照灯那样发射出去。当然天线是可逆的,既可以用于发送,也可以用作接收。地球是个球体,随着距离的延伸,地面呈现弯曲,这就是所谓地球曲率。为了克服地球曲率的影响,尽量提高发射天线的高度,于是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建起高塔或将发射台建在高山上,都是在想方设法克服地球曲率的影响,扩大有效的覆盖面。
1982年秋季,浙江省广播电视厅(局),在宁波召开了全省广播电视规划工作会议,省厅(局)的领导有张明山、黄舜寿、俞育龙等参加。这次会议是根据中央广播事业局(广电部)的要求,在全省进行统一的广播电视规划。金华地区由新到任的毛根芝局长带队,我和各县(市)分管技术的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了这次会议。史称这是一次关系浙江省广播电视中长期发展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会议传达了中央关于广播电视的中长期规划的方针和技术政策,针对浙江省的实际情况,研究落实广播电视的中长期规划。
我国的广播电视覆盖网由卫星、地面、有线三张网组成。当时正在启动地面广播电视覆盖网的规划和建设。米波电视设置十二个频道,资源十分有限,早已被大中城市和骨干台率先使用了,无线电中短波广播早已拥挤不堪,这就加速启动分米电视和调频广播的进程。广播电视工程技术人员,在进行广播视的覆盖网规划作业进程中,借助于不同比例尺的地图,主要是五万之一的地形图。一张张地形图拼接起来,它包括金华地区十一个县市和周边地区。这种大比例尺地形图,它比较精确详细地标示出地形地物的相对位置高低远近和大小。在地形图上找到了金华北山1248高地。现在以它为基准点,以它的正北零度方向为基准线,每隔45度划分出一条又一条幅射线。在辐射线通过的路径上,将距离与高程的变化标在一张张含有地球曲率的崎岖度计算图纸上,进行电视通道剖面图的描绘,计算出它有效覆盖区。金华地区所辖的衢州、江山、常山、开化、兰溪、浦江、义乌、东阳、磐安、永康、武义、金华,从1982年10月至12月,在各县市广播电视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100瓦至10千瓦分米波电视规划,上报浙江省广播电视厅,1986年经广播电影电视部批准正式下达执行。接下来在1983年上半年,完成了金华地区10瓦至50瓦小功率电视的补充规划,以满足县城和乡镇建立电视差转台的需要。调频广播规划于1987年3月28日完成,1993年浙江省广播电视厅转发了广播电影电视部批准的全国调频广播覆盖网规划。
电视和调频广播在无线广播领域是后起之秀,是一支工作在超短波波段的现代化劲旅。这支劲旅的神奇勇士们在人们不知不觉之中,飞越云山雾海,穿过莽莽山林,撒向平原旷野,奔向城市和乡村,进入千家万户,将五彩缤纷的世界带给人们,让欢乐的时光伴您度过每一天。
万鸟栖息林间,晚霞红遍天际;深夜细语歌声,迎来翌日清晨。广播电视的三张大网已经织成,欣逢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把祖国的欣欣向荣和五彩缤纷的世界呈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