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一章 请见家人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2042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永和宫,正殿偏院。
四阿哥的生辰过去不久,天气逐渐转寒,转眼就要立冬了。上次不但得了四福晋的赏,回来之后娘娘也给了赏,再加上这几个月的月钱,我数数竟攒下四十两银子。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我抱着银子,美滋滋地想:若在宫里安安稳稳地过下去,到放出宫,可能攒下不少银子呢。
“看你那财迷样。”秋君笑我。前两日娘娘随扈陛下去京郊巡视农事,身边只带了采湘、瑞芬、瑞喜三位姑姑。我和秋君算是放了假,闲着无事。
“若我算是财迷,那秋君夜夜枕着银子睡,又算是什么呢?”我不甘示弱,反唇道。秋君顿时羞红了脸,捶打我道:“死妮子,竟然偷看!”
其实我与秋君这般,都是家境贫寒的,怎么不看重银子?若是稍有姿色的,家人只怕还存了攀富贵的想法。只是我身世坎坷,秋君出身又过于低微,我们俩倒都没有存这个想法。只想着安安生生活着出去,再存上些银两贴补家里。
“我想见见我家人。”打闹了一阵,我对秋君说道。宫女按制不可以出宫,但亲人可以来看望。秋君的家人已经来过一趟了。我想趁着这个时间让家里人来一趟,一是立冬之后估计就没有这样的闲日子了;二是这些银子拿回去,家里过年也宽绰些;三是额娘在家待产,也不知道身体如何。
“这是合规矩的,你去芳宛姑姑那里请示,芳宛姑姑会安排人给你家里带信。”秋君道。
既然动了这个心思,我就马上去找芳宛大姑姑。芳宛大姑姑住在前面的那个院子,是单独的屋子。
“和慧有事请见大姑姑。”我轻叩三下房门,道。
一阵脚步声传来,“吱呀”一声,大姑姑打开了门:“进来吧。”
我恭敬地给大姑姑见了礼。大姑姑刚才似正在做女工,她把装布线的小篮子收拾整齐,放到了一旁,然后问道:“有什么事?”
“和慧入宫已有五月,希望能见家人一面。”
“这倒没什么不可,我会安排,你且回去等着。”如秋君所说,芳宛姑姑并未为难,很快应允了,我再三拜谢了,又奉上敬礼。这是宫里众多不成文的规矩之一。
因为入宫是第一次请见家人,且不确定能不能见到,我自然心情略带焦虑,如此等了两日,姑姑来唤我,竟是我家人已经到了。
宫女见家人的地方,在皇城的边处,从永和宫走,大概走了一个多时辰才到,虽然路途较远,因我思亲心切,脚步不曾放慢一点。姑姑寻了一个太监领我前去,是钟明的同室,叫做金春。因为我和钟明略有交情,平素对我也颇为照顾。
看到那一排小房子的时候,我心里激动起来。金春领着我,走到了掌管此处的太监面前。
“是哪个宫的?”那个太监斜了我一眼,问道。
“永和宫德主子身边的。”金春似乎对对方态度有些不满,声音稍稍放大了一点。
那太监听了之后收敛了一些,摆正了坐姿:“哟,德主子身边服侍的可都是有福人呢。报上姓名吧。”
“那拉氏·和慧,镶黄旗下人。”今春替我报道。
“左排,第十一间。”
金春小声对我道:“你尽管去吧,不要顾忌时间,这边我帮你打发。”
“多谢了。”我感激地对他蹲蹲身,然后迫不及待地去左排寻找第十一间屋子。
甫一推开门,便看见淑英嬷嬷扶着大腹便便的额娘坐在那里,见我进去一脸的惊喜之色,顿时鼻子一酸,差点落下泪来。我告诫自己现在额娘身怀六甲,可不敢情绪激动,强忍着泪意,走了过去。
“和慧见过叔婆、额娘。”我行了万全的礼数,蹲坐在额娘身旁,“叔婆、阿玛、额娘这一阵子可好?”
“好、好、好!家里都好。”额娘摸着我的头,颤声道,“就是不知道慧儿在宫里好不好?!”
我怕额娘激动,连忙握住额娘的手,道:“慧儿一切都好,主子和善,姑姑仁慈,万没受什么委屈。”
额娘也知道自己身子,深深吸了几口气,平静了平静,笑道:“那就好,我想着我们慧儿这么好,主子们必会满意。”
淑英嬷嬷见额娘情绪平复下来,才道:“佐领大人说你被分到宫里德主子那里当差了,又说德主子是最最心慈的了,对奴才颇体恤不说,身边服侍的最后也大都落得好婚配,一再恭喜你阿玛呢。今天来看,虽然瘦了些,气色果真还是不错的,想必没有受苦才是。”
“是的,慧儿不但没有受苦呢”我笑着对额娘道:“还享了不少福呢,月钱、赏赐也很丰厚。”说着,我把收拾好的那一小盒子银子拿了出来,塞进额娘手里。
“这些是我在宫里攒下的,带在身边也没什么用,额娘拿回去吧。”、
额娘吃了一惊,又把盒子塞了回来:“你说这是什么话,女儿在宫中里辛辛苦苦的服役钱哪有让宫外家人拿去用的道理。”
“额娘如今怀着弟妹,女儿在宫里不能在身边侍奉,这已是不孝。唯有这些银子,额娘若用来补补身子,也权当是女儿尽的孝心。”
“我知道你体恤家里,可是你在宫里事情何其多,上上下下都需要打点,况且,”说到这里,额娘转眸一笑:“正有一个好消息告诉你呢:你阿玛上上个月升职了,如今俸银和禄米涨了好多呢。”
“真的?!”我惊喜地问道。
嬷嬷也笑了:“可不是么,你阿玛平时最是勤恳了,早该升了好差事了。现在家里还真是不缺你这些银子,还有个好消息呢,你额娘脸皮薄,就我来说吧:她怀着可是双胎呢。”
见了额娘和嬷嬷,得知家里一切都好,又有了两个好消息,我不由的心情是大好,回去又再次拜谢了芳宛大姑姑,然后又送了金春个装着银两的荷包作为谢礼。若不是他劳心帮我周旋,我也不能和额娘嬷嬷说得那么许久的贴心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