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十二章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750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故事似乎也该到了结束的时候了,耶律舒穆随阿史那?默回到突厥。虽然阿史那?默一直想将他册封为突厥的格尊,可是在耶律舒穆的强烈反对下,最后阿史那?默只能作罢。不过若是真的深爱着对方又怎么会在乎一个可有可无的头衔呢?不管任何时候都紧紧握住彼此的手,不离不弃,这不就够了吗!
宋轩勇与穆伦的爱情始终没能得到他大哥宋轩杰的认可。不过也没关系了,他还是会每隔一段时间就回去看看那个坐在金壁辉的的皇宫龙座上,拥有无上的权利却始终孤独一人的大哥。而反抗无效!认命才是王道!这也是宋轩勇与穆伦对抗了二十年后总结出来的亲身经验。二十年后他已经没力气再与穆伦较量了。
韩风作为随行御医,在一次进攻丸都城时,隋焰军中伏击,为宋轩宇挡下了致命的一刀,死了。孙静因功效卓著被封为异性王,镇守渔阳。而胡明最后升为镇南大将军,镇守南边。
而宋轩宇也在第二次攻打高句骊时受了致命伤,没过多久带着对那个双眸如水般少年的刻骨相思与悔恨交加,死在了高句骊的土地上,与此同时他移栽到五原的野玫却开得分外艳丽,只是他却再也看不到了。
至于隋朝。五年里高句骊仍旧四处联结反隋势力,而五年后宋轩杰终于认识到高句骊是中原潜在的边患,于是隋丽战争遂爆发。隋的百万大军从陆路和海上攻打高句骊,一路破城四五十余座,后来由于隋军前线将领的指挥不当,造成渡过辽河进攻的30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
大业六年,隋政府又置伊吾(哈密)郡共五郡。隋炀帝除向西北开拓疆土外,隋朝大军还向东南进行了一系列开疆拓土的战争,这些战争的胜利使大隋王朝东南的领土疆域扩大到印度支那的安南、占婆(今越南地区)、及台湾等地。在海南岛上分置儋耳、珠崖、临振三郡。北边有五原郡(内蒙后套一带)。此外隋文帝时期已经把强大的突厥分裂成东突厥与西突厥两部,并在和东突厥的战斗中取得胜利。《剑桥中国隋唐史》这样说:“在炀帝全盛时期,西突厥人对他似乎是一个次要问题,一个以少量代价即能为中原帝国所用的累赘。”这也为以后唐太宗取得一系列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以有些现代人看唐朝疆域的看法,隋朝的疆域竟比唐朝大。
即使隋朝在灭亡前,周遍各国也是尊服大隋王朝的。《隋书》记载道:“十一年春正月甲午朔,大宴百僚。突厥、新罗、靺鞨、毕大辞、诃咄、传越、乌那曷、波腊、吐火罗、俱虑建、忽论、靺鞨、诃多、沛汗、龟兹、疏勒、于阗、安国、曹国、何国、穆国、毕、衣密、失范延、伽折、契丹等国并遣使朝贡。”
可是隋炀帝大业年间围绕封爵勋官制度而推行的政治改革,势在打破北周宇文泰以来实施的“关中本位政策”,通过限制、削弱关陇集团的强大势力和影响,以整饬吏政,加强中央集权,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但其政治改革的方案未尽成熟及过急的推进,未能与建立民生顺遂、团结安定的政治局面相结合起来,最终爆发严重的统治危机。
历史上有很多类似隋朝的大一统王朝,如汉、唐、宋等,在王朝末期也经历了隋末的残酷腐朽统治,但是大都能够依靠惯性苟延残喘很长时间。隋朝一度海内一统,繁荣昌盛,却“其兴也忽焉,其亡也忽焉”,原因何在?
回顾历史,隋末,天下地主武装纷纷起兵造反,而以李唐政权为根据地的关中地区最多,关中地区集中了大量的地主阶级上层人物,在地方上势力强大,在社会上声望卓著,在政治上能量很强。李渊在《授三秦豪杰等官教》一文写到,“义旗济河,关中响应,辕门辐凑,赴者如归。五陵豪杰,三辅冠盖,公卿将相之绪馀,侠少良家之子弟,从吾投刺,咸畏后时,扼腕连镳,争求立效”。说明了关中豪强的数量、质量很高,势力强大,在受到朝廷的压迫后,反心尤盛。所以,在统治集团变乱时期,这些豪强,借机起事,纷纷而起。
再看江淮到岭南地区,这些地方原来都是南朝的统治地区,有众多支持南朝的豪强地主,隋朝建立之后,它们大都成为隋朝的异己力量。所以,后来在南方地区爆发了大规模武装反抗隋朝的叛乱,其时,陈之故境,大抵皆反。隋文帝虽然平定了这次大暴动,但是采取的是镇压和妥协结合的方式,很多叛乱头领后来成为了州郡的刺史、县令,所以这股强大的势力并没有被根除,一旦天下有变,这些潜在的力量立即起兵反隋。
灭亡原因简而言之:改革削减了旧贵族的利益,内部门阀政权与皇权竞争,门阀倾轧内部叛乱,且与外部恶势力勾结。
直到唐王李渊带兵攻进了皇宫,隋朝算是凄厉谢幕,开始了另一段历史,也是另一个故事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