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二)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3126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二
众八仙东海蓬莱仙岛会过天下各路神仙以后,在张果老的带领下,向西方的峨眉仙山参加一年一度的“天上人间”蟠桃大会。只见张果老骑着他的小毛驴,一路撒开四条腿,尥着蹶子,欢快的飘飘而来,由于小毛驴走的时间长了,有些肚子饥了,它看到路边庄稼地里绿油油的麦苗,张嘴就啃,把张果老几乎跌下马来,张果老恼怒,扬起鞭子抽了一下。铁拐李看见,不声不响拿起铁拐杖,照着小毛驴后腚上打了一棍,小毛驴负痛,很快的小毛驴“踏、踏、踏”的迈着快步向西飞奔,把其他众仙拉在了后边,也不择路径的急忙赶路,把个白胡子张果老颤幑微的在驴背上东倒西歪,眼花耳鸣,腰酸背疼,只好勒紧驴缰绳,喊了一声“吁”,跳下了坐骑,牵着缰绳,坐在路边的树荫下,抹着满头大汗休息片刻,正在休息舒服的快睡着时,只听见过往行人走着说着,笑着:
“看,老白河搭桥了,多漂亮的一座大桥啊!”
“是呀,这可给我们造福了,过河不用脱鞋趟水了。”人们在诉说着新桥带给人们的快乐。因为生活在白河两岸的百姓们从东岸到西岸有水阻隔,带来众多不便,给人们的生活造成多少困难,现在有了桥,当然人们高兴。
“是的,我们到河西走亲戚也不绕老远的弯子了。冬天过河也不用掏钱坐船了”。有些人在河水上摆个船,你没有钱就别想过河,便以敲诈百姓。
“我们也省了跑路的功夫。那造桥的老木匠真是大好人啊!”任何年代,对于造桥铺路的人、积德行善的人,背后总有好多人要夸赞他们、表彰他们,给他们树碑立传,而是对他为百姓做的好事,彰显其功,以激励后人向他们学习。
在人们七嘴八舌的议论中,张果老大仙听在耳朵里,记在心间,想着这是谁有恁大本事,能把这湍急的白河上面架桥?真是不可思议。
张果老想着,将信将疑的拉起小毛驴就向白河边走来。
白河,是豫西南大地上的一条母亲河,它流贯南阳盆地,从伏牛山向南鱼贯而去,扭动着他美丽的身姿,用它甘甜的乳汁滋润着两岸的大地,养育着方圆几百几千平方公里上的农民,浇灌着万顷良田,使两岸的勤劳子民们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兴旺发达,使繁茂的树林、鲜花、野草怒放在他的两岸,装饰着太平的世界。
但它也有狂怒的时刻,他发怒时,也给两岸的人们带来无数的灾难。特别是每当夏季,雨水过多形成洪流,它就会像狂风一样,像无笼头的野马,羁押不住,浪峰涛涛,汹涌澎湃,肆虐奔腾,冲刷着两岸的良田,破坏着两岸的生态,使鱼龙混杂、咆哮着奔泻直下,夺走了多少生命,冲垮了多少民房,大水过后,留下的是荒年惨景,尸横遍野。
这条喜怒无常的白河,给人们带来幸福,也带来无穷的灾难,对它的是非功过,难以评说。
在枯水期也有二三丈宽,两岸的来往交流受它阻滞,俗话说:“能隔千山,不隔一水”啊。
在某一年的夏天,东河岸周营村的周奶奶有急病,眼看不行了,急得到对岸的蒲山镇去抓药医治,从东岸到西岸近在咫尺,但要趟过二三丈宽的水,虽然水面上有船来回摆渡,但那是要有钱才能坐的呀!
周奶奶的儿子是个大孝子,眼看妈妈不行了,他二话没说,毫不迟疑的向对岸跑去。
“真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夏天有隔路雨,出着太阳下大雨,,真是一点不假,大晴天也会发大水。
就在周奶奶的儿子急急忙忙向对岸跑去的时候,上游北边天上彤云密布,电闪雷鸣,似山倒地塌陷一般的轰鸣声,浊浪排天倒海,汹涌奔腾直泄下来,而周奶奶的儿子想趁机跑过去已经晚了,在澎湃激流中像一粒小泥丸一样,在怒吼的洪水中转眼不见了踪影。它带着泥沙,树木、山石及无数个生灵向他的目标长江上的河水奔涌而去……
同病魔挣扎着,尚奄奄一息的周奶奶听着乡亲们在议论着白河又发“晴日水”的时候,她就想到儿子去了这么长时间为什么还没有回来?
乡亲们安慰她说:“你别急,一会就回来了。”但也掩饰不住的悲痛,在失声中,老奶奶知道了也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当时眼睛一瞪,咬着牙,摔着头,心神烦燥不安的气绝身亡了。
周奶奶是位“名人”,在周围十里八村中,用她的土单验方救活过多少大人小孩的命,不管天阴下雨,也不管天黑地冻,她是有求必应,多少垂危的生命,在这个心底慈善、使用着这些原始的办法技艺,给这一带的村民们带来福祉,而她自己却无力回天;但人们永远记着这个小脚老太太为人类作出的件件好事,念着她不灭的精神,把她的功劳永远留在了人间……
一位银须皓首的老者,在修好赵州桥,桥通路畅,人们无比欢呼雀跃之际,他又携着他的工具,寻径问路来到这白河岸边。他打听着问:“听说周村有个周孝子,为了他妈而被大水卷走了,有这事啊?”
“啊!有,有,就在前边,那可是个好人,特别是老奶奶,七八十岁的人还不辞劳苦的为乡亲们挖药治病、扎针去邪,推拿正骨,他办的事可多了。”人们无不伸大拇指夸着,骄傲的表扬着。
“人是好人,但命不好,老天不长眼”,也有人叹息着、心疼着。
“咱这白河上要是有座桥,每年就不会死那么多人。”也有人愤愤不平的抱怨着。
“我给你们修个桥怎么样?”老叟说着话,征求意见似的。
人们听说这个老头要给他们造桥,大家奔走相告,无比激动。但也有看到这个老头骨瘦如柴,能有这个能力吗?就在人们怀疑的同时,只见他把东西放在周营村的寺庙里,又有不少的青年农人们前来搭手帮忙,挖土放树,打桩解木,热火朝天的干起来了。
在乡亲们的帮助下,一个多月的时间,一座漂亮结实的大桥,拱垮在白河两岸,东头架在黄山的的脚下,西头担在应山的东麓,中间两孔,以泄水排涝,上边的栏栅还雕刻着水族馆的鱼鳖虾蟹,天堂里的仕女美景。朝北迎水的一大版是“龙官献宝”,南边出洪水的版上是“百鸟朝凤”。人们在锣鼓的响声中,在鞭炮齐鸣的庆贺声中,人们来往于白河两岸,畅通无阻,欢声笑语中,无不称赞着老木匠的手艺高,然而谁也不知道,他就是德高望重、名震天下的木匠——鲁班爷。
当张果老听说白河上有人造好一座大桥,看着来往行人笑逐颜开的欢喜劲,他掐指一算,嘿嘿一笑,说:“是你这个老东西在此献丑啊!”他就有意要捉弄一下鲁班爷,给老木匠开个玩笑。
倒骑在小毛驴上的张果老,以他滑稽的动作引得路人哈哈大笑,但他看那皓首白胡飘在胸前,墩实体壮、眉骨突出、筋肉分明,手拿工具,还在桥上这里看看那里敲敲,修理着自己不满意的地方。张果老就知道这便是响彻白河两岸人们口中的老木匠时,马上也引起自己敬佩的心情,随即顺着驴屁股下来,打躬施礼的上前叫了声:
“老师傅,辛苦了。”并双手揖礼,一躬到底,态度非常诚恳。
老木匠听到这嗡嗡清脆的说话声,猛抬头看见一位仙风道骨、银彤飘洒、双目朗朗、体格魁梧的道人打扮的老者,只见他右手拿长拂尘,左手牵着毛光锃亮的小毛驴,突然想他不是一般的人,随赶紧双手抱拳,鞠躬下拜,并谦逊的说:
“不知老神仙驾临此地,欢迎来迟,望老神仙莫怪。”
张果老哈哈大笑,说着谦卑的话,又指着两岸被挖土修河堤修桥,造成地势沉陷水塘阻塞四溢的水流,挖的大坑,直接影响着人们的交通和生产,说道:“木匠师傅,你的桥修的好,你的石碑刻在了人们的心头,谁不称赞你?两岸的人们会记着你的功德的,但你修桥修堤遗留下来的破坏的沃土良田怎么办?”
老木匠听了张果老的话,猛然抬头四处一看,也不由的一惊,完全怔在那了,像钉子钉一样,他看到坑坑洼洼大片的土地,真有些不好意思了,被张果老说的面红耳赤。
“啊,老神仙,是在下只顾一时,没有考虑周全,我马上弥补过失。”鲁班师傅诚惶诚恐的接受着批评,并且在寻找着解决的办法。又说:
“您老使我无地自容。不想办了好事,也留下隐患。”老木匠自卑实诚的态度,负罪的自责,深深感动着张果老,他也就产生了要和老木匠一样给这里的人们作件好事,把鲁班的缺憾弥补起来。
他手搭额头,从东桥头看到西桥头,一眼望去几十里,地势的形态他全看明白了,而且往西去还有一条没有治理过形成的有点东奔西跑、左右摇晃的年轻河流——潦河,还在肆虐着那里的人民,“我要收服它,让他驯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