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关  第章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5166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留守的娃》
    殷美生
    群山环绕,一条弯弯曲曲的山路旁,10岁的玲玲倚着大树眺望着远方……这是九江第一部由农村小学自编、自导、自演、自拍的校园电视剧《留守的娃》的镜头,该剧日前已在湖口县流泗中心小学拍摄完毕。据了解,该剧是江西第一部反映农村留守儿童的校园电视剧,不久将参加全国中小学校电视台优秀节目展播。
    自编自导自演自拍
    “爸爸妈妈的嘱咐,被长长的电话线隔着;爸爸妈妈的关爱,一年才能盼到一次;每次短短的通话,留给我们的是苦涩孤独的爱。远方的爸爸妈妈呀!你们总是那样匆匆地离去,留下孤独的孩子,别人都叫我留守的娃……”这是电视剧《留守的娃》的主题歌。
    据湖口县流泗中心小学校长李春常介绍,《留守的娃》是该小学根据真人真事为原型而创作的一部反映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的电视剧,真情讲述了留守女孩玲玲的故事。玲玲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她一直与爷爷生活在一起,隔代的教育,使她的性格变得孤僻,成绩很不理想,后来在班主任刘老师的开导和关心下,玲玲变成了活泼可爱、成绩优秀的孩子。
    该电视剧完全是自编、自导、自演、自拍的,剧组演职人员全部由该校老师、学生、家长担任,用DV拍摄,没花国家一分钱,全部是义务投入,前后经过了近一个月的紧张拍摄最终完成,全剧长40多分钟。
    关爱留守儿童是主因
    据了解,流泗镇小学现有学生2300多人,留守儿童就有1589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二。
    校长李春常告诉笔者,留守儿童在学校的比例越来越大,许多孩子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有的学生变得很孤僻,不愿意跟人交往,把自己封闭起来,很孤独,很沉默;还有部分学生没有组织纪律的概念,厌学、逃学的事情经常发生。”
    李春常早就盼望能拍一部反映农村留守儿童的片子,引起全社会关注留守儿童。
    正因为有这样的想法,加上该校又是全省农村电教化示范学校,于是就决定拍摄这样一部电视剧。
    不拘一格挑选演员
    《留守的娃》的剧情是讲述农村留守女孩玲玲的故事。为了找到适合演玲玲的学生,该剧导演、流泗中心小学教师周扬振颇费了一些周折。
    周扬振告诉笔者:“开始的时候,我们想,作为一个留守儿童的演员,最好她本人就是一个留守儿童。这样的话,在剧中能够更好地调动她的感情。”
    经过挑选,最后有11个女孩子成为预选对象,她们中有10个本身就是留守儿童,就一个叫江曼的女孩不是,导演要她们流露思念父母的情感时,留守女童全都哭了,就是江曼没哭。
    周扬振问她为什么不哭?她说“我爸爸妈妈都在家,所以我哭不出来。”
    据了解,江曼是一名很有文艺表演天赋的女孩,导演最终不拘一格用了她。
    周扬振说:“当时我问江曼能不能哭一下,江曼说给她三分钟,三分钟以后,江曼果然哭出来了。所以,我们觉得这个小孩子在这方面还是有天赋的,最后还是决定用她。”
    小演员罢演风波
    一所农村小学师生就这样自演自导起他们的校园短剧,艰苦的拍摄引来女主角玲玲的扮演者江曼的罢演。
    江曼今年10岁,学习成绩优异,做演员是她的梦想,最初她很认真地拍戏,剧组的老师对她的表现很满意,但是,慢慢地她感受到了做演员的艰难。
    江曼告诉笔者:“拍几个镜头要换二十多次衣服,真的很烦,那个时候我就想哭。”
    在一天中午的拍摄中,小江曼突然向剧组提出罢演。“我说我不演了,我就不演了,你怎么说我都不演。”
    当时任凭老师们怎样劝说,小江曼就是不演,后来李春常校长不得不亲自出面做小江曼的工作:“学校为你们这个事,投入了好多人力和物力。学校很重视,如果你现在半途不愿演,那怎么办呢?那责任好大啊……”
    在校长耐心劝说下,小江曼才重新投入了拍摄,随着剧情的发展,小江曼渐渐进入了玲玲这个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
    “(玲玲)本来很优秀,后来变成不写作业了,不跟其他小朋友玩,也不理她爷爷,就知道看电视。我觉得她在那段时间并不是一个好孩子。”江曼说。
    经历那场罢演风波之后,小江曼再也没有表现出不满的情绪。
    全校师生观片落泪
    在很多人看来,做演员不是容易的事,拍电视剧更是专业性很强的事。然而在流泗中心小学,师生们就做了一件自己以前不敢想像的事。
    在拍摄过程中,所有剧组老师与学生都没有想到,他们会有这么大的热情,在拍摄中,由于与留守儿童有太多的情感交流,他们一次次被感动。
    周扬振告诉笔者:“到现在为止,我已经在这个场景里,和小演员在一起哭过不下四五次了。所以江曼老是笑我说,你看你也哭了,其实,我是真正被他们感动了。我们整个剧组人员,都慢慢地被这个剧本的情节打动了。觉得应该用这部片子,去唤醒全社会来关注这些留守儿童。他们的的确确需要更多的关爱。”
    该剧摄像、流泗中心小学教师周小荣告诉笔者,剧本早就写好了。虽然条件很简陋,但他们还是按计划进行拍摄,对于这些外行人来说,那个认真劲一点也不含糊,十几个变换的场景,每一个场景都不容易应付,其中有太多的艰辛。“一次为了拍一个群山的镜头,我们学校几位领导,骑摩托翻山越岭二十多里路,把演员带上去。”
    该剧演员、流泗中心小学教师刘琳说:“在那个大热天里,有时还要穿棉袄,热得受不了。还要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确实是好难。我觉得要做演员真不容易,太难了。”
    流泗中心小学学生朱玉、方玲等几名同学告诉笔者,该剧在学校各班级巡回播出时,所有的老师和学生都被剧情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湖口县《留守的娃》获省级大赛金奖的前前后后
    获悉湖口县流泗中心小学自编、自导、自拍、自演的校园电视短剧《留守的娃》获得江西省第四届中小学校校园电视剧金奖后,近日,笔者带着浓厚的兴趣来到湖口县流泗中心小学采访,刚走进校园门口,就听见该校“小喇叭”广播站正在播放一首充满童趣的《留守的娃》的主题歌,学校全体师生欢呼雀跃,沉浸在获奖的喜悦当中。辛勤的汗水终于换来丰硕的成果,《留守的娃》历时半年之后,终于在江西省教育厅、江西教育电视台主办的第四届全省中小学校园电视剧参赛评比中,在全省100多所中小学校、80多部校园电视片的激烈角逐中脱颖而出,荣获全省中小学校校园电视剧金奖。据了解,这是全省唯一一所获此殊荣的农村小学。
    关爱留守儿童是主因
    一个星期接到父母一次电话,过年的时候见到父母一次,这是湖口县流泗镇上大多数小学生的生活状态。据了解,流泗镇现有小学生2300多人,留守儿童就有1589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二。
    三(3)班张同学,父母在福建打工,她由于想念父母,爷爷教育方法不当等原因,造成成绩下降,上课不专心听讲,衣衫不整,原本活泼可爱的小姑娘也变得沉默了。班主任刘老师通过与她谈心、家访,找到了症结所在,刘老师就把张同学带到自己家里,为她洗脸、梳头,为她过生日……通过刘老师得关爱,张同学又变了,上课认真了,成绩提高了,和同学们又说有笑了。这就是《留守的娃》中玲玲的现实生活原型。
    花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流泗镇中心小学自编、自导、自演、自拍了九江市第一部电视短片《留守的娃》,题材就来自生活中最普遍的现象留守儿童。《留守的娃》全剧片长40多分钟,真情演绎留守儿童的故事。该剧以真人真事为创作原型,真实反映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种种问题。剧情真情讲述留守女孩周玲的故事。周玲的爸爸妈妈常年在外打工,开始她对父母很不理解,性格孤僻,成绩很不理想,后来在老师的开导关心下,周玲变成了活沷可爱、成绩优良的好孩子。
    事情的起因是一个任务。湖口县仪电站布置给湖口县流泗镇中心小学一个任务,要求他们拍摄一部电视短剧去参加全国中小学电视短剧比赛,题材自定。拍什么呢?学校几位行政老师一商量,很快就确定了主题——留守儿童,这是一个在当地再普通不过的主题。周扬振老师估计在整个流泗镇,留守儿童的比例要占到66%左右,差不多是三分之二,在某些村级小学,几乎占到了90%多的比例。确定了主题之后,当时还在流泗镇中心小学任校长的李春常写了初稿。
    剧本的修改由学校的几位行政老师完成,其实他们都没有经验,不知道剧本该怎么写。周扬振由于此前有为学生辅导演讲的经验所以被任命为导演,担任摄影的是学校的副校长,还有担任后勤的老师,管理道具的老师,就这样一支简单的拍摄队伍就形成了。演员也是从学校里挑的,周扬振从学校里挑了30多名学生参加演员选拔,对他们说:“你们当中谁能被选中做演员的话,就是我们学校的佼佼者。”试戏用的是这样一个场景,要求小演员们在思念父母的时候流下泪来。一开始的效果并不理想,孩子们都没什么反应,周扬振只能拿出辅导学生演讲的手段来引导,问了些问题:“爸妈是什么时候出去打工的?”、“这么长时间你们想不想他们?”学生们低头沉思着,然后吐出一个字:“想。”接着,他们都哭了。
    最后选择的小演员是四年级的学生江漫漫,其实她并不是一个留守儿童,没有爸妈离家的感受,她还曾说:“我爸妈在家,我不哭。”但是她在所有孩子中表现最自然,所以最后就选定了她。
    “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在穿着上就很不一样。”周扬振说。由于父母不在身边,所以留守儿童的生活都以自理为主,而且基本上都是隔代监护,由此带来的问题是溺爱程度比较深。“我觉得学校留守儿童工作要体现两个字,爱心。很多的名人都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所以在这点上,我们就觉得这个老师的爱应该去代替孩子的母爱,老师应该用母爱去关怀每一个留守儿童。正是因为有了这种信念,所以我们在拍摄过程中还是后续的工作中,都有了一种精神力量在支持着我们。”
    留守儿童性格孤僻是该校在平时的学生工作中注意到的一个现象,“他们一般不太喜欢和别人说话,即使内心很想念父母,非常痛苦,也不愿和别人说。他们能跟谁说呢?跟同样的留守孩子说?只是他们都还没那么成熟,不知道如何宽慰别人。跟非留守孩子说?那就没有共同语言。回家和爷爷奶奶说?不知道从何说起。”不知道对谁说,不知道如何说,于是留守儿童选择了沉默,所表现出来的情况就是他们在人际交往上差强人意。“这些小孩子内心世界封闭,出于害羞的感觉不太愿意和别人说自己的感受。”据介绍,九江电视台的记者去学校做采访,学校介绍了一个曾经在诗朗诵比赛中表现不错的男学生接受采访,结束之后,记者有点困惑:这个孩子根本就不会说话,因为即使问他“读几年级,父母在哪,想他们吗”等简单的问题都很难得到答案。
    如果问那些留守儿童“你想要什么”,可能得不到回答。但是学校里其他老师都知道,他们最大的需求是关爱,因为他们恰恰缺少这些。父母在外打工很忙,很少会打电话回家,即使有时间打电话,也要考虑到电话费,而且父母很多时候并不在意,往往注意不到孩子的需求,电话中可能只是简单的几句“听话吗?乖吗?”然后就很快挂断了电话,孩子们和父母没有好好沟通的机会。
    孩子们独自在家,虽然有爷爷奶奶照顾,但很多时候还是需要自己料理生活,让学校老师感到残酷的是他们需要一下子就长大,这种成熟的过程比别的孩子来得痛苦。他打了一个比方:就像一棵野草,没人浇灌也要长大,即使是在草丛、树林中也要成长。老师们都觉得这不是成长,是心理成熟的过程,是被逼出来的,而这种在远离父母,由隔代教育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成熟,究竟是否是真的成熟,还得打上一个问号。
    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留守的娃
    留守的娃成功拍摄完成后,引起了有关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掀起了关爱留守儿童的高潮。而今,湖口县成了全省唯一的国家级留守儿童研究基地。市县有关部门领导多次来到该校指导这项工作,原团省委书记钟志生亲临学校进行调研留守儿童工作,他观看了该校自编、自导、自拍、自演的《留守的娃》电视短片后,高度赞扬地说:这部电视片子拍得很好,很感人,很有震撼力,很能激起人们内心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之情。《江西日报》、《江南都市报》、《上海晨报》、《九江日报》、《浔阳晚报》、《九江电视台》、《新浪网》、《新华网》等媒体都相继作了报道,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和共鸣。
    加强留守儿童管理
    《留守的娃》成功拍摄完成后,流泗中心小学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和计划,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对全镇留守儿童进行了摸底排查,把留守儿童姓名、年龄、家庭住址、家长去向、联系电话都详细记载,从思想状况、学习情况、心理健康、身体状况、行为习惯等方面,全面了解掌握每个留守儿童的情况,班主任及时将有关情况通报给家长。学校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在本学期开办了“小喇叭”广播站和“知心姐姐”信箱,许多留守儿童在广播中展现了自己的才能,解决了留守儿童学习、生活、情感等方面的问题,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让学生认识自我、快乐地生活,健康地成长。
    笔者在谈到学校在今后的打算时,校长熊论华告诉笔者,下一步学校将设立一个留守儿童亲情家园,通过网络视频让留守儿童与亲人在网上见面,但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经费,想通过媒体得到全社会的支持和帮助。他说,留守的娃这部电视剧只是一部校园电视剧,只能在校园内部播放,学校希望能寻求电视剧制作伙伴。把这部电视剧推荐出去,他们盼望有一天这部电视剧能走出校园,走向全国。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