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同行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4015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烤鱼的余香似乎还萦绕在齿间,夜晚的凉风却已带来了散场的讯号。五人站在霓虹闪烁的街口,意犹未尽地商量着怎么回家。
“我叫的车到了,先走啦!”徐妮晃了晃手机,她家司机一如既往地高效。她拉开车门,优雅地坐了进去,摇下车窗对大家挥挥手。
“我家方向跟徐妮顺路,蹭个车。”周涵笑嘻嘻地也跟着钻了进去,隔着车窗喊道,“F5第一次团建圆满成功!下次再约!”
祝逍然双手插在裤兜里,姿态闲适:“我家的车应该也快到了,就在前面路口。你俩呢?”他看向周明轩和陈婧。
周明轩很自然地接口:“我走回去就行,不远。”
陈婧几乎同时轻声说:“我坐公交。”
祝逍然那双善于发现“情况”的眼睛在两人身上滴溜溜一转,嘴角勾起一抹了然又促狭的笑意,但他没点破,只是挥挥手:“成,那我和两位美女先撤了。班长,陈同学,路上小心。”说完,便迈着长腿朝路口走去。
一时间,喧闹的街边只剩下周明轩和陈婧两人。夜晚的静谧似乎被放大了,一种微妙的、混合着些许尴尬和莫名期待的气氛在空气中弥漫。
“你坐哪路公交?”周明轩率先打破沉默,侧过头问她,语气随意得像是在讨论一道习题。
“16路。”陈婧回答,目光落在不远处的公交站牌上。
周明轩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亮光,他笑了笑,语气带着点恰到好处的惊喜:“16路?那正好经过我们小区门口。我也往那个方向走,顺路,一起吧?”
陈婧的心跳漏了一拍。同路?她抬眸看向他,他脸上的笑容坦荡而自然,仿佛这真的只是一个巧合。她找不到理由拒绝,也不想拒绝,只能轻轻“嗯”了一声。
两人并肩走在人行道上,初时是沉默的。路灯将两人的影子拉长、缩短,又交叠。车辆驶过的声音,远处商铺隐约的音乐声,构成了夜晚的背景音,却更衬出他们之间的安静。陈婧能清晰地听到自己有些过速的心跳声,手指不自觉地蜷缩在校服外套的口袋里。她感觉身边的周明轩存在感太强,他均匀的呼吸,他偶尔随着步伐轻轻摆动的手臂,都让她有些莫名的紧张,却又夹杂着一丝难以言喻的、隐秘的6愉悦。
在一个十字路口,他们停下等红灯。陈婧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极快地瞥向身侧的周明轩。他正微微仰头看着对面跳动的数字,路灯的光线勾勒出他清晰的下颌线和挺拔的鼻梁,神情专注。她立刻收回视线,盯着自己的鞋尖,感觉脸颊有些微微发烫。这种紧张又带着点甜丝丝的感觉,对她而言是陌生的。
或许是察觉到了这份沉默的尴尬,周明轩主动开启了话题,声音温和:“陈婧,你之前说你是青溟人,对那里应该很熟吧?我一直听说青溟风景很美,尤其是海。”他没有问及她转学的具体原因,而是选择了一个安全又与她相关的话题。
提到曾经住了很久的地方。,陈婧紧绷的神经稍微放松了一些。她点了点头,目光望向远处虚空的一点,仿佛看到了那片熟悉的海:“嗯,青溟……是靠海的。”
“我还没怎么去过真正的海边呢。”周明轩的语气里带着恰到好处的好奇和向往,“那边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或者……有什么好吃的?”他巧妙地引导着,将话题从风景延伸到了更具生活气息的美食上。
这似乎触动了陈婧内心某个柔软的角落。她沉默了几秒,像是在组织语言,然后轻声开口,声音比刚才柔和了许多:“青溟有座离岛,叫望汐岛。去那里要坐半个小时的船。”她的语调渐渐有了起伏,“岛不大,但很安静。我……我以前心情不好的时候,常常一个人坐船去岛上。”
周明轩认真地听着,目光落在她的侧脸上。他注意到,当她开始描述那片海时,她原本有些清冷的眉眼,似乎染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
“岛上没什么游客,只有一个小渔村和一片很长的礁石滩。”陈婧继续说着,嘴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我喜欢坐在礁石上,听海浪拍打石头的声音,哗——啦——,哗——啦——,一遍又一遍。那个声音……很大,好像能把心里所有乱七八糟的念头都冲走,听着听着,心情就会慢慢平静下来。”她甚至无意识地模仿了一下海浪的声响,那瞬间流露出的稚气与她平日的样子形成了迷人的反差。
周明轩看着她,心头微微一动。他仿佛看到了那个独自坐在礁石上,听着海潮声安抚自己的少女。他看到了她眼中闪烁的、一种他从未见过的灵动光彩,那是对一片土地、一段记忆最深切的眷恋。
“听起来很棒。”他由衷地说,声音放得更轻,生怕惊扰了她此刻的回忆,“那美食呢?靠海的地方,海鲜一定很出名吧?”
“嗯。”陈婧点了点头,这次,一个浅浅的、真实的笑容在她脸上绽开,随着这个笑容,她脸颊上两个小巧的梨涡清晰地浮现出来,像盛满了月光,让她整个人都变得生动明媚起来。“青溟的海鲜……很好吃。特别是清蒸的海蟹,肉很甜;还有那种用小葱和酱油简单烧一下的蛤蜊,特别鲜;冬天的时候,用一种叫”雪菜”的咸菜烧黄鱼,汤汁都能拌饭吃两碗……”
她娓娓道来,语气里带着一丝的自豪和怀念。周明轩没有打断她,只是专注地听着,目光始终停留在她的脸上。他看着她因为回忆美食而眉眼弯弯,看着那对可爱的酒窝随着她的讲述若隐若现。他发现,卸下心防、谈论着自己喜爱事物的陈婧,原来是这样的——生动,鲜活,带着一种不自知的吸引力。这与他印象中那个沉默、疏离、甚至有些倔强的副班长,截然不同。这种发现,让他心底涌起一种难以名状的、混杂着怜惜与探究的情绪,想要了解更多。
不知不觉间,两人已经走到了小区门口。这是一个有些年头的住宅区,没有气派的大门,只有一道朴素的铁艺门和旁边挂着“XX苑”字样的牌子。小区内的楼房都不高,外墙爬满了生长茂密的常春藤,在夜晚的灯光下显得静谧而安宁。入口不远处有个小亭子,虽然天色已晚,依稀还能看到亭子周围有老人在慢悠悠地散步或坐着闲聊。小区的绿化做得很好,高大的香樟树投下浓重的阴影,花坛里种植着应季的花草,虽然地段处于城市中心区域,但内部环境却有种精致小巧的安宁感。
“我到了。”陈婧在门口停下脚步,轻声说。
“嗯,我也到了。”周明轩笑了笑,“没想到我们住一个小区,还挺巧的。”
“是啊。”陈婧应道,心里却觉得这巧合似乎带着某种说不清的意味。
短暂的沉默后,周明轩像是忽然想起什么,从口袋里拿出手机,动作自然地问道:“对了,我们加个微信吧?方便以后拉个F5的群,而且班里有些事,联系起来也方便些。”这个理由听起来合情合理,让人无法拒绝。
陈婧的心跳又快了半拍。她迟疑了一下,还是从书包里拿出了自己的手机,调出了微信二维码。周明轩扫了一下,发送了好友申请。陈婧看着屏幕上跳出来的那个昵称简单、头像是篮球明星的好友申请,指尖微颤地点了“接受”。
“好了。”周明轩看着她手机上显示的已添加成功的界面,笑容加深,“那……周一见?”
“周一见。”陈婧点了点头,转身走进了小区。
周明轩站在原地,看着她纤细的背影消失在楼宇间的阴影里,直到完全看不见,才转身朝自己家那栋楼走去。他的脚步比来时轻快了许多。
陈婧走在熟悉的小径上,路过那个小亭子时,还能闻到空气中淡淡的玉兰花香。她快步走上楼梯,打开家门。
“小婧回来啦?”大伯母正坐在客厅看电视,听到动静转过头,脸上是温和的笑意。
“嗯,大伯母。”陈婧换好拖鞋,语气轻快了些,“和同学出去玩了会儿。”
“好好,年轻人就该多出去玩玩。”大伯母欣慰地点点头,“锅里还热着绿豆汤,要不要喝点?”
“不用了,我吃得很饱。我先回房间了。”陈婧说着,朝自己的小卧室走去。
关上房门,将外面的世界隔绝开来。陈婧背靠着门板,长长地、轻轻地舒了一口气。今天发生的一切,像走马灯一样在她脑海里回放——电玩城的喧闹,餐桌上的坦诚,回家的同行,还有……他专注倾听的眼神,以及最后那个顺理成章的微信好友。这一切,对于习惯了独来独往和安静的她来说,充满了不真实感。
暖色调的房间内,米白色墙壁与木质书架相映。书架上文学作品与英语资料按类摆放,书桌整洁有序,窗台小巧的多肉为空间添了一抹生机与静谧的温柔。她走到书桌前坐下,拿出手机,点开那个崭新的聊天界面。他的头像是一只飞跃扣篮的手,充满了力量感。她的头像,则是一只窝着睡觉的、毛茸茸的白色小狗。她看着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头像并排在一起,心里涌起一种奇异的感觉。她点开他的朋友圈,权限是“仅聊天”,什么也看不到。但这似乎并不影响她心底那份悄然滋生的、细微的雀跃。
她放下手机,走进浴室洗漱。温热的水流冲刷着身体,也仿佛冲走了最后一丝紧绷。躺到床上,关掉灯,黑暗中,她睁着眼睛望着天花板。周明轩的声音,他笑起来时眼角的纹路,他认真听她说话时的侧脸,他提出加微信时那看似随意却不容拒绝的语气……一幕幕清晰地浮现。她以为自己会失眠,但或许是因为今天情绪起伏太大,也或许是步行回家的放松,一种巨大的疲惫和安心感同时席卷了她。想着想着,她的眼皮越来越沉,最终在这复杂而陌生的甜蜜思绪中,沉沉睡去,嘴角似乎还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弧度。
与此同时,在同一小区的另一栋楼里。黑白色为主调的房间里,书桌上整齐摆放着竞赛奖杯与军校招生简章,风格简约利落。周明轩洗完澡,穿着宽松的T恤短裤,坐在书桌前。桌上摊开着习题册,但他的注意力却不在上面。他手里拿着手机,屏幕亮着,显示的正是刚刚添加的、与陈婧的聊天界面。
那个白色小狗的头像,安静地待在列表里,看起来乖巧又有点孤单,莫名地让他想起了她描述中,那个独自坐在礁石上听海的女孩。他点开她的资料,昵称只有一个简单的“J”,背景图是一幅海边夕阳图,周明轩想应该是陈婧自己拍的,朋友圈只有一张照片,是一盆多肉。
他放下手机,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目光投向窗外沉沉的夜色。脑海中浮现的,却是她谈起大海和海鲜时,那双发亮的眼睛,和脸上那两个浅浅的、盛着笑意的梨涡。那个瞬间的她,灵动,真实,带着一种击中人心的柔软。
和之前那些或明艳或主动的女生带来的感觉都不同,和陈婧相处,尤其是在今晚这段回家的路上,他感受到的是一种缓慢渗透的平静与……有趣。他看到了她坚硬外壳下的裂缝,窥见了其中隐藏的斑斓世界。他忽然觉得,他们之间的距离,似乎因为这片共同走过的夜色,因为那段关于大海和美食的分享,因为列表里那个安静的小狗头像,而悄然拉近了一点点。虽然只是一点点,却足以让他对即将到来的周一,以及未来的日子,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模糊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