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01章:青山初相遇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3152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1。
    青山环抱的罗家村,有位小神医。
    这小神医医术虽神,却不医人。
    要说缘由,得从小神医的师父老国医说起。
    罗家村百年没出过什么大人物,就这么一位国医,还是前朝的。
    朝野更迭,国医告老归乡,途经饥荒之地,拾了个奶娃娃,收养膝下,成了关门弟子。
    师徒俩住在罗家村后山脚下的小木屋里,平日里进山采药、为村民治病,深受爱戴。
    小神医的名号在村中传开,渐渐的,也就没多少人在意她原来叫什么。
    待到小神医入了豆蔻年华,老国医便带她出村,师徒俩悬壶济世,走遍九州四海。
    恰逢瘟疫横行之年,老国医与小神医被困瘟城之中,遂就地行医,研究根治之法。
    只是瘟城内妖道妖言惑众,骗百姓食朱砂泥丸,老国医极力劝说,却怎么也拦不住受蛊的人心与作恶的毒手。
    最终老国医丧命在信徒的乱棍下,彼时小神医不过十三岁。
    之后瘟疫肆虐,被称作神药的朱砂泥丸吃死了人,暴怒的百姓冲进了道观,妖道却早已卷款而去。
    一城的人死了大半,朝廷的援助姗姗来迟。
    官兵接手了小神医,是百姓发现了被囚困于道观的她。
    被送回罗家村的小神医变得寡言少语,也不再行医。
    她不信神佛,不信人心,也不信医术能救苍生。
    罗家村深受师徒俩的恩泽,感念在心,便对小神医十分敬重与关照。
    寒来暑往,小神医深居浅出,日子过得平淡安稳。
    2。
    及笄之年,收了个小徒弟。
    是罗家村竹娘家的三丫头,叫卜卜。
    竹娘靠着编竹筐竹箩的手艺在村中扬名,两个儿子出去打拼,她便和丈夫在家务,农养育幼女。
    丈夫是庄稼汉,整日都泡在农田里,竹娘手头有活计,时而顾不得孩子,这娃娃就净往小神医那儿跑。
    说来也是缘分,卜卜大名罗卜,是老国医取的。
    这娃娃脾气怪,不和村里头其他孩子玩耍,老在山中吃些花花草草野果野菜。
    有一回吃坏了肚子,唇色青紫,吓得竹娘抱着她就往小神医跟前哭着跪。
    小神医给了包催吐的药粉,效果立竿见影。
    自那以后,卜卜就赖上了小神医。
    只要家中不见人,那必定是在小神医屋里待着。
    一二来去的,竟开始学起了医术。
    竹娘两个儿子,字识得可能还没六岁的卜卜多。
    卜卜抱着医书治好了家中病了的老牛、村长的烂脚丫、邻舍的风寒,成了大家一致认可的小大夫。
    老国医教出了小神医,小神医又带出个小大夫。
    罗家村人喜出望外,这医术医德若能代代相传,着实告慰老国医在天之灵。
    卜卜跟了小神医,也就不和家里一般忙活农桑,竹娘让她好好学,不可半途而废。
    两年下来,孩子秉性也沉稳了不少,颇有风范。
    3。
    罗家村地处偏远,鲜有来客。
    这天暮色将至,冲进来两匹骏马和一辆马车,惊得全村上前围观。
    车里车外加起来五个人,其中一个裹成了粽子,包得严严实实。
    村长一看他们的德行,像是逃难来的,骑着马的那俩青年,瞧着甚至不是中原人。
    刚要赶人走,白花花的银子就飞了过来。
    给钱那位口音还算正,要房要大夫。
    房是有的,只是大夫就一个。
    这伙人看到卜卜,甚是不满。
    村长笑得苦哈哈,只说就这一个大夫。
    竹娘和丈夫护着卜卜,怕孩子出什么差错,心惊胆战。
    卜卜却是不怕生,眼里只有病人,往床前一蹦,捏着鼻子扯了布。
    血腥和恶臭弥漫开来,卜卜读了两年书也只能找出“体无完肤”这个形容。
    病人受了重伤,内伤外伤都有,肋骨断了两根,还中了剧毒。
    若非有人及时点了大穴护住心脉,只怕早就驾鹤西去。
    卜卜不敢怠慢,二话不说抽了针包里的金针,扎得快狠准。
    小神医有一套老国医传下的金针,卜卜医术每有精进,便会得到一根,如今针包里也就三针。
    三针入体,暂缓伤势,卜卜头也没回地冲去找小神医讨教救治之法,留下屋里一众看傻眼的人大眼瞪小眼。
    病人的四个同伴,两个是中原面孔,是护卫,余下两位则是至交。
    护卫是对兄弟,大哥白前,小弟白木;
    俩至交是发小,云雾七与问荆。
    病人则是三百里外扶桑城的少城主——戈澜游金,汉名褚天冬。
    二十年前扶桑城内斗,戈澜被祖父带去了北荒戈壁,如今城主重病,命不久矣,惦念长子,秘密派了两个护卫去接。
    白前白木两兄弟求了大半个月,才说动他们少城主动身,谁知半路上就遇到了劫杀,这才会无头苍蝇一样逃入深山,进了这罗家村。
    两护卫不似戈澜的发小懂得人情世故,少城主有三长两短,他们也就不用回扶桑城复命了,当场陪葬。
    在卜卜医治戈澜的几日里,他们从村民的窃窃私语中听到了“小神医”的字样。
    有小神医,那自然是不会让八岁的小大夫再跑来跑去耽误救治。
    兄弟俩一合计就顺着卜卜摸到了小神医的住处,把师徒俩都绑了去,丢到奄奄一息的戈澜病榻前,架起了刀。
    问荆当即和白前从屋里打到了屋外。
    云雾七与白木推搡起来,让他消停,这事若被戈澜知道,只怕他活着也得气死。
    白木哪里还听得进人话,在屋里打砸砍,还伤了卜卜她爹的胳膊。
    血溅了一地,卜卜嚎啕大哭。
    竹娘一身血,抱着女儿和小神医,说了她的苦衷,磕了头,希望这帮好汉能饶过罗家村,莫要为难小神医。
    屋外还在打,屋里除了哭声就没别的动静。
    眼瞅着戈澜就要断气了,白木梗着脖子,双目充血,手上的刀也拿不稳了。
    许是卜卜的哭声太过扰人清梦,又或是回光返照,戈澜在这当口醒了过来。
    他爬起身第一件事就是爆粗口,骂得那叫一个不堪入耳,竹娘惊慌之余忙捂上了卜卜的耳朵。
    戈澜看清了屋内情形,也听到了外头的声响,就冷着脸喊了一声,把人都喊进来,他准备交代遗言。
    先将白前白木俩兄弟一顿臭骂,撵出去给他挖个漂亮的坑,一会儿埋的时候哭得响亮些;
    再是让两个至交好友,给罗家夫妇和孩子赔礼道谢,这段日子住人家的房,吃人家的米,银钱不得吝啬,有多的就请罗家村摆席,他死得要有排面。
    竹娘见戈澜这般气度,不由得唏嘘天妒英才。
    4。
    云雾七去张罗摆席的事,问荆给罗家修砸坏的桌椅板凳,卜卜给她爹包扎完,就搬了个小板凳,坐戈澜跟前,问东问西。
    送小神医回去的路上,竹娘聊起了老国医。
    小神医知道她是想让自己救那个年轻人。
    竹娘感慨:“人想活下去,总没错的。”
    这话老国医也常常唠叨。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她明白。
    竹娘嫁过来早,次子刚满月,老国医就抱着小神医回村了。
    她奶了小神医小半年,有乳娘的情分。
    这些小神医也都记得。
    不医人,却教了卜卜医术,倾囊相授;
    不救人,村里这小病小伤,从无恶化;
    老国医菩萨心肠,教养出的徒弟亦是面慈心软。
    小神医袖子里藏了药,那正是她早就为戈澜调配好的。
    卜卜这些日子每天都向她讨教,戈澜的情况她已是一清二楚。
    若没方才那么一出事,卜卜今儿过来,她也会把药给了的。
    竹娘拿了药,也顾不上旁的,飞奔回家。
    进门一看床下四人跪着哭丧,戈澜脸上也盖了白布。
    卜卜把了脉,说:“娘,人没了。”
    竹娘记着小神医的话,手一拍,道声绝了。
    小神医就是说要等刚断气再给药。
    药效起来,戈澜有了脉搏气息,竹娘就喊人烧水,把人往水桶里放。
    割小口看血色,一边舀掉黑血水一边往里灌药汤,血色清了,毒性也就减了。
    云雾七家中有人出身杏林,略懂皮毛,而后惊叹小神医的艺高胆大。
    那令人起死回生的药丸是药也是毒,毒性迅猛刚强,毒发可使人血脉喷张当场暴毙。
    然小神医将剂量把控得恰到好处,这毒药便成了仙丹。
    这不单考验医者的水平与经验,还有胆量。
    小神医甚至没碰到人,就药到病除,医术胆识可见一斑。
    戈澜调养了小一月,凭着过硬的体格和命格从鬼门关溜达回来。
    他祖母是北荒人,家中也就他一个有双熠熠金瞳,配上俏儿郎的五官,性格张扬不羁,在村中惹得未出阁的姑娘频频探望。
    云雾七觉着他再拈花惹草下去,扶桑城还没到少城主夫人就可能先有了,几人一合计,就建议择日不如撞日地启程。
    告别那天卜卜没来,竹娘寻思着约莫是相处这么些天,舍不得了。
    戈澜就留了信物,拿着它到扶桑城,有求必应。
    罗家村热情好客,送了两麻袋的土产。
    好在马车够大,隔出了一个专门放杂物行李的小空间,将将装得下。
    为了避免夜长梦多,骏马飞驰,连着奔了两宿才在一片林子里歇下,稍作休整。
    戈澜吃腻了干粮,想起来还有土产,绕去马车后头扒拉麻袋。
    解手回来的白前一看,大叫不好。
    麻袋里露出来的不是土产,而是被灌了蒙汗药的卜卜。
    戈澜吸了口气,打开另一个麻袋,是睁着眼睛不说话的小神医。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