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十六章殊途同归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315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故事的终章,并非流传于童话中“王子为爱放弃城堡”的单一浪漫叙事,而是一则关于当代青年在时代洪流中寻找自我、抉择人生,并最终觅得灵魂归属的现代寓言。
    沈泽没有回到那个象征着科技前沿、资本盛宴与全球视野的硅谷。
    这个决定,并非一时冲动的热血,也非纯粹为爱牺牲的壮举,而是在日复一日与云渺村孩子们清澈眼眸的对视中,在一次又一次双脚踩在湿润田埂、呼吸着混合稻花与泥土芬芳的空气里,逐渐清晰、坚定起来的内在召唤。
    他发现,相较于在硅谷会议室里敲定动辄千万美金融资方案的肾上腺素飙升,眼前这个叫小石头的男孩因第一次流畅地与城市小朋友视频对话而露出的惊喜笑容,更能触动他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弦;相较于在国际论坛上阐述前沿理念所获得的掌声,老校长用粗糙双手紧握他、哽咽着说“沈老师,这投影仪真好,娃娃们能看到天安门升国旗了”时,那份沉甸甸的感激,更让他体会到一种前所未有的价值实现感。
    这是一种用自身所学所长,去真实地、哪怕微小地改变另一群人命运轨迹所带来的深刻满足——它不喧嚣,却余韵悠长,如山间清泉般静水流深地滋养着他的灵魂。
    于是,“星光”教育科技基金会的构想,在他心中破土而出,如春笋般迅速生长。他动用了自己积累多年的人脉网络,但这次,不再是寻求商业合作,而是寻找志同道合的公益伙伴。
    他联系了大学时代就有公益情怀、如今已在各自领域有所建树的同学,拜访了几位在商界沉浮半生后开始关注社会责任的企业家。他的提案PPT做得依旧专业严谨,数据翔实,逻辑清晰,但核心不再是市场规模和投资回报率,而是“一个教学点”“一个孩子”“一个可能被改变的未来”。
    他讲述云渺村的故事,讲述林栀和老师们的不易,讲述孩子们对山外世界的好奇与渴望。他的真诚与这项事业本身的意义,如磁石般打动了许多人。
    基金会的命名,源于那个溪边冰释前嫌的夜晚,那片涤荡了所有隔阂与误会的璀璨星河。“星光”,既是对那个夜晚的纪念,更寄托着中式浪漫的美好寓意——愿如点点星光,汇聚成河,为无数徘徊在信息孤岛、教育资源匮乏之境的偏远地区孩子们,点亮一片希望的夜空,照亮他们通往更广阔世界的路径,恰如古人所言“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壮阔与温柔。
    基金会的使命聚焦而纯粹:系统化、可持续地支持像云渺村小学这样的乡村学校,不仅仅是“输血”,更是帮助它们建立“造血”能力。核心工作围绕引入并整合优质线上教育资源、系统培训提升本地教师信息化素养、以及探索符合乡村实际、兼具公平与质量的教育模式展开。
    林栀,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他最重要、最不可或缺的事业伙伴、灵感源泉与灵魂锚点。她不再是那个只能在电脑屏幕前,仰望着他在国际讲台上光芒万丈却自觉遥不可及的少女。
    如今,她是沈泽所有宏观蓝图与微观决策面前,最敏锐的审视者、最直言不讳的批评者,以及最坚定的支持者。她所带来的,是沈泽无论如何也无法从数据和报告中获得的宝贵财富:是扎根于泥土的鲜活实践经验,是对乡村教育复杂性与独特痛点的切肤理解和深刻洞察,更是与这片土地上的孩子、家长、教师们建立起来的,基于信任与情感的深厚连接。
    沈泽那些充满科技感与前瞻性的规划,正是因为有了林栀这份“在地化”的智慧与温度的注入,才能如同种子落入肥沃的土壤,真正生根发芽,而非悬浮于空中的楼阁。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