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章:面试日(下)·默契考验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3605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陈宇那无懈可击的“初印象”攻势,如同给孙父孙母喂下了一颗硕大的定心丸。客厅里气氛融洽,茶香氤氲中,孙母看着陈宇的眼神已经堪比看“亲儿子”,连一向严肃的孙父,眉宇间也舒展了许多,偶尔还会就某个航空话题与陈宇多聊几句。
孙怂怂悬着的心放下了一半,但她也知道,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喝茶聊天只是热身,按照她老妈的习惯,重头戏往往在饭桌上——那是一个兼具“审讯”与“关怀”双重功能的绝佳场合。
果然,眼看时间接近傍晚,孙母便热情地提议:“小陈啊,晚上别做饭了,叔叔阿姨请你们出去吃,咱们找个好点的餐厅!”
孙怂怂心里一紧,出去吃?那不可控因素就太多了!她赶紧给陈宇使眼色。
陈宇接收到信号,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带着点歉意的笑容:“阿姨,您和叔叔远道而来,怎么能让你们破费。而且外面吃难免嘈杂,不如就在家里,简单做几个菜,也更温馨自在。我手艺还行,正好也让叔叔阿姨尝尝。”
这话说得漂亮!既体现了尊重和体贴,又巧妙地将“战场”控制在了自己熟悉的、且经过精心准备的领域——这个如今整洁得如同样板间的家。
孙母一听,更是喜上眉梢:“哎哟,小陈还会做饭呢?好好好!那就在家吃!在家吃好!阿姨帮你打下手!”
“不用不用,阿姨您和叔叔坐着休息,看电视就好。让孙怂怂给我打下手就行。”陈宇笑着婉拒,同时自然地将孙怂怂拉入了“共同协作”的情境中。
孙怂怂立刻心领神会,站起来附和:“对对对,妈,你们休息,我俩来就行!陈宇做饭可好吃了!”她这话倒是发自真心。
厨房里的临阵磨枪与默契培养
两人一前一后进了厨房。关上推拉门,隔绝了客厅的视线,孙怂怂立刻夸张地拍了拍胸口,压低声音:“我的妈呀,陈宇你太牛了!我感觉我爸妈都快成你亲生的了!”
陈宇脸上那完美的社交笑容收敛了起来,恢复了平时的冷静。他一边系上围裙,一边快速检查着提前准备好的食材,低声道:“保持状态,重点是晚餐时的问答。记住流程和关键应答。”
“知道知道!”孙怂怂点头如捣蒜,凑过去小声问,“那我妈要是问起我工作,我按你说的”赛事解说”那套讲?”
“嗯。自然一点,别像背稿。我会适时补充,引导话题。”陈宇已经开始利落地处理食材,刀工依旧稳定得如同机器。
孙怂怂看着他专注的侧脸,心里那点紧张奇异地平复了不少。有这么一个靠谱的“战友”在身边,好像再难的关卡也能闯过去。她也不再闲着,按照陈宇的指挥,开始洗菜、剥蒜,虽然动作依旧有些笨拙,但态度极其认真。
厨房里很快响起了有节奏的切菜声和炒菜的“滋啦”声,混合着食物的香气,透过玻璃门传到客厅。孙母听着里面的动静,看着那两个年轻人并肩忙碌的模糊身影,脸上露出了欣慰又满足的笑容,对孙父小声说:“你看,多般配。怂怂这孩子,总算干了件靠谱事。”
孙父“嗯”了一声,目光也从电视上移开,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厨房方向。
餐桌上的“鸿门宴”:问题接踵而至
不多时,四菜一汤被端上了桌。色香味俱全,摆盘精致,丝毫不逊于餐馆。陈宇甚至还开了一瓶他带来的、适合佐餐的起泡酒,给每个人都倒上了一点,仪式感十足。
“叔叔,阿姨,都是些家常菜,不知道合不合你们口味。”陈宇谦逊地说。
“合!肯定合!看着就好吃!”孙母笑得合不拢嘴,率先动筷。尝了一口清蒸鱼后,更是连连称赞,“嗯!鲜!嫩!火候正好!小陈你这手艺真没得说!”
孙父也点了点头,表示认可。
餐桌气氛一片和谐。然而,孙怂怂知道,暴风雨前的宁静结束了。
果然,几口菜下肚,孙母的话锋开始转向核心。
“小陈,怂怂,说起来,你们俩是怎么认识的啊?”孙母状似随意地问道,眼神却在两人脸上来回扫视。
来了!第一个标准问题!
孙怂怂心里一紧,下意识地看向陈宇。
陈宇放下筷子,表情自然,带着一点回忆的温和笑意:“我们住隔壁,是邻居。有一次孙怂怂拿个大快递,有点吃力,我正好碰到,就顺手帮了下忙。就这么认识了。”这是他们统一好的“英雄救美”(虽然美搬的是快递)初遇版本。
孙怂怂立刻配合地点头,脸上适当地泛起一丝恰到好处的红晕(一半是演的,一半是真紧张):“嗯,当时多亏了陈宇。”
“哦~邻居啊,近水楼台先得月,挺好挺好!”孙母满意地点头,这个认识途径听起来既自然又靠谱。
紧接着,孙父推了推眼镜,问出了更关键的问题:“那你们……对未来有什么打算没有?”
这个问题更犀利,直接指向了“稳定性”和“承诺”。
孙怂怂的心又提了起来。按照预演,这个问题应该由她先回答,展现独立性和事业心。
她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镇定而有规划:“爸,妈,我们现在都还挺年轻的,主要还是想先拼拼事业。我的工作刚走上正轨,需要投入更多精力;陈宇在航空公司发展前景也很好。我们觉得,先稳定下来,积累一些基础,再考虑更长远的事情。”她巧妙地把“买房结婚”等具体问题模糊成了“更长远的事情”。
陈宇适时地补充,目光温和而坚定地看向孙父孙母,语气沉稳可靠:“叔叔阿姨请放心,我和孙怂怂都有清晰的职业规划。我们会共同努力,为未来的生活打下好的基础。现阶段,相互理解和支持是最重要的。”
他的补充,如同给孙怂怂的回答加上了沉甸甸的砝码,既表达了进取心,又体现了责任感和对孙怂怂的尊重与支持。
孙父孙母对视一眼,眼中都流露出满意的神色。这个回答,稳妥、上进,挑不出毛病。
细节见真章:影帝级别的临场发挥
问答环节看似顺利过关,但陈宇的“表演”远未结束。他深知,再完美的台词,也比不上不经意间流露的、“真情实感”的细节。
于是,在用餐过程中,孙怂怂见识到了什么叫做“细节控的终极演技”。
他看到孙怂怂够不到远处的菜,会非常自然地将盘子往她那边推一推。
他记得孙怂怂之前随口提过喜欢吃某道菜里的笋片,便会不动声色地将里面的笋片多夹几块到她碗里。
当孙怂怂因为紧张,嘴角不小心沾上了一颗饭粒时,他甚至没有出声提醒,只是极其自然地抽出纸巾,伸手过去,轻轻帮她擦掉,动作温柔又迅速,仿佛做过千百遍一样。
“哎呀,你看你,吃饭还像个小孩子。”他甚至还带着点无奈的宠溺语气,低声说了一句。
孙怂怂:“!!!”
她整个人都僵住了,脸颊“轰”地一下爆红!那颗饭粒被擦掉的地方,仿佛还残留着他指尖隔着纸巾传来的温热触感。这、这细节……剧本里没写啊!他这临场发挥也太……太自然了吧?!她的心跳瞬间失控,狂跳得像是要从嗓子眼里蹦出来!
而这一幕,自然分毫不差地落入了孙父孙母眼中。
孙母脸上的笑容简直能融化冰川,小声对孙父说:“你看看,多细心,多会照顾人!”
孙父虽然没说什么,但眼中也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柔和。
这还不算完。在聊到某个话题时,孙怂怂一时嘴快,差点说漏嘴提到直播时的趣事,刚说了个“我昨天直播……”,陈宇便在桌下,极其隐蔽地、轻轻用膝盖碰了一下她的腿。
孙怂怂瞬间反应过来,后面的话硬生生拐了个弯:“……我昨天直、直到很晚才看完那个赛事复盘资料!”她暗自捏了把冷汗,偷偷递给陈宇一个感激的眼神。
陈宇则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自然地接过话头,将话题引向了赛事解说的专业性和行业发展,侃侃而谈,再次成功吸引了孙父的注意力,化解了一场潜在的危机。
这一连串行云流水般的默契配合和细腻入微的“关怀”细节,彻底征服了孙父孙母。
圆满落幕与新的涟漪
晚餐在一种极其温馨(至少表面上是)和满意的氛围中结束。孙母抢着要洗碗,被陈宇和孙怂怂一起劝住了。最后是陈宇收拾餐桌,孙怂怂负责洗碗(在陈宇无声的监督下,洗得格外认真)。
看着厨房里再次并肩忙碌的两人,孙母拉着孙怂怂的手,语重心长地说:“怂怂啊,小陈这孩子,真不错!稳重、踏实、会照顾人,还有本事。你可得好好珍惜,别像以前那么任性,知道吗?”
孙怂怂听着老妈这完全把陈宇当“准女婿”的口气,心情复杂到了极点。一方面,计划成功,父母这关眼看是过了;另一方面,这种建立在“谎言”上的认可,让她心里有点发虚,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涩意。
她只能含糊地应着:“知道了妈,我会的。”
当晚,孙父孙母心满意足地住进了被孙怂怂临时收拾出来的次卧(陈宇提前将自己的重要物品转移到了孙怂怂房间,做出了同居的假象)。
洗漱完毕,孙怂怂回到自己房间,关上门,背靠着门板,长长地、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觉像是打了一场耗尽心力的大仗,虽然赢了,却浑身脱力。
她回想起餐桌上陈宇那些自然而然的“亲密”举动,帮他夹菜,替他擦嘴角,在桌下轻轻碰触提醒……每一个细节都像是慢镜头回放,在她脑海里反复播放。
脸上刚刚褪下去的热度,又隐隐有回升的趋势。
“这家伙……演技也太好了吧……”她小声嘟囔着,心里却像是被羽毛轻轻搔过,泛起一阵阵陌生的、酥麻的涟漪。
而客厅里,正在做最后检查的陈宇,目光扫过餐桌,想起女孩那时爆红的脸颊和慌乱的眼神,指尖似乎还残留着那一瞬间柔软的触感。
他平静无波的眸子里,掠过一丝极淡的、连自己都未曾深究的微澜。
这场精心策划的“面试”,似乎并不仅仅是一场完美的演出。有些东西,在逼真的角色投入和默契的相互守护中,已经悄然变了质。
“面试日”的下半场,在两人天衣无缝的配合下,圆满落幕。父母这一关,算是成功闯过。但由此在两人心中激起的波澜,却才刚刚开始荡漾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