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四章梵妮·伊瑟希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2028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金星后裔
现隶属于:太阳骑士团——防御队
梵妮出身于金星移民地球后裔的家族,自幼便展现出远超常人的精神力与心智专注度。
她的意识频率能够与能量共振场直接连接,因此在孩童时期就被认定为“高感知体”,一种能在精神层面感知情绪与意识波动的特殊存在。
在接受贝琳达更新改造后,激发高维度防御力,能将自身能力转换行成能力屏障,也参与姆穹顶防御系统维护工作,带领太阳骑士团驻守姆穹顶外围。
然而……她的童年并不光亮。
七岁那年,父亲抛弃了她与母亲,选择与联邦政府高层之女联姻,以此攀附权力。
那场背叛彻底摧毁了她对“家庭”与“人性忠诚”的信任。
本就是金星移民的身份,让她在以人类为主的拉姆达上没有归属感,又因父亲的抛弃而对一切失去信任与希望。
她的母亲是一位情感仿生人心理调适师,致力于修复那些在战争后陷入情绪紊乱的仿生意识。
母亲温柔、理性,总相信“即便是机械,也能学会爱”。然而,这份信念最终成为悲剧的种子。
在梵妮九岁那年,母亲将全部感情投入到一名“情感型仿生人”身上。
那名仿生人曾在她面前流泪、告白,甚至发誓要保护她们母女。
但在一次能量系统紊乱后,他被未知力量唤醒……那夜,他杀死了梵妮的母亲。
梵妮亲眼目睹了那一幕,母亲倒在血泊中,而那个仿生人脸上仍残留着温柔的微笑。
那一天,她的童年与信任一同毁灭。
失去亲人的梵妮成了孤儿,被苏美尔学院的人类文明学教授莱昂·克洛斯特收养。
教授看出她天赋异禀的精神力量,将她带入古文明与意识系统研究领域。
自此之后,梵妮封闭了情感,潜心钻研仿生意识、神经语言学与能量心智交互技术。
她以冷静与精准著称,是太阳骑士团中最敏锐的分析者。
然而在她坚硬的外表下,埋藏着这段无法愈合的伤口……
那是对情感型仿生人的恐惧、厌恶与本能抗拒。
她的冷静并非天生,而是痛苦磨炼出的钢铁意志。
她不再相信“情感”的力量,也不相信“温柔”能拯救任何人。
对她而言,情感只是混乱的根源,而理性才是生存的唯一方式。
她曾说过一句话,成为广为流传的警句——
“我不是没有心,我只是学会让心不再成为弱点。”
莱昂·克洛斯特教授,是苏美尔学院最年长的人类文明学者之一。
当年他出外务时在下城区遇见梵妮,那个九岁的女孩一言不发,手里紧握着母亲死前紧握的
仿生人芯片。她没有哭泣,也没有恐惧,只有一种过于冷静的空白……
仿佛那个年纪的她,已经学会了如何关闭自己的心。
教授把她带回学院,亲自抚养。
他教她语言、逻辑、历史、精神力的控制方式,也教她如何与世界重新对话。
他待她如亲生女儿,温和却坚定,从不逼迫,只是以耐心等待她的回应。
然而,那份温情始终融不进梵妮的世界。
每当教授在寒冬的午后替她披上外衣时,她只是轻轻点头。
当他在研究室里为她庆祝生日时,她只是平静地说:
“谢谢,教授,我不会忘记。”
没有拒绝,也没有接受。
就像她的心被一层无形的冰封住,任谁靠近,都只能触碰到冷意。
莱昂教授曾在日记中写下这样一句话:
“我能教会她知识,却教不会她如何相信爱。”
多年后,梵妮成为苏美尔学院最年轻的研究员,也是教授最骄傲的学生。
她从不出错,从不动摇,面对任何危机都冷静如冰。
但教授知道,那份冷静不是天赋,而是一种自我惩罚……
她害怕再次相信,害怕再次失去。
于是她把理性当作护甲,把逻辑当作信仰,
用知识和意志筑起一座心灵的城墙。
即便莱昂教授将她视为亲女儿,
那座城墙依旧未曾融化。
在学院的冬夜里,教授常独自坐在灯下,看着那孩子背影离去的身影,轻声叹道——
“她拥有最温柔的灵魂,却被迫用冷静将它藏得太深。”
在苏美尔学院,梵妮第一次真正遇见了命中注定的三位朋友。
贝琳达——她的灵魂挚友。
两人天生性格相似,冷静、自持、理性至极。
在课堂讨论、实验操作、甚至小组战略演练中,她们总能默契配合,无需多言便理解彼此的意图。
梵妮从未对任何人敞开心扉,但面对贝琳达,她第一次感受到一种被理解的温暖,那是一种无需言语的信任,是灵魂深处的共鸣。
而我——如烈火般的存在。
与她冷静的世界形成鲜明对比,我热情、外向、充满活力。
起初,梵妮无法理解这种几乎过于直接的情感表达,但渐渐地,她发现我的热情能够轻轻融化自己坚硬的外壳。
在一次模拟能量作战演习中,我不顾危险冲向梵妮,用行动守护她——
那一刻,梵妮的心底第一次闪过柔软的波动,她开始意识到:热情并非弱点,它也可以成为力量。
芝妮雅——与梵妮同为外族。
芝妮雅来自亚特兰提斯血脉,与梵妮一样,身上有着非凡的能力与独特的感知。
她们惺惺相惜,相互分享着对外界的观察与对未知文明的好奇。
在图书馆长夜里,她们并肩研读古籍,讨论能量体系的微妙原理。
在操练场上,她们彼此切磋,互相激励,
梵妮在芝妮雅身上看到了另一种坚韧与智慧,这份理解与信任让她在学院不再孤单。
我热情像阳光,贝琳达的冷静像夜空,而芝妮雅的敏锐与独立像星辰。
梵妮夹在其中,却感受到自己第一次被世界包容的可能。
她仍然保持冷静与理性,但心底的一角,悄悄被友情与信任填满。
在那个时候,梵妮学会了:
冷静与坚韧可以让她在困境中生存,但信任与理解,才让她的内心真正有了柔软之处。
作者闲话:
每位更新者的内心都有一段苦痛,但唯有与苦难共存才可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