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往日铃声 049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3012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一个思念妻女的普通值班员。”九山低声自语,话语里带着一丝莫名的沉重。
常垸没有回应,只是将信纸按照原来的折痕小心翼翼地折好,放回信封。他的手指继续在抽屉里探寻。
很快,他的指尖在抽屉最里侧触到了一个异样的东西。
一个坚硬被揉成一团,又似乎被人小心翼翼展开抚平过的纸团。
他将纸团取出,缓缓展开。
月光下,上面是几行用铅笔写下稚嫩却因为用力过度而几乎划破纸背的字迹。
“爸爸,我想回家……”
“山神不喜欢我吗?为什么选我?我害怕……”
“它的眼睛……好多眼睛……在墙里面……”
短短几行字,却像是带着刺骨的寒意。
读到这里,常垸和九山不约而同地交换了一个眼神,彼此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凝重。
那个被镇民们口口相传庇佑一方的“山神”,在这个名叫小玲的女孩笔下,竟然是如此令人恐惧的存在。
“”为什么选我”……”墙里面的眼睛”……”九山压低声音,重复着这几个令人不寒而栗的关键词。
常垸将这张承载着绝望的纸条也妥善收好。
他有一种强烈的直觉,这个抽屉里,还隐藏着更关键的线索。
他没有再零散地翻找,而是干脆将整个抽屉抽出,放在了地上。
他的手指戴着手套,如同最精密的仪器,在抽屉的底板和侧壁上一寸一寸地摸索着。
“这里。”
终于,在靠近抽屉背板的一个极其隐蔽的接缝处,他的指尖触到了一丝异样的凸起。
他稍一用力,一块薄薄的底板被撬开,露出了一个狭窄的夹层。
夹层里,静静地躺着一本小册子和一张硬质卡片。
常垸先取出那本薄薄的、封面印着“工作日志”四个红色字样的小册子。
他快速翻阅着前面的内容,大多是些日常的设备巡检记录、天气观测数据,笔迹工整,一丝不苟。
然而,当他翻到日志的最后几页时,脸色骤然一变。
之前的工整笔迹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潦草、狂乱,仿佛用尽全身力气写下的字句。
“八月十一日。异常能量波动加剧!读数持续爆表!所有警报系统完全失灵!无法联系外界……”
“八月十二日。他们来了……是老村长带人上来的……他说……他说必须要有新的”容器”才能平息”山神之怒”……”
“我阻止不了他们……我阻止不了……”
“他们带走了小玲!我的小玲!!”
“永别了……”
日志到此戛然而止,最后一笔带着绝望的拖痕,几乎撕裂了纸页,墨水在纸上晕开,像一滩干涸的血。
常垸的心,随着那最后一划,缓缓下沉。死寂的空气里,仿佛还能听到一个父亲最后的悲鸣。
他沉默地合上日志,拿起那张硬质卡片,用指腹轻轻擦去上面的浮尘。
那是一张塑封的工作证。
照片上,是一个穿着旧式蓝色制服、面容憨厚、笑容腼腆的年轻男人。
姓名栏,清晰地印着三个字:李志国。
九山看着工作证上那张带着朴实希望的笑脸,又想起那封充满温情的家书,那张稚嫩绝望的纸条,以及那本日志最后的血泪控诉。
所有的线索碎片,在这一刻瞬间拼凑完整,勾勒出一个残酷到令人发指的真相轮廓。
“所以,根本没有什么山神庇佑……”九山的嗓音因压抑的愤怒而变得沙哑,“是这个通讯站的某种能量泄漏,意外唤醒或者……制造了山里的某个东西。”
他顿了顿,拳头不自觉地握紧。
“镇上的那些人,为了所谓的”平息”,或者说,为了封住那个让他们恐惧的泄漏点,就形成了用活人献祭的……狗屁传统。”
“李志国,还有他那无辜的女儿小玲……就是最早的一批牺牲品。”
死寂的值班室里,只有两人压抑而沉重的呼吸声。
常垸将工作日志、信件、纸条和工作证,每一样都小心地收入背包中的证物袋里。这些东西,每一样都是血淋淋的证据。
“这里应该还有更多线索。”常垸站起身,目光扫向房间深处,“这里只是一个开始。”
九山重重地点了点头,两人正准备离开值班室时,常垸忽然停下脚步,视线再次定格在那张凌乱的办公桌上。
“等等。”
他重新走回办公桌前,仔细观察着桌面上每一样物品的摆放。
倒扣的咖啡杯、散落的笔、翻开的文件……每一样东西的位置都透露着主人离开时的匆忙与慌乱。
但有一个细节,很奇怪。
桌角放着一本小小的台历,翻开的那一页,日期是八月十五。
而刚才他们进门时看到,墙上的那张大挂历,定格在八月十二。
三天的时间差。
“李志国在最后的日子里,每天都在翻台历。”常垸伸出手指,点向台历上那些密密麻麻的笔记,“你看这些记录。”
九山凑过来看,只见台历上,从十二号开始,每一天都用红色的水笔画上了一个沉重的叉号。叉号旁边,还写着简短的字句。
“八月十三:小玲今天很安静,不哭了。我把她藏在了储藏室。”
“八月十四:她说又看到了墙里的东西,但不肯告诉我具体是什么。她只是发抖。”
“八月十五:他们要来了。我藏不住她了。”
九山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他仿佛能看到那个绝望的父亲,在生命的最后三天里,是如何在恐惧和煎熬中度过的。
“这个父亲……在最后的时刻,一直在拼命保护他的女儿。”九山的声音控制不住地有些颤抖,“但最终还是……”
常垸没有说话,只是伸出手指,沉默地翻开了台历的下一页。
八月十六。
空白。
什么都没有。
因为在那一天到来之前,李志国已经死了。
“走吧。”常垸合上了台历,声音听不出情绪,“还有其他房间要搜。”
两人离开值班室,沿着阴冷幽暗的走廊继续向建筑深处走去。
走廊两侧是一间间办公室,门牌上模糊地写着各种职务:技术员室、维修工休息室、资料室、站长办公室……
他们推开每一扇门,里面都透露着与值班室同样匆忙离开的痕迹。文件散落一地,椅子东倒西歪,仿佛这里的人是在同一时间,接到了某个命令,集体蒸发了一样。
但奇怪的是,所有房间里,都没有发现任何尸体或者血迹。
“人都去哪了?”九山紧握着武器,警惕地扫视着四周,低声问道。
常垸没有回答,他的注意力已经集中在下一间办公室——站长办公室。
这间办公室比其他的要大一些,里面的陈设也更讲究。但同样的,这里也像被飓风席卷过一般混乱。
常垸的目标很明确,他直接走向那个看起来最结实的铁皮文件柜。柜门没有锁,他拉开柜门,在里面堆积如山的文件中迅速翻找。
很快,他抽出了一份用牛皮纸袋密封的加密技术报告,标题是《7号山区异常能量场监测数据分析》。
报告显示,从十几年前通讯站建成初期开始,这里的设备就监测到了微弱但持续存在的异常能量波动。起初数值很小,并未引起重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能量波动越来越强烈,频率也越来越不稳定。
报告的最后几页,数据图表已经完全变成了杂乱无章的狂乱曲线,旁边用红笔标注着:“超出测量上限!”“设备过载!”“无法解析!”
“能量泄漏确实存在。”常垸将报告递给九山,“而且规模和性质,远比我们想象中要严重。”
就在这时,九山在站长办公桌最底下的抽屉里,有了新的发现。
“安居,你看这个。”
九山从抽屉深处摸出了一串钥匙,钥匙上挂着一个黄铜小牌子,上面刻着两个字:
地下室。
两人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的眼中看到了同样的想法。
办公楼里能找到的线索,或许已经到了尽头。
而真正的秘密,那个被隐藏了十几年的核心,可能就在他们脚下。
常垸收好那份至关重要的技术报告,九山则将那串冰冷的钥匙紧紧握在手心。
是时候去地下室看看了。
常垸和九山从站长办公室出来。
走廊的光线来自窗外,在地板上投下长长的影子。
主控室的门开着,夜莺正蹲在一台半人高的机柜前,背影显得很专注。她手里拿着一把螺丝刀,正在撬动一块锈蚀的金属盖板。
九山走过去。
“情况如何?”
夜莺头也没抬,声音里带着一股子疲惫。
“一团糟。”
她终于弄开了盖板,一股陈旧的灰尘味散发出来。她用袖子擦了擦额头的汗。
“这些东西停摆的时间太久了,里面的电路板都长绿毛了。想让这里恢复供电,除非我们能找到备用元件,把这一半的设备都换掉。”
她用螺丝刀指了指机柜内部盘根错节的线路。
“没有备用电源吗?应急的那种。”九山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