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告状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482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栖梧轩外。
薛镇东望着师尊居所外那层若有若无的屏障,指节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温润的首席玉佩。
”自打师尊回府已有三日,屏障未撤…难不成师尊心绪未平?”
”后山灵脉异动与边界骚乱时机如此巧合,莫非真有牵连?”
正思忖间,天边云气翻涌,一道遁光落下,张立身影显现,神色一如往常般温和平静。
“师尊!”
薛镇东上前一步,恭敬行礼,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忧虑。
张立微微颔首,目光在他面上一扫而过:
“镇东啊,所为何事而愁?”
步入精舍,清幽檀香袅袅,却抚不平薛镇东心绪。
他沉吟片刻,方缓声开口:
“弟子近日巡防,见西南地脉灵气有轻微外泄之兆,不似往日纯粹……弟子斗胆猜测,或与后山新晋弟子所行之法有关。”
他措辞谨慎,见师尊不动声色,方才补充道:
“李师弟所用之术闻所未闻,粗放不羁。弟子非墨守成规之人,然灵脉乃一峰根本,关乎宗门丹道气运,不容有失。不得已行权宜之计,封禁后山灵脉,还请师尊降罪。”
张立执壶的手微微一顿,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师尊严辞,心下凛然:”师尊先前点拨,莫非就应在此处?”
薛镇东见师尊沉吟,趁势追问:
“段师叔虽与李师弟交好,然灵脉事关百年大计,岂能儿戏?”他执壶斟茶,姿态恭谨:“弟子恳请师尊,将凝露草培植之责交还前峰,必当竭尽全力,不负所托……”
茶香氤氲间,他垂首道:
“弟子绝无构陷之意,唯愿宗门安泰,师尊无忧。”
张立凝视盏中茶沫,忽道:
“镇东,你入道园几何?”
薛镇东一怔:
“已七十有三载。”
“七十三载春秋。”张立轻叹:“可还记得初入后山时,那份于绝境中求一线生机的心志?”
薛镇东瞳孔微缩,指尖不自觉收紧。
那是他最深藏的过往——身为三灵根,是如何从后山杂役中挣扎而出,如何凭借远超常人的勤勉一步步走到今日。
“宗门之大,当容百川。”张立语气转沉,“后山之事,我自有计较,不必再提。”
“师尊!”
薛镇东急声抬头,却撞进一双洞悉一切的眼眸,那深邃眸子仿佛已然洞穿他的担忧,看不出背后不易觉察的微小心思。
万般话语瞬间堵在喉头。
七十三年勤耕不辍!
七十三载风雨无阻!
他从未有一日懈怠!
勤修功法,苦读典籍,日升而作,日落而息!
七十余载!
整整七十余载!
直到后山遍布精心照料的脚印。
直到每块岩石都有苦读的身影!
可如今。
师尊竟将他与那些走捷径之辈相提并论?
不甘与委屈如潮水涌上,却在触及师尊深不见底的目光时骤然冻结。
“弟子……”
恰在这时,天外传出朗笑,刺破云霄:
“张师兄!莫怪段某唐突,实在是后山出了桩意想不到的妙事,心有所感,特来与师兄一同说道说道!”
声到人到,赤芒一闪,段万行已落在院中,脸上带着压不住的兴奋笑容,眼神格外明亮。
他目光飞快扫过屋内,在薛镇东苍白的脸上停顿一瞬,笑意更深,随即热切地看向张立。
薛镇东的心直往下沉。
”后山””趣事”……
每一个字都像针一样扎在他的神经上。
张立见状,顺势起身,脸上那丝淡漠瞬间化为好奇:
“哦?能让段师弟如此急切,看来这趣事非同小可。”
他自然地向门口走去,仿佛刚才的训诫从未发生。
经过薛镇东身边时,张立脚步未停,只留下一句淡淡的吩咐:
“三宗试炼在即,你既为首席,当以大局为重。即日起闭关静修,丹道未臻圆满不得轻易出关。”
薛镇东猛地低头,将所有翻腾的情绪死死锁在喉间。
他捏紧栓双拳,指甲深嵌掌心,从牙缝里挤出干涩地回应:
“……弟子,谨遵师命。”
听着身后师尊与段师叔寒暄着远去,零星间谈论着那该死的”后山”字眼,他只觉得浑身冰冷,一种被彻底忽视和否定的巨大失落感包裹而来。
“李小明么……”
薛镇东蠕动嘴唇,所有翻涌的心思都化成一句几乎听不见的冷冰笑意:
“……那就宗门试炼再见真章!”
而他绝不会知道,段万行带来的”趣事”,将如同一块巨石,投入他本就波澜暗涌的命运深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