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星穹道途 第六章:破晓的基石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943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洞穴内的时间仿佛凝固,只有小七核心模块规律的微弱嗡鸣和林烨悠长而缓慢的呼吸声。他背靠着冰冷的岩壁,双目紧闭,全部心神都沉入意识海中,沉浸在那由“源初代码”构筑的、浩瀚无垠的法则海洋里。
光枢罗盘悬浮在意识海中央,青银二色的流光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旋转、交织,如同一个高效的解码器,将黑色晶体中蕴含的庞大信息流分门别类地梳理、解析、吸收。
林烨“看”到了灵能最细微的粒子如何在精神力的引导下排列组合,构成万千术法的基础;他“听”到了暗物质在特定频率震荡下,如何与空间本身产生共鸣,实现超光速通讯与曲速航行的原理;他更“触摸”到了两者之间那些模糊的、未被现有理论定义的灰色地带——那里存在着无数相互排斥又相互吸引的节点,是冲突的根源,却也蕴藏着融合的无限可能。
原主林枫的研究方向是正确的,只是他缺少了一个像光枢罗盘这样,能够直观洞察法则本质的“外挂”。
不知过了多久,林烨缓缓睁开双眼,眸中闪过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洞悉了部分真理的清明。他摊开手掌,那枚源初代码晶体安静地躺在他的掌心,表面的数据流与符文依旧在缓缓流转,只是在他眼中,这些流转的轨迹已然有了全新的意义。
“小七,状态如何?”
“能源补充稳定,核心模块完整度维持67%,逻辑运算能力恢复至41%。仍缺乏物理载体与武器系统。”小七的回答流畅了不少。
林烨点了点头,目光落在旁边那几块之前刻画简易阵法用的、蕴含着微弱灵能的碎石上。一个念头在他脑中闪过。
“小七,将”灵能聚焦符文(基础)”、”能量定向传导结构”、”简易触发逻辑”的数据包传输给我。”
“数据传输中…”
瞬间,相关的知识流涌入林烨脑海。他拿起一块相对规整的碎石,手指并拢,指尖凝聚起一丝微弱得几乎无法察觉的精神力——这是他在理解部分灵能基础后,勉强能调动的一丝力量。
他的手指开始在石块表面缓慢而稳定地移动,如同最精密的雕刻刀。石粉簌簌落下,一道道比发丝还细、却蕴含着特定能量回路的纹路逐渐在石块表面浮现。这不是简单的刻画,而是以精神力为引,将特定的“法则信息”铭刻进物质内部。
这个过程极其耗费心神,比他之前引导能量风暴时更加精细。汗水再次从他额头渗出,但他眼神专注,手臂稳如磐石。
十几分钟后,当最后一笔纹路完成闭合的瞬间,那块原本平平无奇的碎石表面,骤然闪过一道微弱的流光,随即内敛,看上去只是多了一些玄奥的花纹。
【简易灵能爆裂符文(残次品),完成度83%,预估威力:相当于炼气期三层修士全力一击,有效范围:三米,可触发次数:1。】
光枢罗盘给出了客观的评价。
残次品,威力有限,但……这是他林烨,依靠自身对法则的理解和精准操控,独立制造出的第一件,融合了科技逻辑与修真符文的“造物”!
意义远大于实际威力。
他如法炮制,又制作了两枚同样的“灵能爆裂符文”。精神力几乎耗尽,头脑传来阵阵针扎般的刺痛,但他心中却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充实感。
他将其中一枚符文递给小七的核心模块:“尝试用你的能量场激发它。”
小七的核心蓝光闪烁,一道细微的能量流触及符文。
嗤!
符文猛地亮起刺目的白光,随即轰然炸开!虽然威力确实只如同一个稍大的炮竹,在洞穴中掀起一小股气浪和烟尘,但证明了其可行性!
“成功了,管理员。”小七确认道。
林烨看着手中剩余的两枚符文,眼神锐利。这不仅仅是武器,更是他验证自身所学、并以此立足这个世界的“基石”。
他将一枚符文谨慎地收好,另一枚则拿在手中把玩,脑海中开始构思更多、更复杂的应用。或许,可以尝试制作一个微型的、持续运转的“灵能汲取-暗物质稳定”双循环装置,为小七提供更持久的能源?或者,制造一个能够干扰低阶修士灵力感知的“隐形”场发生器?
思路一旦打开,便如同奔流的江河。
然而,光枢罗盘传来的外部环境监测数据,打断了他的思绪。
【警告:检测到空中单位快速接近!识别特征:修真侧制式“青玉梭”,数量三,飞行轨迹包含本区域扫描模式!】
追兵!他们动用了飞行法器,在进行区域式搜索!
林烨瞬间收起所有杂念,眼神恢复冷静。他迅速将源初代码晶体贴身藏好,把小七的核心模块塞进口袋,同时将最后一枚灵能爆裂符文扣在掌心。
他走到洞穴入口,透过岩石的缝隙向外望去。
只见三艘长约十米、通体由青玉般材质打造、表面流转着柔和光晕的梭形法器,正呈品字形低空掠过废土,梭首投射出无形的扫描波纹,细致地掠过每一片残骸和地面。
它们距离这个隐蔽的洞穴,已经不足五百米!
躲,已经躲不掉了。一旦被扫描波纹触及,这个洞穴无所遁形。
林烨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的大脑在光枢罗盘的辅助下飞速运转,计算着双方的实力对比、环境因素、以及……手中这枚简陋符文可能创造的机会。
硬拼是死路一条。唯一的生机,在于“奇”。
他的目光,投向了洞穴外不远处,一片散发着不稳定能量波动、地面不时窜起幽蓝电弧的能量沼泽。
一个极其冒险的计划,在他脑中迅速成型。
作者闲话:
感谢读者大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