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都市龙王炮灰逆袭记 第十四章:个人危机与雷霆反击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2639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文物局和公安局人员的到来,像一颗冰冷的炸弹投入曜烨科技刚刚稍有回暖的气氛中。前台区域空气凝滞,员工们面面相觑,眼神中交织着不安、疑惑和一丝难以掩饰的审视。
“涉嫌文物非法交易”——这个罪名对于一个科技公司的创始人而言,太过突兀又极具杀伤力。它无关技术,直指人品和法律的底线。
林烨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知道这是叶枫的又一记毒招,瞄准了他最初、也是最难解释清楚的那笔启动资金。对方的目的不是真要把他送进监狱(这很难),而是要彻底搞臭他的个人声誉,让他社会性死亡,从而动摇投资者、客户乃至公司员工对他的信任。
他整理了一下西装(尽管内心波涛汹涌),面色平静地走向接待室。
“我是林烨,曜烨科技的负责人。请问各位有什么事?”他推门而入,语气不卑不亢。
来的有三人,两位穿着制服的是公安经侦的同志,一位是文物局的专家,表情都很严肃。
“林先生,我们接到实名举报,称你于数月前通过非法途径交易了一枚宋代”靖康通宝”折二钱,涉案金额较大,这是相关举报材料。”为首的公安同志出示了证件和一份文件复印件,“请你配合我们调查,说明这枚钱币的来源和交易过程。”
材料上有那枚钱币的模糊照片和一些所谓“线索”,显然是精心编织过的。
公司里几位好奇的高管,包括张浩,都紧张地聚在走廊附近,竖着耳朵听里面的动静。
林烨的心跳得很快,但大脑却异常清晰。他早就料到可能会有这一天,只是没想到来得这么快,这么直接。那枚铜钱来自鬼市地摊,交易过程几乎没有第三人在场,摊主恐怕早已找不到,或者被收买。如何证明来源合法,几乎是死局。
但他并非全无准备。
“各位同志,请坐。”林烨没有表现出丝毫慌乱,反而先请调查人员坐下,然后对门口的助理吩咐,“去我办公室,把左手边第二个抽屉里的那个棕色文件袋拿来。”
助理很快取来文件袋。林烨从里面取出几张纸,轻轻推到调查人员面前。
“这是我当时购买那枚钱币后,担心来源说不清楚,特意去找本市几位资深古钱币收藏家做的联合鉴定笔记和见证证明。”林烨缓缓说道,“上面有时间、地点、钱币特征描述,以及几位老师的亲笔签名和联系方式。他们可以证明,这枚钱币确系真品,且我当时是以正常市场价格购得。”
这是他灵光一闪留下的后手。当初卖出铜钱后,他确实私下找过几位信誉良好的老收藏家,以“请教学习”为名,让他们观摩并做了记录,没想到真派上了用场。这虽不能完全等同于正规交易**,但在缺乏反证的情况下,是极有力的旁证。
文物局的专家拿起那份证明仔细查看,点了点头:“这几位老师我都认识,是圈里有名的老实人。他们的联合见证,很有分量。”
公安同志的脸色稍缓,但依旧严肃:“这份证明只能说明钱币是真的,以及你曾持有过。但无法直接证明你的购买渠道合法。举报材料称,你是在非法文物市场进行交易的。”
“同志,”林烨目光坦然,“古玩收藏行业有其特殊性,”鬼市”、地摊交易是长期存在的现象,法律并未明令禁止,其核心是打击盗掘和走私文物。我那枚钱币,经几位老师鉴定,是传世品,并非新出土,更非走私品。我是在地摊上”淘”来的,这过程可能不够规范,但绝对谈不上”非法交易”。”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诚恳:“我理解各位同志依法办事的职责。我愿意全力配合调查,提供我所知的一切信息。但我也必须指出,在这个时间点,在我公司发展的关键阶段,出现这样针对我个人的、带有明显恶意的实名举报,其动机令人深思。我恳请有关部门能彻查举报人的目的,是否涉及不正当商业竞争甚至诬告陷害。”
他这番话,既摆出了事实(鉴定证明),讲清了行业惯例(地摊淘货的模糊性),又巧妙地将矛头引向了举报者的动机,暗示这是商业对手的恶意打击。
调查人员交换了一下眼神。他们经验丰富,自然也能看出此事蹊跷。单纯的文物案子不会让他们经侦出面,背后显然有推手。
“林先生,你的情况和提供的材料,我们会如实记录和核实。在调查清楚之前,请你保持通讯畅通,暂时不要离开本市。”公安同志做了总结,语气比刚来时缓和了不少。
送走调查人员,林烨后背已是一层冷汗。他知道,这只是第一关。调查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而这期间,“曜烨科技创始人被警方调查”的消息一旦被泄露出去,造成的负面影响将是灾难性的。
果然,他刚回到办公室,张浩就急匆匆闯进来,脸色发白:“烨哥!外面...外面已经有小道消息在传了!说你可能要被抓了!”
公司的内部通讯软件上也出现了一些不安的询问。
必须立刻行动,绝不能任由谣言发酵!
林烨眼中寒光一闪。叶枫步步紧逼,试图将他置于死地。不能再被动防守了,必须反击!而且要打在他的痛处!
他立刻做了三件事:
第一,内部稳定:他召集全体员工开了一个十分钟的紧急短会,没有隐瞒,坦然告知了有人恶意举报及官方前来核实的情况,并展示了那份收藏家联合证明,强调公司运营一切正常,法律会证明他的清白。稳定了内部军心。
第二,舆论反制:他让公关团队(新组建的)立刻准备一份措辞严谨的声明,强调积极配合调查、坚信法律公正、同时严厉谴责某些竞争对手采用栽赃陷害、恶意中伤的不正当手段。声明准备好后,他并没有立刻发布,他在等一个时机。
第三,绝地反击:他拿出加密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不是打给周明轩,也不是打给陈国庆,而是打给了那位新晋顾问——秦雪。
“秦博士,抱歉打扰。有个涉及数据安全和技术伦理的问题,想向您请教,也可能需要您的帮助...”林烨用最简洁的语言,描述了叶枫可能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并篡改数据、进行商业陷害的行为(隐去了具体人名,但秦雪必然能猜到),并询问从技术层面,是否有办法追踪或证明这种黑手操作。
秦雪在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声音变得极其严肃:“林总,如果情况属实,这不仅是不正当竞争,更可能涉及严重的商业犯罪和网络安全问题。我可以尝试从一些特殊渠道,帮你留意是否有类似的异常数据攻击模式出现...但这需要时间,而且...”
“我明白风险的敏感性。”林烨立刻接话,“任何信息,仅作为技术参考和法律层面的准备,我们绝不会贸然行动,更不会将您置于险地。”
挂了电话,林烨知道,他扔出了一颗问路石。秦雪对叶枫的不满,或许会成为一把关键的钥匙。
做完这一切,他坐在电脑前,打开了那个记载着未来记忆的加密文档。目光锁定在几个原书中提到的、叶枫早期进行的、游走在灰色地带甚至违法地带的商业操作上...
他在等待。等待调查的下一步。等待秦雪的可能反馈。等待一个...将舆论声明和雷霆反击一起打出去的最佳时机。
叶枫想玩脏的?那他就要让对方知道,什么叫作茧自缚,什么叫玩火自焚!
办公室的灯光照在他冷峻的侧脸上,一场绝地反击的风暴,正在无声地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