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都市龙王炮灰逆袭记 第六章:合纵连横与潜在盟友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2285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曜烨科技在技术圈的小范围声名鹊起,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涟漪虽不汹涌,却持续扩散。陆续又有几家中小型互联网公司找上门来,要求试用或采购产品。公司的营收账户,终于不再是只出不进的状态。
但林烨很清楚,这点成绩,在真正的巨鳄面前,不堪一击。苏家一次不痛不痒的抹黑可以化解,若是叶枫亲自下场,或是林、苏两家动用真正的商业资源进行围剿,曜烨恐怕连一个回合都撑不住。
他必须在自己彻底暴露在聚光灯下之前,找到盟友,或者至少,让自己不那么孤立无援。
他的记忆再次成为最宝贵的地图。仔细检索着原著中那些与叶枫有过冲突、或被叶枫吞并的势力。很快,一个名字浮现在脑海——陈氏集团。
陈氏集团,本土老牌企业,以实体制造业和地产业起家,近年来力图向科技转型却屡屡受挫。在原著中,叶枫归国后不久,就会通过一系列眼花缭乱的资本运作和不太光彩的手段,将陈氏核心产业吞并,其家主陈国庆结局凄惨。
更重要的是,陈国庆此人,性格刚愎却也直率,极其看重信誉,对叶枫那种不按规矩出牌、手段狠辣的作风深恶痛绝。敌人的敌人,或许未必是朋友,但至少是可以利用的对象。
时机也恰巧。林烨通过财经新闻注意到,陈氏集团旗下一家重要的子公司正陷入一场不大不小的供应链管理危机,其传统的ERP系统无法有效处理突发状况,导致生产和交付都受到了影响。
这是一个绝佳的切入点。
林烨没有直接联系陈国庆,那太唐突,也极易被拒绝。他换了一种方式。他让张浩以技术社区专家的身份,匿名在几个高级架构师论坛上,发布了一篇针对“传统制造业供应链突发危机智能化预警与调度”的技术分析文章。
文章没有提及任何具体公司,却精准地剖析了陈氏子公司当前可能遇到的困境类型,并提出了一个基于实时数据流处理和分布式决策的解决方案框架,其核心思想与曜烨科技的产品理念高度契合,但表述得更为宏观和理论化。
文章很快在特定圈层内流传开来。
一天后,林烨接到了周明轩的电话。“陈国庆托关系找到我这儿了。”周明轩的声音带着一丝玩味,“他对你那篇匿名文章里的思路很感兴趣,问我背后是哪路高人。我替你打了个掩护,只说可能是海外某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但他想找人聊聊具体的落地实现。我觉得,这是个机会。”
林烨心领神会:“谢谢周总。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又过了两天,一位自称陈氏集团IT部门高级经理的人,通过曜烨科技官网的联系方式发来咨询邮件,询问关于企业级监控与数据分析平台的事宜,语气急切。
林烨知道,鱼饵咬钩了。
他亲自回复邮件,态度专业而不卑微,约定了上门做技术交流的时间。
会见地点在陈氏集团总部大楼。接待他们的正是那位IT经理,但对技术细节一知半解,明显只是个传话的。简单的演示过后,经理表示需要向更高层汇报。
正当林烨和张浩准备告辞时,会议室的门被推开。一位身材高大、面色威严、鬓角有些花白的老者走了进来,目光如电,直接落在林烨身上。正是陈国庆。
“林烨?”陈国庆开口,声音洪亮,带着审视的意味,“林家那个闹得满城风雨的小子?搞出那篇文章的人,是你?”
会议室内气氛瞬间凝固。张浩有些紧张地看向林烨。
林烨心中也是一凛,但面上保持镇定,不卑不亢地起身:“陈董事长好。文章是我公司CTO张浩的一些技术思考。至于我的家事,与曜烨科技的技术能力无关。”
陈国庆盯着他看了几秒,忽然哈哈一笑,拉开椅子坐下:“有点意思。周明轩那老小子还跟我打马虎眼。说吧,你那套东西,真能解决我下面工厂现在的麻烦?”
林烨精神一振,知道关键时刻来了。他没有直接推销产品,而是让张浩连接电脑,调出预先准备好的、针对制造业供应链场景优化的演示模块。
“陈董,能否请您简单描述一下目前遇到最棘手的问题?比如,是哪类物料、在哪个环节、延迟了多久、影响了多少订单交付?”林烨引导道。
陈国庆皱眉说了几个关键点。张浩立刻在演示系统上输入参数,只见大屏幕上实时生成出影响图谱、替代供应商推荐优先级、生产排期调整方案,甚至预估了经济损失和最佳应对策略,反应速度快得惊人。
陈国庆的身体微微前倾,眼神变得专注起来。
林烨适时补充:“这只是静态模拟。如果接入贵司实时数据,系统可以在问题发生苗头时就提前预警,并给出多套应对预案,而不是等问题爆发后再补救。”
陈国庆沉默了片刻,手指敲着桌面:“你们这套东西,叫什么?怎么收费?”
“曜烨智能数据中枢。我们按数据处理量和功能模块订阅收费。”林烨报出一个公平但绝不便宜的价格。
“价比黄金啊。”陈国庆哼了一声,“但我喜欢明码标价。比那些嘴上说着合作,背地里想着怎么吞掉你整个厂子的豺狼好得多!”
林烨心中一动,知道这话意有所指。他谨慎地没有接茬。
陈国庆站起身:“先在我下面那家出问题的子公司试点。有效,我陈氏集团全面推广。无效,你们以后也别进这个门了。”雷厉风行,不容置疑。
“没问题。”林烨自信地点头。
离开陈氏集团大楼,张浩长出一口气:“烨哥,这陈董事长气场太强了。能成吗?”
“成了第一步。”林烨看着车窗外陈氏巍峨的总部大楼,目光深邃,“更重要的是,我们或许找到了一道暂时的防波堤。”
他几乎可以肯定,陈国庆最后那句话,指向的就是叶枫或者叶枫所代表的那种掠夺性资本。陈氏与叶枫之间,早有嫌隙,甚至可能冲突已现端倪。
与陈氏的合作,不仅是一单生意,更是一个信号,一个潜在的战略缓冲。
然而,就在曜烨科技与陈氏子公司紧锣密鼓地部署试点系统时,林烨接到了内线一个模糊的警告——叶枫似乎对陈氏最近的动向产生了兴趣,尤其注意到陈氏在寻求“外部技术解决方案”。
风,似乎又要起了。
林烨站在曜烨科技的办公室白板前,画下两个圈,一个标注“陈”,一个标注“叶”,中间画了一个巨大的问号。
合纵连横的第一步已经迈出,但棋盘上的对手,也从不会坐以待毙。
作者闲话:
感谢读者大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