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十一章谷外旌旗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3001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随着星力的注入,那原本毫不起眼的玉片竟微微震颤起来,表面那些纹路开始流淌着与墟渊同源的气息。
与此同时,萧彻闭目凝神,周身气息与这方天地隐隐相合。
凌非静立一旁,屏息凝神。他知道推演天机最忌打扰,目光不自觉落在萧彻专注的侧脸上。此时的萧彻,褪去了平日的戏谑,变成了那真正执掌星轨窥探命运的天机阁主。
就在他心神微荡之际,萧彻指尖星辉一阵紊乱,那玉片上的光芒也骤然黯淡下去。他猛地睁开眼,脸色有些发白。
“如何?”凌非下意识上前一步,语气带有一丝自己都未察觉的急切。
萧彻缓了口气,摇了摇头:“不行……这玉片残缺得太厉害,仅凭这一小块,能追溯到的信息支离破碎。”
他摩挲着玉片,沉吟道:“不过,可以确定两点:一,此物确实与墟渊有关,并非普通沾染气息之物;二,它需要拼合,只有完整的形态,才能揭示真正的作用,或许……是钥匙,或许是地图,亦或是某种信物。”
他将玉片递给凌非:“看来寻找其他碎片,势在必行了。”
凌非接过尚带有一丝微弱星力的玉片。
“此事,需从长计议。”凌非将玉片收起。
萧彻看着他紧蹙的眉头,忽然又恢复了那副懒洋洋的调调,倚在青石上,笑道:“是啊,从长计议。不过国师大人,探寻秘境凶险万分,你可要……保护好在下才是。”
凌非瞥了他一眼,懒得理会这人的故作姿态,转身便欲离开观星崖。
然而,他刚迈出两步,身后便传来萧彻带着笑意的声音:
“对了,方才推演时,我似乎还看到……与我们有些关联的星象隐约指向京城西北方向。或许,下一块碎片的线索,就在那里也说不定。”
凌非脚步一顿,没有回头,只是袖中的手微微握紧。
京城西北……那正是皇陵所在的方向。
观星崖上的推演无果而终,墟眼的悸动眼下还是无法解决。
摆在凌非和萧彻面前更紧迫的是药王谷的百废待兴,以及如何利用药尘伏诛,太子与药王谷勾结证据确凿的契机,给予东宫致命一击。
两人回到议事的大殿,秦长老与阿诺已经在此商讨着如何整理药王谷的损失和弟子的伤亡,以便向朝廷呈报。阿诺情绪依旧低落,但已强打精神,参与讨论典籍整理和弟子安置。
就在这时,一名弟子神色匆匆地闯入厅内,对着秦长老急声道:“长老!谷外来了大批官兵!打着刑部的旗号,已将谷口封锁,为首的是个太监,说要即刻进谷查验,宣旨!”
大殿内瞬间一静。
凌非眉头紧锁,与萧彻交换了一个眼神。朝廷的反应比他们预想的要快!而且来的不只是刑部,还有由内侍太监宣旨,这阵仗非同小可。
“来者不善啊。”萧彻指尖轻轻敲击桌面,眸中闪过一丝冷光,“我们刚清理完门户朝廷的人就到了,时机掐得可真准。”
凌非站起身,神色恢复了一贯的冷峻:“既然来了,便去会一会。秦长老,阿诺姑娘,你们暂且在此,我前去接旨。”
他语气平稳,带着一种安定人心的力量。秦长老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
萧彻道:“我与你同去。”
凌非点了点头,现在也不是争论的时候了。
凌非萧彻并肩走出议事大殿,朝谷口方向而去。
“看来,有人不想让我们安稳的消化药王谷这块”肥肉”,更不想让你拿着证据风风光光的回京。”萧彻低声说道:“是太子狗急跳墙了,还是……那位陛下,已经等不及要平衡局面了?”
凌非望向谷外,隐约可见旌旗:“无论是谁,药王谷之事,必须水落石出。太子,绝不会幸免。”
谷口处,甲胄森然。兵士面无表情地封锁了所有通道,气氛肃杀。为首者,是一名身着深紫色内侍官袍的老太监,正是皇帝身边的心腹之一——秉笔太监,高贤。
高贤身后,除了精锐兵士,还跟着几位身着刑部的官员,显然是以查案为名,行监管之实。
见到凌非与萧彻并肩而来,高贤脸上立刻堆起笑容,上前几步微微躬身:“咱家参见国师大人,萧阁主。二位安好?”语气恭敬,眼神却在凌非和萧彻身上扫过,尤其在看到萧彻时,目光微微闪烁。
“高公公。”凌非微微颔首,算是回礼,语气平淡无波,“不知公公率众前来,所为何事?”
高贤直起身,笑容不变,声音尖细却清晰地传遍四周:“咱家奉陛下口谕,特来宣旨。陛下听闻药王谷遭逢大变,逆徒药尘勾结外敌,致使谷中伤亡惨重!特命咱家前来,一为宣慰安抚,二为协助国师与秦长老清查逆产,整肃谷规,以安人心。”
所谓的“宣慰安抚”、“协助清查”,不过是名正言顺介入药王谷事务的借口。真正的目的不言而喻——药王谷数百年的积累,那些珍贵的药方、秘术,乃至对南境领域的掌控权,这块巨大的肥肉,皇帝要亲自下口了。
凌非心中冷笑,果然如此。
凌非与萧彻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高贤的到来,意味着皇帝已经张开了网,而他们手中的“证据”,此刻性质已然不同。
证据,在皇帝手中,不再是定罪的铁证,而是……筹码,是工具。
若皇帝真如萧彻所料,只想得到一个“可控”的太子,那么药王谷这些染血的证据,呈递到御前时会变成什么样?
总而言之,最终太子是倒台还是被削弱,是严惩还是轻拿轻放,决定权完全在于皇帝的一念之间,在于何种选择最符合他当下的利益。
凌非将证据整理得再完美,逻辑再缜密,在绝对的皇权面前,也抵不过皇帝轻描淡写的一句:“此事朕已知晓,自有决断。”
这才是最无力之处。
他与萧彻在前线与太子党羽,还有药尘这等疯狂之辈搏命厮杀,铲除了危及社稷的毒瘤,他们拼死获得的证据,在皇权博弈的棋局中,很可能无法发挥他真正的作用,反而会成为上位者手中随意拿捏权衡的工具。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而皇帝,就是要做那只最大的黄雀。
萧彻在一旁,脸上依旧挂着那副慵懒的笑意,只是眼底深处掠过一丝讥讽。对高贤道:“有劳高公公奔波。陛下圣明,体恤下情。只是药王谷经此大劫,百废待兴,秦长老与诸位弟子惊魂未定,这清查整顿之事,是否可稍缓几日?”
高贤回道:“萧阁主此言差矣。正因谷中遭逢大变,才需尽快厘清脉络,拨乱反正,以免再生枝节。陛下忧心忡忡,咱家也是奉命行事,不敢怠慢啊。”
他目光转向凌非,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压迫:“国师大人,您说呢?”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凌非身上。
凌非面沉如水,他知道,此刻若强硬拒绝,便是抗旨不遵,正中某些人下怀。但若任由高贤插手,药王谷恐怕真要改姓“皇”了,苏瑾等人的牺牲,秦长老等人的期盼,又将置于何地?
他沉默片刻,缓缓开口声音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陛下体恤,臣等感激不尽。药王谷之事,臣与萧阁主已初步查明,逆徒药尘罪证确凿,其与太子……往来之证据,亦已整理在册。”
他刻意在“太子”二字上稍作停顿,满意地看到高贤眼神微变。
“高公公既要奉旨清查,自无不可。”凌非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强硬,“然,药王谷乃江湖门派,传承数百年,自有其规矩法度。秦长老德高望重,已暂代谷主之位,主持大局。清查之事,可由刑部官员与秦长老共同进行,依律而行。其余官兵职责在于守备京都,不宜介入江湖门派内务,以免引人非议,有损陛下圣明。”
有理有据,不卑不亢。
高贤脸上的笑容僵硬了一瞬,他没想到凌非如此强硬且滴水不漏。
萧彻轻笑一声,打了个圆场:“国师大人所言极是。高公公,不如先请刑部的几位大人入谷,与秦长老接洽?至于兵马,就在谷外安营扎寨以示天威,亦可防闲杂人等靠近,如何?”
高贤盯着凌非看了片刻,心知今日难以强行压服,:“既如此,便依国师之言。不过,咱家提醒二位,药王谷之事,关系重大,陛下……可是时刻关注着的。”
他拂尘一甩,示意刑部官员跟他进谷。
一场不见刀光剑影的交锋,暂时告一段落。
但凌非和萧彻都清楚,皇帝的触手已经伸进来,药王谷的重建,乃至他们手中的证据,都将在更复杂的局面中展开。
刑部的官员跟着两人进谷,来到了刚刚议事的大殿。秦长老也不愧是谷中大能,在众多朝廷命官的威压下也能稳住局面。
作者闲话:
求枝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