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6过去的书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3304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苏尽的过去是本杂揉的图画书,打开这本书的第一个人是陈言。
“苏尽,这是你的书吧?里面竟然放着你的照片。”
陈言闲来无事,在书房间翻书看,随意打开本书,有这样的惊喜是没料到的。
书名是翻译后简短的四字,底下的英文译文有 的一段。
虽然夹杂着照片,可书本崭新的像是刚装订。
苏尽在书桌画纹身设计图,闻言一愣,手里的铅笔断掉笔尖,咔嗒一声,连同心也断出条缝。
陈言拿着书给他看,发 的页间夹着张旧照片,从里面的图画可以得知,那是一个9岁的苏尽,再翻两 ,又是一个少年苏尽。
苏尽的所有书里,除了纹身图鉴其余的全是大哥的,那这些照片是谁拍的也不言而喻。
举着照片看了会,才想起它的由来。
那是苏尽11岁的时候,刚被认不久,还是个跑腿的小弟。
只要别人使唤久了,大哥就会不高兴地揍那人,久而久之,除了大哥,也没什么人使唤他。
有天早上,大哥睡醒后把苏尽叫起来,给他洗脸,洗头,又让他刷牙洗澡,一通下来,整个小孩都变成的白面馒头,白净的反光。
换上前天买的新衣服,被大哥牵着出门了。
苏尽还记得,那天出去别人都喜欢和他说话,不嫌弃他没爹没妈是个孤小孩。
等到了照相馆门口才知道,是要拍身份证。
大哥吵着让师傅多拍两张,留着做纪念。
后来一整天,大哥都拿着照片看,第二天就不见了。
苏尽还很庆找不到了,因为从拿到照片开始,哥碰见小弟便夸苏尽好看,上镜,人长的板正,弄得小孩红了脸。
第一张照片顺利想起后,后面都很快记起,像是落锁的铁盒,打开锁里面的东西清清楚楚。
下一张是13岁的时候,大哥送苏尽去上学。
初中是义务教育,即使苏尽没上过5、6年级,也依旧要读书学习。
社区的大婶跑了几趟才敲定下来,原本是要住宿的,可大哥硬要求走读。
入学当天,穿上新校服,5、6个哥一起送人上学,进校门前,大马借别人相机拍张,说庆祝苏尽开学上课,家里终于有位读书人了。
听大哥说,他很小就没有读书出来打拼了。
第一次赚到钱是13岁帮饭馆洗盘子,一天10块,当月就寄了250块钱回老家,却从邮送信员口中得知,全家都搬走了。
没有一个人告诉他。
两年前出来打工,从没有寄信关心过,可能他们就没想过自己会活着。
苏尽讲到第二个有些渴,陈言倒了杯温水让他喝下,看人没有心思再画画,便带着人坐在飘窗的毛毯上。
背靠在温热的胸膛上,心也安定下来再次缓缓开口。
“想不想听听以前的?”
陈言瞬间反应过来,猜测是他的小时候。
11岁?
不是,那是遇见大哥以后的事,这本画册的前言是出生。
苏尽出生在农村的毛坯房,中间的木床是他的出生地。
父母在苏尽1岁半的时候去外地打工,一直是奶奶抚养。
那是苏尽为数不够的幸福,但人不会一直幸福,不然怎么会有这么多人求神拜佛。
在7岁生日,奶奶赶着卖完菜赶着回来,走太快,路又滑,摔倒后久久不能动弹,哀嚎的求救声隐没在窄小的山路。
年幼的苏尽守在家门口,等到天暗,始终不见蹒跚的身影,急得去拍邻居亲戚家的门。
等村民找到时,奶奶静静地躺在那,苏尽嘶哑的喉咙唤不醒长眠的人。
父母回到家时,已经是三天后,奶奶被草草地安葬。
一切都发生的太快,支起棚子,来了很多人,匆匆的来又急急的离开。
最后一次睡在奶奶的床上,苏尽梦见了奶奶。
但就像刚才说的,是最后一次,从此再也没有会面。
水杯温热的触感舒缓神经,苏尽情不经又说了许多,一开口就停不下来了。
陈言的下巴枕在他的肩膀上,翻开下一页。
放照片的书是大哥的,是本国外名著,即使翻译为中文也有些晦涩难懂。
书架上堆放书大多都是这类,无不惋惜大哥这样人,如若换个生长环境,绝不上是个混混。
翻书动作越发轻柔。
苏尽跟随父母来到了他们打拼的地方,父亲完全对他放任不管,母亲却对他很好。
女人的母性在面临孩子悲伤的时候最易出现,何况是初为人母的年轻女性。
可不幸再一次降临在他身上,父亲染上了赌瘾,导致散乱的家庭彻底走向破碎。
后来父母离异,谁都不要他,年仅6岁的苏尽无人管教。
有看不下去的邻居会帮我衬一会儿,如此一来,整个镇上都知道有个没爹没妈的小孩。
街上的人家里,只要有孩子不听话,就说出来恐吓孩子。
困难的日子过到八岁,一直持续到遇见大哥。
十几年的艰难短短几百字概括,苏尽想来,没有缺胳膊缺腿,被拐卖挖心,已经是奇迹。
“其实还好,至少没像新闻上的那些,或者没像狗血电视剧里的拐卖,砍断四肢去乞讨。”
“现在仔细想了想,唯一庆幸的是我不是女生,我一个男生都这么难过活,要有女生外出流浪更是危险。
但现在不管遇见什么危险都要报警处理,安全是第一位。”
苏尽放下杯子,转过身捏陈言的脸,笑着安慰。
“报警的方法很好,他们的家长会怎么样?”
陈言任由他揉捏,声音也些变哑。
“当然是抓他们啊,有意识弃孩子是要被判刑或者警告的,情节恶劣的直接进去,孩子交由当地福利院抚养,谁也别想好过。”
苏尽越说越得意,话题的转变太快,绕是适应了几年的陈言也跟不上,只能配合的称赞。
“知道这么多,好厉害,我现在要向苏老师学习。”
苏尽完全属于登鼻上脸的人,立即抬起胸膛,心情大好的收回手。
“当然,是大哥告诉我的,怎么样?”
“特别厉害,大哥不仅能赚钱养家,独立打拼,还会照顾别人。”
陈言由忠的称赞,虽然没有见过人,但是看见苏尽的骄傲劲,总觉得两个人应该很像。
无意中表现出的孩子心性,总是被陈言照顾到。
苏尽很快掠过书本,离开温暖的怀抱,去赶设计稿。
稿件是位老顾客介绍,并且要求加急的稿件,价钱是平时的两倍,不然谁也不会在休息日加班。
自从加上联系方后,为了方便的沟通的vx时刻都在响,每天雷打不动的十几条朋友圈,从吃喝玩乐到生病住院。
昨天做了阑尾炎手术,手机的提示音更是此起彼伏,单单是赞扬探病亲戚煮的鸡汤就连发四五条,弄的苏尽谗的买了只炸鸡。
因此被陈言念叨了几句,让他少点外卖,特别是重油、重辣、重辛的东西。
前天天气太干燥,一不注意就流了鼻血,现在没隔两天便忘了,完全是记吃不记打。
旁边的手机又传出熟悉的提示音,苏尽点开一看,是张出院的家庭合照,配的文案又长又酸,难得的正经。
惹的苏尽仔细看了一遍,读到最后忍不住笑起来,举着手机屏幕朝向阳台。
“陈言,快看,他是不是前两天,在养老院晕倒的人。”
苏尽把手机屏幕调亮,放大客人的脸,兴奋的问。
陈言把书合上,从座椅上起身,凑近一看,还真是。
前天养老院里一个老人的孙子来探望,结果突然晕,吓的工作人员打急救电话,又找到能管事通知老板。
当天陈言在办公室,能及时赶到一路陪送到医院,又从老人的联系名单里找到子女的电话,告知后家长立即赶到医院。
幸亏只是急性澜尾炎,确保没什么大碍才离开。
那天晚上是苏尽来医院接人,念着人一下午没吃饭,带着点零食让陈言先垫垫。
“他原来是你客户,护士抽血的时候还吐糟他的花臂。”
“他的花臂不是在我们店纹的,现在没几个小年轻喜欢,已经很久没有纹过了。”
苏尽飞快撇清自己工作室的,极力保证自己的审美,还将手机丢给陈言,埋头在桌柜里翻找以往的设计稿,嘴里嘟嚷着让他长长眼界。
手机被误触,朋友圈进入另一条,陈言退出去,又点回那条朋友圈,粗略的看过一遍。
扫视一圈,视目兀的顿住,停留在位身着蓝色的裙子的脸上,那是副洋溢着欢乐与幸福的笑容。
陈言深深地长舒口气,又读了一遍文字,得知她是客户的二表姨。
“苏尽,你的设计稿我收到客厅的展物柜里,最上面那层。”
“我怎么说找不到,放在一起也行,要用的时候好找,比如现在。”
苏尽跑到门外又回来,扶着门框问:“你要不要吃板粟,我去煮一点。”
上午陈言去买菜,碰见卖板栗的阿婆,背篓里板栗又大又红,称了几斤回来,打算做板栗炖鸡。
“去吧,用高压锅煮,要是不会,就洗干净放着,等会我来。”
话说到一半,苏尽早跑没影,最后半句陈言扯着嗓子喊出来。
支开人,陈言的视线再次移回手机上,飞快的向下翻阅,五颜六色的图片从眼前扫过,心中的猜疑越发强烈。
其中,在一条朋友圈里,是二表姨过生日,客人发了几条独特写照和文案。
陈言吓的手滑,手心里不知道什么时候冒出薄汗,神色僵硬的立马退出,把客人的权限设置为不看对方朋友圈。
手机像拿着烫手的山芋,恨不得摔到窗外。
三步并作两步逃似的来到阳台,翻开书。
这张,不是!
这页,不对!
刚才看见在那!
究竟在哪?
“陈言,你来看看这些水够不够?”声音从楼下传来,带着点特有的沉闷,是厚重的墙面掩住了明亮的音色。
苏尽早忘记找稿纸,只记得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