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树枝当笔,大地当纸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2477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第11章树枝当笔,大地当纸
秋日的阳光带着恰到好处的暖意,透过老槐树的枝叶洒在院子里,在泥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
沈青萝把晒好的薄荷收进布袋,刚转身就看见萧大宝蹲在墙角,手里攥着根烧焦的木炭,在地上歪歪扭扭地画着什么。男孩的眉头拧得紧紧的,鼻尖几乎要碰到地面,连她走到身后都没察觉。
“在写什么?”沈青萝放轻脚步,笑着问。
大宝吓了一跳,手里的木炭“啪嗒”掉在地上,脸颊瞬间涨红,像被抓包的小偷似的慌忙用脚去蹭地上的痕迹:“没……没什么……”
地上的字迹已经被蹭花了,只隐约能看出是个“孝”字,笔画歪扭,却透着股执拗的认真。
沈青萝心里一软。这孩子自从能去请教老秀才后,就总爱偷偷练字,可惜家里连像样的笔墨纸砚都没有,只能用烧焦的木炭在地上画。
“是不是想练字?”她捡起地上的木炭,在手心擦了擦灰,“娘教你。”
大宝惊讶地抬起头,眼睛里闪过一丝期待,又很快低下头:“不用了娘,太费钱了……”
“不费钱。”沈青萝拉着他走到院子中央最平整的一块泥地上,又折了根粗细合适的树枝递给二宝,“二宝也来,我们今天就用树枝当笔,大地当纸。”
二宝正蹲在旁边削木头,闻言眼睛一亮,丢下手里的活计跑了过来,小心翼翼地接过树枝,像捧着什么宝贝。
萧三宝也颠颠地凑过来,举着手里的小树枝喊:“我也要!我也要写字!”
“好,都有份。”沈青萝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发,在泥地上画了个大大的“人”字,“我们先学写”人”,一撇一捺,要站得稳,行得正。”
她握着大宝的手,用树枝在地上缓缓划过,一边写一边说:“这一撇,是担当;这一捺,是责任。做人,就要有担当,有责任,不能像某些人那样,只顾着自己占便宜。”
大宝的手指跟着她的力道移动,树枝划过泥土发出“沙沙”的轻响,像在他心里播下了颗种子。他想起昨天刘梅来抢布料的样子,又想起娘挡在他们身前的背影,忽然明白了“担当”和“责任”是什么意思。
“来,自己试试。”沈青萝松开手。
大宝深吸一口气,握紧树枝,一笔一划地写起来。虽然还是歪歪扭扭,却比刚才认真了许多,写完后紧张地看着沈青萝,像等待打分的学生。
“写得好!”沈青萝毫不吝啬地夸奖,“比娘第一次写得好多了。”
大宝的耳朵红了红,嘴角却忍不住向上弯。
二宝也学着样子写起来,他的手指比大宝灵活,写出来的“人”字更工整些,只是捺画总爱往回收,透着点小心翼翼。沈青萝看着他的字,忽然想起这孩子总爱把自己藏在大宝身后,便笑着说:“二宝的捺画可以再舒展些,不用怕,大胆写。”
二宝愣了一下,抬头看了看沈青萝鼓励的眼神,咬了咬唇,重新写了一个——这次的捺画果然舒展了不少,整个字都显得挺拔了。
“真棒!”沈青萝鼓起掌来。
三宝看得心痒,也举着小树枝在旁边画,只是她的“人”字更像两只小脚丫,歪歪扭扭地趴在地上。小姑娘却很得意,拍着小手喊:“我会写啦!我会写”人”字啦!”
“我们三宝真厉害。”沈青萝蹲下来,握着她的小手,帮她把笔画捋顺,“你看,这样是不是更像啦?”
三宝点点头,小脑袋在她脸上蹭了蹭,留下一串泥印,惹得大家都笑了起来。
阳光暖暖地照在身上,泥地上的字迹渐渐多了起来——“父”“母”“兄”“妹”……沈青萝教他们写家人的称呼,也教他们写“勤”“善”“勇”,每写一个字,就讲个小故事。
讲“勤”字时,她说:“人勤地不懒,就像我们种的菜,你对它好,它就长得好,能让我们吃饱饭。”
讲“善”字时,她说:“善良不是傻,是心里有光,就像大宝给娘送草药,二宝给妹妹做木马,都是善良的样子。”
讲“勇”字时,她说:“勇敢不是打架,是像二宝那样,明明怕得发抖,却还敢举着小刀保护哥哥,像三宝那样,摔疼了也只哭一小会儿。”
三个孩子听得入了迷,眼睛亮晶晶的,手里的树枝在地上写写画画,连肚子饿得咕咕叫都没察觉。
直到日头偏西,沈青萝才拍了拍手:“今天就学到这儿,明天我们学写自己的名字。”
“真的吗?”大宝眼睛一亮,“可以学写”萧大宝”吗?”
“当然可以。”沈青萝笑着点头,“不仅学写名字,娘还攒了钱,等过几天去镇上,给你们买真正的笔墨纸砚。”
“真的?!”二宝也激动起来,手里的树枝都差点捏断。
“真的。”沈青萝看着他们期待的眼神,心里暗暗打定主意——明天就把剩下的两颗金豆子兑成银子,一定要给孩子们买套像样的文房四宝。
晚饭时,沈青萝用新收的荠菜和精米做了荠菜团子,还蒸了三个鸡蛋,每个孩子碗里都卧了一个。三宝吃得最香,小嘴巴塞得鼓鼓的,像只偷食的小仓鼠。
“娘,我们什么时候去镇上买笔墨?”大宝一边吃,一边忍不住问,眼睛里满是期待。
“后天吧。”沈青萝说,“后天镇上有集,东西全。”
“我可以去看木匠铺吗?”二宝小声问,“我想看看他们的刨子是怎么弄的。”
“可以。”沈青萝笑着点头,“不仅能看,要是你表现好,娘还可以给你买块好木头。”
二宝的眼睛瞬间亮了,扒拉米饭的速度都快了不少。
三宝见哥哥们都有礼物,也举着小手喊:“我要糖人!要最大的糖人!”
“给你买,给你买最大的。”沈青萝刮了下她的小鼻子,“不过要等你把团子吃完才行。”
三宝赶紧大口大口地吃起来,逗得大家都笑了。
饭后,大宝主动收拾碗筷,二宝帮着喂鸡,三宝则拉着沈青萝的手,在院子里学走路——小姑娘最近正在学认字,总爱把“人”字挂在嘴边,走一步就喊一声“人”,奶声奶气的,听得人心都化了。
沈青萝看着三个孩子忙碌的身影,心里暖洋洋的。
她想起刚穿来时,这三个孩子像三只竖起尖刺的小刺猬,眼神里满是戒备和敌意。可现在,他们会笑,会闹,会期待,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开心半天。
这大概就是养崽的乐趣吧——看着他们一点点卸下防备,一点点变得开朗,一点点长成自己期待的样子。
夜色渐浓,星星爬上树梢。沈青萝把孩子们哄睡后,悄悄进了空间。药柜里的人参又长高了些,叶片翠绿,透着勃勃生机;黑土地上的蔬菜长势喜人,看着就很有胃口。
她摘了些新鲜的蔬菜,又舀了些灵泉水,心里盘算着明天的事——兑银子,买笔墨,买木头,买糖人……还要再买些布料,给孩子们做身新衣服,好让他们风风光光地去祭祖。
日子虽然忙碌,却充满了希望。
沈青萝看着窗外的月光,嘴角忍不住向上弯。
树枝当笔,大地当纸又何妨?只要心里有光,哪里都是学堂。
她的崽崽们,将来一定会成为知书达理、堂堂正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