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0011章雨航的日常奔波与牵挂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848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城市的另一端,生活是另一种截然不同的节奏。
清晨五点,天光未亮,闹钟刺耳的铃声便划破了狭小出租屋的寂静。江雨航几乎是瞬间惊醒,摸索着按掉闹钟,动作轻缓地坐起身,生怕吵醒隔断另一侧的母亲。
屋内还弥漫着淡淡的药味,混杂着老房子特有的潮气。他蹑手蹑脚地穿衣、洗漱,冰冷的自来水拍在脸上,驱散了最后一点睡意。
厨房里,他熟练地热上昨晚就准备好的粥,又轻手轻脚地煎了个鸡蛋。简单的早餐很快做好,他快速吃完,然后将母亲的药分好,放在床头柜显眼的位置,旁边搁着一杯温水。
做完这一切,他才凑到母亲床边,压低声音:“妈,我出车了。粥在锅里温着,药在旁边,记得吃。”
江秋兰睡眠浅,其实早已醒了,只是闭着眼不忍打扰儿子难得的片刻休息。她睁开眼,看着儿子清瘦的背影和眼底不易察觉的青黑,心疼地低声道:“哎,知道了。路上慢点,一定注意安全,别跟人抢道……”
“放心吧妈,我知道。”江雨航穿上那件洗得有些发旧的外卖服,拉好拉链,给了母亲一个安抚的笑容,“我走了啊。”
轻轻带上房门,将那声微不可闻的叹息关在身后。楼道里昏暗破旧,充斥着各种杂物的味道。他快步下楼,找到停在角落、刚刚修好没几天的电瓶车,仔细检查电量、刹车。
清晨的风带着凛冽的寒意,吹得人皮肤发紧。他戴好头盔,深吸一口气,拧动电门,汇入了这座庞大城市最早苏醒的车流之中。
早高峰的单子总是密集而急迫。写字楼的白领们需要咖啡和早餐,医院的家属需要热粥,熬夜的年轻人需要醒神的美食……系统派单的提示音此起彼伏,导航地图上布满了错综复杂的线路。
江雨航像一枚被无形鞭子抽打的陀螺,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高速旋转。抢单、取餐、规划最优路线、争分夺秒地送达。红绿灯的每一次读秒都牵动着心跳,电梯前的每一次等待都显得无比漫长。
他穿梭于光鲜亮丽的写字楼大堂,也奔走在烟火气十足的老旧巷弄。看到过因为迟到几分钟而破口大骂的顾客,也遇到过因为一声“谢谢”和五星好评而心怀感激的老人。
手肘和膝盖的擦伤还在隐隐作痛,尤其是上下车和奔跑时。但他顾不上这些,额角的汗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每一单的配送费,都是母亲下一瓶药,是这个家下个月的生活费。
午后的阳光稍微暖和了些,但订单也进入了短暂的平峰期。他找了个允许停车的路边,拿出早上带出来的馒头和保温杯里的温水,靠着电瓶车狼吞虎咽地解决午餐。眼睛还时刻盯着手机,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可能的订单。
偶尔,在等红灯的间隙,或者穿梭过某条繁华的商业街时,他会下意识地抬头,望向城市中心那些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
寰宇中心冰芯资本,那个名字,和那个冷峻挺拔的身影,会不受控制地闪过脑海。
那张轻飘飘却重如千钧的维修单,那句“此事了结,不必再联系”,像一根细小的刺,埋在心里某个角落。解脱感激的同时,总伴随着一丝难以言喻的酸涩和难堪。
那是两个世界之间,冰冷而清晰的界限,他甩甩头,将这点不切实际的思绪抛开。那些离他太遥远了,像另一个维度的故事。他的世界很简单,也很沉重奔跑,赚钱,让母亲活下去。
下午,他特意绕开了一些单价低、路程远的订单,尽量接那些距离医院近的单子。算着时间,差不多到了母亲例行检查的时候,他提前跟相熟的护士站打了招呼,赶在母亲检查结束时,恰好送完最后一单,附近。
他匆匆跑进医院,额上还带着汗,接过护士递来的检查报告,陪着脸色苍白的母亲听完医生几句简单的嘱咐,又仔细地将新开的药收好。
“不是让你别跑来跑去吗?我自己可以的。”江秋兰看着儿子气喘吁吁的样子,忍不住埋怨,眼里却全是心疼。
“顺路的事,妈。”江雨航搀着母亲的胳膊,笑得轻松,“正好送完那边一单。医生说了,按时吃药,保持好心情,会慢慢好起来的。”
他将母亲送回家安顿好,看着时间,晚高峰又要开始了。
“妈,我再去跑几单,晚上回来可能晚点,您先睡,别等我。”
“哎,去吧,千万慢点骑,安全第一……”
叮嘱声被关在门后。江雨航再次跨上电瓶车,重新汇入晚高峰汹涌的车流。霓虹灯次第亮起,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又在车流中显得格外渺小。
奔波,牵挂,再奔波,这就是他的日常。单调,疲惫,却被生存的压力和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推着,无法停歇。
那个雨夜的意外,那个名为白冰的男人,就像投入这忙碌河流的一颗小石子,激起过短暂的、剧烈的涟漪,但很快便被永不停歇的流水裹挟着,沉入水底,仿佛从未发生。
只有偶尔,在极深的夜里,拖着灌铅般沉重的双腿回到出租屋,看着母亲熟睡中依然紧蹙的眉头时,他才会允许自己有那么一瞬间的恍惚。
想起那双冰冷审视的眼睛,想起那句“人有没有事”。然后,摇摇头,用冷水狠狠抹一把脸,第二天,太阳照常升起,他依旧需要为生活疾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