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四章.善恶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2006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雨的尸体?
赵廷萧在心中这么想着,她猜测是不是明佩兰说话发错音,下意识的转头看向坐在对面的宋锦书。
那杯茶盏的热气在宋锦书的脸上不停的扑腾,见到赵廷萧投来不解的目光自然是知道她的疑虑,放下手中的茶盏对着坐在主位的明佩兰说道:
“这件事我们去查查,还请你放宽心。”
明佩兰听见在这话心中大喜,无力的瘫坐在椅子上揉着自己的太阳穴:“多谢,如果办不成也无事。”
她轻轻挥了挥手便示意我们退下,临走前告诉二人那片海域便回到后殿去休息,宋锦书使用花瓣轻点二人恢复往常的形象,游走在这片海域当中。
水母再次围绕在二人身前,手掌正感受着柔软的触感,见走远才回答他的问题:
“万物有灵,生生不息。”
水母顺着宋锦书的手掌爬上她的脖颈,四周的一切如同梦境一般,指尖轻点一处涌起一阵小小的水泡:
“人要学会敬畏自然,而不是征服自然。”
即将快到那片海域的时候宋锦书就感受到浓烈的气息,那种气息是悲伤和恐惧,同时附带着惊悚,她明显的感受到那处悲伤,情绪被一根无形的丝线牵扯,但还不忘教导着赵廷萧:
“不论是雨还是鱼,都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一角。”
赵廷萧感受不到那些自然的气息,对于这番话不过是一知半解:“雨也有生病?”
在她当神后眼神当中便时常带着疑惑,宋锦书明白这是一个凡人在向神和仙的方向过渡。
宋锦书像是在看一个婴孩一般没有一丝的不耐烦,像是一位长者一般教导;
“当然,万物有灵。”
水将她们送往雨坠落的地方,一踏进去那种强烈的不安感扑面而来,水无论怎么冲刷都感受不到这种感觉,她扭过头先一步询问:
“你瞧见这些尸体了吗?”
赵廷萧努力的顺着宋锦书的目光看去,但映入眼帘的都是水源,最终只能落下一句:
“我只能感受到。”
说完这话后,宋锦书用手将那些雨的尸体围绕起来,心中默念着什么,四周泛起淡淡的金光。
这或许是她第一次见神的超度,往常都是看宫廷的国师去做这些事情,并未感受到照度对于横死的灵魂多么重要。
宋锦书对于这个结果并未感到失望反而是会心一笑:
“那便够了,你有很高的天赋。”
空中凭空出现金色的丝线缠绕着那些雨的尸体,宋锦书垂着眼眸进行超度,赵廷萧则是在四处找寻着一些线索,等到金色顺着水流飘走她才上前:
“那四周的这一切是凶做的吗?”
宋锦书缓缓睁开颔首,手中不知在何时出现三块不一样的器物,转身回答:“是。”
此刻的她满心在乎那些水的事情,丝毫没有注意到宋锦书手中的东西,反而是焦急忙慌的询问:
“那这里有你要的水吗?”
宋锦书大脑在不停的搜寻着什么,灵光一闪想起一个人:
“明佩兰。”
对于这个回答,赵廷萧只是觉得很奇怪,她不认为这个会是一个好答案,顺势提出自己的质疑:
“她真的可以吗?”
宋锦书颔首回答:
“可以当急救方案。”
想要再次说什么感觉肩膀被什么细微的生物戳了戳,扭头便瞧见三根金丝钻入宋锦书的掌心当中,瞧着着三根金丝做的一切淡淡一笑,对着他回答道:
“我们走吧,凶已经走了。”
赵廷萧转头看向远处明佩兰的住处:“就这样不告而别吗?”
目光从手掌中的那些东西移开,同时也眺望着远处答道:“留些东西吧。”
这时她才注意到宋锦书手掌中攥着的东西出声发问:“这是?”
宋锦书让那三个物件飘在半空当中道:
“自然赠予我们的礼物。”
赵廷萧戳着那些物件看了看宋锦书问道:
“雨?”
她瞧见赵廷萧的手上总是空空,使用着法术将其中一枚玉扳指带在她的手上,赵廷萧一愣看着指尖的青色扳指,看着她的眼神有些怪异:
“戒指?”
宋锦书早在赵廷萧疑惑的期间将一枚发簪放置在明佩兰的屋内,带着赵廷萧从另一个方向离开,在路上不慌不忙的解释:
“它也可以做为一件法器。”
赵廷萧看着这个玉扳指倒是喜爱,对于这种美丽又实用的东西谁能不爱,出了水底她们二人的衣衫并未沾染半分,这就是这水云海的魔力。
宋锦书行走在小路当中,在心中犹豫自己是不是应该回到天界,但看着瓶中空荡荡,最终还是决定多多停留,在这一路她瞧见赵廷萧的成长也是一桩美事。
宋锦书倒是很意外,赵廷萧竟然主动提出这个问题,瞧着她眼中的犹豫,以及话语中的担忧,依旧是挂着慈爱的笑。
“花神,我们是不是在人间停留的太久。”
宋锦书听见她的询问来了些许的兴致,找了路边的茶摊给了老板几个铜板坐在椅子上答道:“那你学到了什么?”
赵廷萧一本正经的回答:
“神的职责。”
这也是她一路以来的感悟,同时也明白神为什么会受人的天下敬仰,之前的她对于鬼神之事却是嗤之以鼻。
宋锦书给她倒了一杯热茶,展露出些许真心的话语道:“你有这个感悟,我很欣慰,证明你又成长不少。”
赵廷萧瞧着自己手中新的扳指,以及那些事务念叨道:“但是凶。”
她明白她心中的担忧,宋锦书以一种无力的话语道:
“我们消灭不了,只能压制。”
这一路的经历让她明白,善恶始终会在世间存留,多一方少一方会失了平衡,这就如同阴阳两道一般,事情不能消灭,但能在变迁当中融合成一种新的事务。
善恶在一千人心中就有不同的观念,谁也说不出谁对谁错,不过就是立场不同,目的不同,况且一个会读书识字的人不会坏到那里去,那怕是坏在后期的学习当中将会会到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