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并肩御劫·凤鸣九天 第四十章云开雾散,仙门接引见真师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4796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山风卷着湿润的水汽扑面而来,带着草木深处特有的清冽与一丝若有若无的灵气微甜。沈清澜与萧景珩并肩站在一处陡峭山崖的边缘,脚下是翻涌如沸的云海,白茫茫一片,将下方深不可测的幽谷完全吞没。他们已在这渺无人迹的深山大泽中跋涉了整整七日。
“就是这里了。”萧景珩的声音低沉而笃定,他摊开掌心,那枚从云中子处得来的古朴玉符正静静躺着。此刻,它通体流转着温润的玉色光芒,不再如凡物般沉寂,光芒的流转轨迹,竟隐隐与头顶苍穹中几颗特定星辰的方位遥相呼应,仿佛一张无形的星图在掌心缓缓展开。
沈清澜凝神望去,精神力如同最精密的探针,丝丝缕缕地探入前方翻涌的云海。寻常人眼中混沌无序的云气,在她“法眼”的感知下,却呈现出一种奇异的、近乎数学般的精密结构。云气的流动并非完全随机,其中蕴含着极其微弱却恒定的韵律,如同某种庞大而古老的呼吸。这韵律的节点,恰好与玉符光芒指向的星辰方位,以及云中子那句玄奥的谒语——“星河倒映处,云开见真途”——在逻辑上形成了完美的闭环。
“玉符所指,星辰为证,云气韵律为引,”沈清澜的声音带着一丝洞悉后的平静,“逻辑链完整。入口,应在这云海之下。”她抬手指向前方云海中一处看似与周围无异的区域,那里的云气流动,在精神力层面呈现出一种极其微弱的、近乎透明的“凹陷”感,如同平静水面被投入了一颗看不见的石子。
萧景珩深吸一口气,体内沉寂已久的龙气随着心意流转,并非帝王威仪的煌煌之象,而是化作一股温润如玉、却坚韧无比的守护之力,悄然包裹住两人。他一步踏出,身形轻盈如羽,带着沈清澜,义无反顾地踏入那片被标记的云海。
没有想象中的坠落感。仿佛穿过了一层极其稀薄、却韧性十足的液态光膜。眼前骤然一暗,随即又被一种难以言喻的璀璨光芒充斥。脚下不再是虚空,而是一方由纯粹光华凝结而成的巨大平台,通体呈温润的乳白色,表面流淌着细密如丝的银色符文,如同活物般缓缓脉动。平台悬浮于无垠的虚空之上,四周是浩瀚无垠的星河,无数星辰在近在咫尺的地方缓缓旋转、明灭,散发着冰冷而古老的光辉。巨大的星辰残骸、绚丽的星云漩涡在远处无声地流淌,构成一幅宏大得令人窒息的宇宙画卷。这里,仿佛是天地间一个被遗忘的节点,一个连接着尘世与浩瀚星海的奇异所在。
“接引仙台……”萧景珩低声喃喃,目光扫过这超乎想象的景象,心中只剩下对天地造化的敬畏。他下意识地握紧了沈清澜的手,掌心传来的温度是此刻唯一真实的锚点。
沈清澜同样被这景象所震撼,精神力不受控制地向外蔓延,试图解析这空间的构成。然而,那流转的银色符文、那星辰运转的轨迹,其复杂程度远超她以往接触过的任何阵法或规则。它们仿佛是宇宙最本源的法则具现,蕴含着难以想象的伟力与深邃。她感到一种渺小,但更多的是一种探索未知的强烈渴望。她的“法眼”在此刻显得如此微不足道,却又像一块被投入深潭的石子,激起了一圈圈微弱却真实的涟漪——她能“看”到那些符文运转时,空间本身产生的极其细微的褶皱与波动。
就在两人沉浸于这浩瀚奇景之时,一道温和而苍老的声音,如同自亘古传来,清晰地回荡在接引仙台之上,带着洞悉一切的笑意:
“星河为引,云开见途。二位道友,别来无恙?”
声音落处,仙台边缘那片最为璀璨的星云漩涡中,光华柔和地流转、凝聚。一个身影踏着虚空,步履从容地走出。他身着一件看似普通、却仿佛由星辉织就的青灰色道袍,袍角无风自动,上面点缀着点点微光,如同将一片小小的夜空穿在了身上。须发皆白,面容清癯,皱纹里仿佛刻满了岁月的智慧与星河的轨迹。最令人心折的是那双眼睛,深邃如渊,却带着一种看透世事沧桑后的澄澈与温和,目光落在沈清澜与萧景珩身上时,如同春风拂过湖面,带着了然与欣慰。
正是云中子!
沈清澜与萧景珩心中巨震,同时躬身行礼,动作自然而虔诚,带着发自内心的感激与敬畏。
“弟子沈清澜/萧景珩,拜见云中子前辈!”声音在空旷的仙台上回荡。
云中子含笑虚扶一把,一股柔和却沛然的力量将两人托起,使得他们无法行大礼。“不必多礼。此间非尘世,无需拘泥俗礼。”他的目光在两人身上仔细扫过,带着一种审视璞玉般的专注,最后满意地点点头,“嗯,尘缘已了,枷锁尽去,心性澄澈,根基扎实,比老夫预想中更好。尤其是这”隐龙之体”的隐患,已然消弭于无形,化作了纯粹的道基,难得,难得。”
萧景珩心中一凛,云中子一眼便看穿了他体内龙气的本质变化。那曾让他痛苦挣扎、几乎反噬自身的皇权龙气,在彻底放下帝王身份、历经生死与情爱淬炼后,竟真的如云中子所言,消散了暴戾与束缚,沉淀为一种纯粹而强大的生命本源之力,与他的仙道修为水**融。他躬身道:“多谢前辈当年指点迷津,弟子方能勘破执念,得见本心。”
云中子摆摆手,目光转向沈清澜,眼中赞赏更甚:“至于清澜小友,你这”法眼”之异,愈发精纯了。老夫观你方才以精神力试探此间法则,虽未能尽解其妙,却能触及其表,引动空间涟漪,此等悟性与精神坚韧,实乃万中无一的”慧根”。你那源自异世的”逻辑”与”法理”,非但不是桎梏,反是你叩击大道之门独一无二的钥匙。很好,很好。”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这浩瀚的接引仙台,语气变得悠远而郑重:“此地,乃是我天衍宗沟通外界、接引有缘之地的”星枢接引台”之一。穿过此台,便是通往我天衍宗山门所在——云渺仙域的路径。”
“天衍宗?”沈清澜敏锐地捕捉到这个陌生的名字,精神力瞬间集中,“敢问前辈,此宗门……”
“衍天机,明法理,护道求真。”云中子缓缓道出十二个字,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道韵的回响,“这便是我天衍宗立宗万载的根本。我宗不追求杀伐之术,不汲汲于灵力堆砌,更重对天地至理的推演、对法则本源的洞察,以及对”道”之真义的守护与践行。清澜小友,你那”法眼”所追求的”规则”、”秩序”、”真相”,与我宗”明法理”之旨,可谓天生契合。而景珩小友的”隐龙之体”,历经尘世磨砺,褪去铅华,其本身所蕴含的磅礴生命本源与气运之基,正是承载”衍天机”、推演大道变化的绝佳道胚。你们二人相遇相守,互为印证,此乃天机牵引下最珍贵的”道缘”。”
他轻轻一拂袖,仙台边缘的星云漩涡中,一缕缕更为精纯、仿佛蕴含着无尽生机的灵气被牵引而来,如同温润的溪流,环绕在两人身周,让他们瞬间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舒畅与滋养,体内灵力运转速度都悄然加快了一分。
“老夫当年所赠《太虚引气真解》,看似只是引气筑基的粗浅法门,实则是天衍宗万载积累的根基心法精髓所在。其要义不在速成,而在”固本培元,启迪灵性,磨砺心神”。你们能将其与自身特质结合,在凡尘俗世中屡破奇局,已将此真解的效用发挥到了极致,远超老夫预期。这便是你们最大的”缘法”。”云中子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与骄傲。
沈清澜与萧景珩对视一眼,彼此眼中都充满了震撼与明悟。原来那本看似普通的功法,竟蕴含如此深意!原来他们一路走来的种种奇遇与突破,并非全凭侥幸,而是自身特质与机缘结合的必然。云中子的话语,如同拨开了笼罩在身世、功法、命运之上的最后一层迷雾,让他们看清了自己脚下的路,通向何方。
“前辈……”沈清澜心中激荡,千言万语化作一声呼唤。
云中子却抬手止住了她的话头,温和的目光中带着一丝深邃的洞悉:“仙途浩渺,非比凡尘。接引台后,便是云渺仙域,天衍宗山门所在。那里有更广阔的天地,更玄妙的法则,当然,也并非全然净土。资源之争、道统之辩、心魔之劫,凡尘有的烦恼,仙域只会以更宏大、更残酷的形式呈现。老夫能做的,只是为你们打开这扇门。门后的路,需你们自己一步步去走,去证。”
他目光扫过两人紧握的手,嘴角勾起一丝了然的笑意:“不过,有此”道缘”在侧,互相扶持,彼此印证,纵有万般险阻,亦能化险为夷。记住,无论何时何地,”明心见性,守护本真”,方是求道之根本。莫要迷失于力量,莫要忘却了初心。”
云中子的话音落下,接引仙台中心,那原本流淌着银色符文的乳白光华骤然变得炽盛起来。一个巨大的、由纯粹光构成的漩涡缓缓成形,漩涡中心,不再是冰冷的星河,而是呈现出一片云雾缭绕、仙山隐约、琼楼玉宇若隐若现的壮丽景象!清新的、带着草木芬芳与浓郁灵气的气息扑面而来,与接引仙台的浩瀚冰冷截然不同,充满了勃勃生机与超凡脱俗的韵味。
“云渺仙域的门户已开。”云中子指向那光门,声音带着一种仪式般的庄重,“踏入此门,便是我天衍宗的记名弟子,亦是真正踏上仙途的求道者。去吧,去探索属于你们的”道”。老夫尚有巡界之责,不能久留。他日有缘,自当再会。”
他最后深深看了两人一眼,那目光中蕴含着期许、祝福,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随即,他的身影如同融入水中的墨滴,在原地渐渐变得透明、虚化,最终化作点点星光,消散在接引仙台的浩瀚星河之中,只留下那温和而苍老的话语,仿佛还在虚空回荡:
“衍天机,明法理,护道求真……莫负惊鸿之志……”
仙台上,只剩下沈清澜与萧景珩,以及那扇通往崭新世界的、散发着诱人气息的光门。门后的景象如此真实,仿佛触手可及。
萧景珩深深吸了一口气,那浓郁得几乎化为实质的灵气让他全身每一个细胞都感到雀跃。他侧过头,看向身边的沈清澜。她的眼中同样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那是对未知世界的渴望,是对大道的向往,更是对与他并肩前行的坚定。他反手更紧地握住她的手,十指相扣,掌心相贴,彼此的灵力与体温在这一刻完美交融,形成一种无需言语的默契与力量。
“清澜,”萧景珩的声音低沉而坚定,带着尘埃落定后的释然与面向未来的决绝,“从今往后,再无皇子帝王,只有求道者萧景珩。你,是我此生唯一的道侣,亦是吾道之锚。”
沈清澜回握着他的手,感受到他掌心传来的力量与温度,感受到他体内那纯粹而强大的道基脉动,更感受到他话语中那份斩断过往、一心向道的决绝。她抬起头,迎上他深邃如星空的眼眸,清晰地看到自己倒映其中的身影,清晰无比。她唇角扬起,笑容清越而明亮,如同拨云见日后的第一缕晨曦。
“好,”她的声音清越,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力量,穿透了接引仙台的虚空,“前路漫漫,规则(Law)或许已非凡尘律法,但追求真相(Truth)与守护正义(Justice)的本心不变。这一次,我们的”律”,由心而定!”
话音落下,两人不再有任何犹豫。他们对视一眼,彼此眼中都倒映着对方的身影,倒映着那扇通往仙域的光门。他们相视一笑,所有的过往——权谋的惊心、战场的血火、抉择的艰难、离别的伤感——都在这一刻化作了脚下坚实的基石。他们松开了彼此紧握的手,并非疏离,而是为了以更挺拔、更独立的姿态,并肩迈出那决定性的一步。
两道身影,一袭素雅青衫,一袭沉稳墨袍,如同两柄出鞘的利剑,带着破开一切迷惘的锐气,带着对大道的无限憧憬,带着对彼此全然的信任,毅然决然地,踏入了那扇通往云渺仙域的光门之中。
光门柔和地吞噬了他们的身影。
就在他们身影消失的瞬间,接引仙台上空,那浩瀚的星河深处,仿佛被无形的力量牵引,一颗原本黯淡的星辰骤然爆发出璀璨夺目的光芒!光芒并非炽热,而是清冷、纯净,带着一种穿透灵魂的韵律。紧接着,一声清越悠扬、仿佛由天地间最纯净的灵气凝聚而成的凤鸣之音,毫无征兆地响起!
“啾——呜——!”
鸣声高亢、悠远,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穿透力,瞬间便盖过了星河运转的微响,直透九霄云外!它并非来自任何实体,更像是一种纯粹精神力量的共鸣,一种灵魂特质的极致彰显。鸣声所过之处,接引仙台上流转的银色符文仿佛受到了牵引,光芒微微一滞;远处冰冷的星辰,其光芒也似乎柔和了一瞬。
这惊世骇俗的凤鸣,正是沈清澜在踏入仙门、心神彻底放松、精神力与那浩瀚法则初次产生最深层共鸣时,无意识间引动的天地异象!是她那“惊鸿”灵魂特质,在真正踏上仙途之际,向整个浩瀚修仙界发出的第一声宣告!
鸣声久久回荡在接引仙台的虚空之中,余音袅袅,不绝如缕。仙台上,那扇通往云渺仙域的光门缓缓闭合,重新化作流淌的银色符文,仿佛一切从未发生。只有那残留的凤鸣余韵,还在无声地诉说着一个全新的开始。
星河依旧浩瀚,接引仙台重归寂静。唯有那清越的凤鸣,仿佛已烙印在这方空间的法则之中,成为一段永恒的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