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六章:来自东宫的降维商战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900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长安的冬天,总是来得又早又急。朔风一刮,寒意便能钻进骨头缝里。
    对于达官显贵来说,这不过是围炉赏雪、吟诗作对的雅事。但对寻常百姓而言,严冬就是一道催命符。
    木炭的价格随着第一场雪的降下而水涨船高,一天一个价,比金子还精贵。每年冬天,都有无数百姓因买不起炭,在寒冷和绝望中默默死去。
    今年,情况尤为严重。
    魏王李泰,早已料到这一点。他动用自己的财力和人脉,提前几个月就开始暗中囤积长安城周边所有的木炭。
    他的算盘打得极响:一来,可以趁机大发一笔国难财;二来,百姓买不起炭,怨声载道,这笔账自然会算到监国的东宫太子头上,狠狠打击顾朝辞的民望。
    “殿下,城中炭价已经涨到去年的三倍了!再这么下去,恐怕要出乱子!”东宫里,官员们忧心忡忡。
    “魏王府的炭行门口,每天都有百姓跪地哀求,可他们就是闭门不开,明摆着要囤货居奇!”
    “我们……我们是不是该出面干预?”
    顾朝辞看着窗外飘落的雪花,神情平静。他等的就是这一天。
    “干预?不,我们不干预。”他微笑着说,“我们只卖我们自己的东西。”
    三天后,长安城内,所有隶属于东宫产业的店铺门口,都挂出了一块醒目的招牌,上面写着几个大字:“东宫特供·蜂窝煤·暖冬惠民!”
    同时,店铺门口还摆放着几台造型奇特、黑黝黝的铁炉子,炉火烧得正旺,散发出融融的暖意,却没有丝毫呛人的烟味。
    “蜂窝煤?这是何物?”
    “说是能取暖的,走,去看看!”
    百姓们好奇地围了上来。只见店里的伙计,正热情地向众人展示。
    “各位乡亲父老,此物名为蜂窝煤,乃太子殿下体恤民情,特意研制出的过冬神器!”伙计拿起一个布满了孔洞的黑色煤饼,“此物由煤粉混合黄泥压制而成,取材方便,造价低廉。最关键的是,它的价格,只有木炭的十分之一!”
    “十分之一?!”人群瞬间炸开了锅。
    “这……这么便宜?能好用吗?”有人表示怀疑。
    “好不好用,大家自己看!”伙计指着那新式铁炉,“这叫节能炉,与蜂窝煤配套使用。大家看,一块煤放进去,能足足烧上三四个时辰!热量比你烧一盆炭火还足!而且,这炉子设计了烟囱,直接将烟气排出室外,安全又干净!”
    为了证明,伙计甚至当场烧了一壶水,不过一刻钟,水就滚开了。
    百姓们彻底疯狂了!
    价格只有木炭的十分之一,燃烧时间却是好几倍,还更暖和,更安全!这哪里是什么煤饼,这简直是救命的仙丹啊!
    “我要买!给我来一百块蜂窝煤!再来一台炉子!”
    “我也要!我也要!”
    东宫旗下所有店铺门口,瞬间排起了不见首尾的长龙。百姓们脸上洋溢着激动和感激的笑容,仿佛已经看到了一个温暖如春的冬天。
    消息传到魏王府,李泰正在悠闲地听着下属汇报炭价又涨了多少,脸上的笑容得意而残忍。
    “报——!王爷,不好了!”一个管事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声音都变了调。
    “慌什么!天塌下来了?”李泰不满地皱眉。
    “王爷……东宫……东宫在卖一种叫蜂窝煤的东西!价格只有木炭的十分之一!现在全城的百姓都去抢购了,我们的木炭……无人问津了!”
    “什么?!”李泰猛地站起身,一把揪住管事的衣领,“你说什么?!”
    当他听完蜂窝煤和节能炉的详细情况后,整个人如遭雷击,呆立当场。
    他脑子只有一个念头:完了!
    他花费巨资囤积起来,准备大赚一笔的木炭,在顾朝辞那廉价高效的蜂窝煤面前,瞬间变成了一堆无人问津的垃圾!他不仅发财梦碎,还要亏得血本无归!
    更致命的是民心!
    “太子殿下真是活菩萨啊!这下我们过冬不愁了!”
    “是啊是啊,往年冬天都得熬着,今年能睡个暖和觉了!”
    “魏王囤积木炭,想让我们冻死,还是太子殿下心疼我们百姓!”
    “以后谁说太子殿下半句坏话,我跟他急!”
    整个长安城,从街头巷尾的贩夫走卒,到深层及暗处的平民百姓,无不交口称赞太子的仁慈。顾朝辞更是被百姓们亲切的送上了一个雅号——暖冬先生。
    民心,这最无形也最强大的武器,在短短几天内,就被东宫牢牢地握在了手中。
    魏王府内,李泰气的将他最心爱的砚台狠狠地砸在地上,面目狰狞。
    “商业竞争?”此刻的顾朝辞,正站在温暖的室内,看着窗外大雪,内心悠悠吐槽,“对不起,我这叫国计民生,是基础建设,你拿什么跟我斗?跟我玩资本运作,我直接给你搞成公用事业,卷死你。”
    他知道,李泰这次输的一败涂地,必定会恼羞成怒。
    文的斗不过,经济上又被掀了桌子,那么接下来,对方必然会转向更阴险、更毒辣的手段。刺杀、构陷、栽赃。。。这些都极有可能。
    民望达到顶峰,但也意味着自己成为了对方的眼中钉、肉中刺。顾朝辞眼神变得深邃起来。他必须提前布局,防患于未然。
    他的目光,落在了一份来自工部的卷宗上。他开始利用自己工部虞部员外郎的身份,仔细排查朝廷近期所有的大型工程项目。
    寻找那些可能被忽视的隐患,以及李泰派系可能早已插手、并能借此发难的致命破绽。一场围绕着工程安全和贪腐黑幕的暗战,正式拉开序幕。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