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章:大唐第一次饥饿营销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2230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当雷西米罗在异域的土地上与刺客浴血搏杀时,数千里之外的大唐长安,顾朝辞正在进行一场没有硝烟,却同样惊心动魄的战争。
活字印刷术的问世,如同一场文化领域的惊雷,震动了整个长安。
东宫工坊里,工匠们熟练地捡字、排版、上墨、印刷,过去需要数月甚至一年才能抄写完成的典籍,如今一天之内就能印出上百本。知识的壁垒,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崩塌。
所有人都以为,太子殿下和顾朝辞会立刻大量印刷廉价书籍,以收拢天下读书人之心。然而,顾朝辞的下一步棋,却让所有人大跌眼镜。
他非但没有让书籍降价,反而要让它变得前所未有的昂贵。
在顾朝辞的建议下,东宫印书局挑选了最顶级的工匠,用最好的新纸和新墨,以一种近乎奢侈的方式,限量印刷了一百册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摹本,以及颜、柳、欧、褚几位书法大家的传世字帖。
这些印刷品,每一页的纸张都带着淡淡的墨香,字迹清晰工整,笔锋的转折、墨色的浓淡,都还原到了极致,与名家亲笔临摹相比也毫不逊色。
随后,太子李承乾以东宫的名义,向全长安的公卿世家、富商巨贾发出了请柬:三日后,将于长安西市最繁华的金玉楼,公开拍卖这批皇家墨宝,价高者得。
消息一出,满城哗然。
魏王府邸,李泰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先是愣了半晌,随即发出一声嗤笑。
“李承乾和顾朝辞是疯了吗?”他对着自己的幕僚们说道,“印刷术的根本在于普及,他们却反其道而行之,搞什么拍卖?简直是买椟还珠,愚不可及!一本印刷出来的东西,难不成还想卖出真迹的价钱?”
一位幕僚附和道:“魏王殿下所言极是。他们此举,恐怕是想故弄玄虚,抬高身价罢了。我等只需派人到场,稍稍压价,便能让他们沦为整个长安的笑柄。”
李泰得意地点点头,仿佛已经看到了李承乾和顾朝辞灰头土脸的样子。他觉得,自己终于抓到了对方的一个破绽。在绝对的雅面前,任何工业化的俗都将原形毕露。
然而,他们所有人都低估了顾朝辞对人性的洞察,以及对奢侈品这个概念的超前理解。
拍卖会当天,西市金玉楼被围得水泄不通。
能进入楼内的,无一不是长安城里有头有脸的人物。他们或许不懂印刷术的原理,但他们懂三样东西:权力、稀有和面子。
这批印刷品,是东宫出品,由太子殿下亲自主持,这代表着权力的背书;它限量一百册,这代表着稀有;能在万众瞩目之下,第一个拥有这种前所未有的神迹之物,这代表着天大的面子!
顾朝辞和李承乾坐在二楼的雅间里,透过纱帘,平静地看着楼下攒动的人头。
“朝辞,真的会有人花大价钱买这些……印刷品吗?”李承乾心里还是有些没底。在他看来,这些东西的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顾朝辞端起茶杯,轻抿一口,笑道:“殿下,我们卖的不是书,是身份,是谈资,是他们向别人炫耀的资本。对于真正的有钱人来说,东西的价值不在于它本身值多少钱,而在于它能”显得”自己值多少钱。”
拍卖开始了。
当第一本装帧精美的《兰亭集序》被侍女捧上台时,全场响起了一片惊叹声。
那工整得如同刀刻斧凿般的字迹,那种批量生产带来的、整齐划一的完美,对这个时代的人们造成了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
“起拍价,一百贯!”
这个价格一出,李泰派来的人刚想开口嘲讽,就被一浪高过一浪的竞价声给淹没了。
“一百五十贯!”
“两百贯!这本《兰亭集序》,我崔家要了!”一个世家子弟高声喊道。
“哼,崔家好大的口气!我出三百贯!”另一位王公贵族毫不示弱。
价格一路飙升,场面彻底失控。这些人争的已经不是一本书,而是家族的脸面,是向太子示好的机会。
魏王派来的人目瞪口呆,几次想开口压价,都发现自己连喊价的底气都没有。
最终,第一本《兰亭集序》以“八百贯”的天价成交!
全场沸腾!
二楼的李承乾激动得双手都在颤抖,他看着顾朝辞,眼神里充满了敬佩和不可思议。八百贯!这足以武装一个小队的精锐士兵了!而它的成本,可能还不到一贯钱!
接下来的拍卖,更是将气氛推向了高潮。每一本书都拍出了数百贯的高价。
当最后压轴的一套《四大名家字帖合集》以一千五百贯的巨款被一位神秘的波斯富商拍下时,整个金玉楼都陷入了疯狂。
拍卖会结束,总收入高达数万贯!
李承乾当场宣布,拍卖所得,一半将投入东宫印书局,用于扩大生产,未来会印刷更多廉价的经史子集,让天下寒门学子有书可读;另一半,则成立东宫助学基金,专门用于资助那些有才华却家境贫寒的读书人。
此言一出,楼下无论是拍到书的还是没拍到的,都齐声高呼太子仁德,声震云霄。
顾朝辞站在李承乾身后,嘴角勾起一抹微笑,内心默默吐槽:“用世家大族的钱,来培养能取代他们的人才。这不叫割韭菜,这叫精准扶贫,是定向结构性改革。就问你们气不气?”
消息传到魏王府,李泰听着手下人结结巴巴的汇报,脸色从铁青变为煞白,最后涨成了猪肝色。他猛地一挥手,将自己最心爱的一方端砚扫落在地,摔得粉碎。
“噗——”
一口鲜血,终究是没忍住,喷了出来。
他输了,输得一败涂地。他不仅在文化上被对方的工业化生产降维打击,现在连钱袋子都被对方用一种他完全无法理解的方式给算计了!
对方用他最看不起的俗物,赚了他想都不敢想的钱,还博得了仁德的无上美名!
顾朝辞的阳谋,就像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抽在了他的脸上。
雅间内,顾朝辞看着楼下欢呼的人群,眼神却已经飘向了更远的地方。钱和声望都有了,但这只是开始。
纸张和印刷术,是文的胜利,是软实力。要真正地、无可撼动地巩固东宫的地位,就必须在武上,在硬实力上,取得同样的、甚至是碾压性的优势。
工业的基础,是钢铁。
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繁华的长安城,投向了城外那些烟熏火燎、效率低下的炼铁作坊。一场远比印刷术变革更加深刻、更加重要的工业革命,即将在他手中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