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14高楼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902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阴了两月有余的天气终于放晴,明媚的太阳悬在鄷都城上空,阳光照射在这片土地,野生的小鸟飞上枝头,鸣叫着,仿佛在宣告春天的到来。
那名外邦人的通缉令已经在鄷都街巷一连传了五日,却没有任何响动。在这片看似热闹富饶的大地上,暗处有多少不知的涌动呢?
宋悦安站在皇城高楼上,俯视着脚下的鄷都城,站在这里望去,能把整个鄷都尽收眼底。
“站在这里,小煜王有何感想?”宋悦安对身旁之人问道。
萧鹤林道:“鄷都车水马龙,每条街巷都如闹市,很繁华”
宋悦安嘴角擒笑,抬手握住栏杆:“小煜王在边疆生活十四年,能与下官说说那里是什么样子吗?”
萧鹤林望着城外座座相连的山脉,眼眸中含着宋悦安看不懂的情绪,他靠在围栏边,姿态竟有几分松弛,说:“那里没有鄷都富饶,我生活的菱江城还没有鄷都一半大”
“站在菱江城头,远远望去是矮小的山坡,菱江横穿其中。离城十里的地方便是将士们扎营的地方,我记得下学的我常常骑马跑到军营去找父亲,那一路的景色很美,特别是秋至,沿途的菩提树叶黄了,飘落在地”
萧鹤林谈到此处便不说了,他扶着栏杆看着街道上那些行走的人。
宋悦安低眉几不可察地看了眼身旁之人,接话道:“听了小煜王的话,下官竟有点心动,想去看看小煜王口中的边疆风光”
“下官听闻小煜王与宣学士乃是至交,幼时好友。小煜王回都,宣学士还亲自向陛下请命,揽下了接煜王回都的差事,小煜王与宣学士的交情当真叫人羡慕,那怕时隔多年依旧不变”
宋悦安这话使萧鹤林心里激起一阵怪异的感觉,总感觉宋悦安话里有话。
不等萧鹤林搭话,宋悦安便松开扶着栏杆的手,转身向楼梯处而去:“如果有机会真想让小煜王再站在这里,看一看元宵佳节的鄷都城是什么样的”
刚走下几阶楼梯,宋悦安又停下脚步,侧头道:“今日估计也是不会有消息的,小煜王还是早点回府吧!”
宋悦安的背影消失在萧鹤林眼中,自那日通缉令放出去,宋悦安便让萧鹤林回府中等消息,可五日过去了。萧鹤林的心越等就越不安,今日他来理司询问,宋悦安却带他来这高楼上,说些没用的话。
宋悦安说的这些话又很奇怪,萧鹤林抬手抓着心口。
这些人到底藏着什么事?为什么不明说?萧鹤林的直觉告诉自己一定不是好事。
高楼下最显眼的廊桥上有人冲萧鹤林笑着挥了挥手,萧鹤林一眼认出来,是宣宴。
宣宴身边的纪维手里提满了东西,萧鹤林收起思绪,转身下了楼。
。
入夜,理司。
“司尉”门外的影卫敲了敲门,唤道。
宋悦安:“进来”
影卫将手里的小竹筒放到桌上:“这是在其他城的暗桩传上来的”
“嗯”宋悦安整理桌上乱做一团的卷轴,头也没抬一下。
影卫站在一旁,没有要走的意思。
宋悦安问道:“还有事吗?”
影卫:“司尉,兄弟们在城中守了五日了,都没有发现那外邦人的任何足迹,这人会不会真的不在鄷都了?”
宋悦安顿了顿:“已经五日了吗?”
影卫:……
“哦”宋悦安将手里理好的卷轴放到书架上:“难怪我们的小煜王今日来找我”
宋悦安蹲到地上,收起散了一地的画卷书册:“明日起,把那人的通缉令发到每家每户、每个铺子、酒楼,叫他们都贴上,告诉他们上报者赏金千两,瞒而不报者便可以不用见太阳了”
“我倒要看看他的狐狸尾巴能藏多久””
影卫退了出去,屋中宋悦安低头看着手里的画卷。
画卷上画着一个女子,女子身穿蓝色锦衣,正坐在椅上,那双深邃的眼睛似透过纸面与宋悦安相视。
宋悦安将画收起,放到博古架上,烛火映照在他的脸上,划出明暗两面。
。
五年前,鄷都皇城。
养心殿外,萧辞高声:“父皇!儿臣求您开恩啊!”
大雨滂沱,打湿了萧辞全身,额头已经磕破皮见了血,但他丝毫不在乎:“叛国的事容音绝对做不出来”
“儿臣求父皇开恩,求父皇开恩”萧辞每喊一句便磕一个头:“玖儿他还那么小不能没有母亲,父皇”
“求您看在玖儿的份上,对容音从宽处置,儿臣求您了”
望着紧闭的房门,萧辞只是跪在殿外,也不知过了多久,终于,门开了。
萧辞跪步向前,抓着宋悦安的衣角:“悦安你替我向父皇求求情,这中间肯定有什么误会”
宋悦安:“殿下你应该明白这事没有转圜的余地了”
萧辞:“不…不会的”
“陛下让下官转告太子殿下,请殿下回东宫,其他的事太子不用管了”宋悦安欠身,退回了殿内。
萧辞早已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泪水,他就跪在殿外,没有要走的意思。
雨水越下越大,路上都积了水。
“陛下,太子殿下的身子怕遭不住啊”宋悦安说:“太子已经跪了五个时辰了”
“太子这是在逼朕”萧凌面色难看,屋外的雨声激得人心不安:“他愿意跪,那就跪着吧”
第二日萧辞的身体终于支撑不住了,倒在了殿外,他就这样在养心殿外跪了一天一夜。
。
宋悦安望着那册画卷:“太子妃你是否会后悔?太子对你情深义重,你们的未来本该一片盎然”
烛火被熄灭,宋悦安提剑离开了理司。
夜风吹抚在脸上,街巷上已经没有人,宋悦安渐行渐远的背影消失在夜色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