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穿成炮灰,直播算命求生存 第55章:远程看风水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4243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远程看风水
“新希望”农业卫星行政中心的安保主管李伟,此刻正对着个人终端上刚收到的、来自ESPU第七调查组的执行清单,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清单上的要求,怎么看怎么透着股“不科学”的邪乎劲儿:
紧急采购高大常绿阔叶灌木(金桂/冬青),种在主楼西北角和东南角外侧?
给中央大水景加装高强度曝氧装置和暖色调LED灯带?还要投放红色金色锦鲤?
在机房和打印室门口放置天然黄水晶簇(直径15cm+)或铜质风铃?
把休闲区西边那片长势喜人的冷杉移走一部分,换成月季山茶?还要加装暖色照明灯和金属长椅?
“这…这都什么跟什么啊?”李伟忍不住对着副手抱怨,“ESPU的大佬们最近是迷上园艺和风水了?这能解决咱这儿老摔跤、设备抽风的问题?”他虽然满腹狐疑,但命令来自帝国特殊事件处理局,还是最高优先级,他不敢怠慢。抱怨归抱怨,还是立刻组织人手,调动后勤资源,严格按照清单要求,加班加点地执行起来。
金桂和冬青被连夜运来,栽种在主楼那两个设计感十足、却被沈砚判定为“双刃煞”的弧形尖角外侧,形成两道绿色的屏障;水景池底加装的曝氧机嗡嗡作响,大量气泡翻涌而上,池边新装的暖黄色LED灯带在入夜后亮起,将原本幽暗的水面映照得波光粼粼,数十尾红金相间的锦鲤在水中欢快游弋;闪着温润光泽的黄水晶簇被恭敬地请进了机房和打印室的门口,小巧的铜风铃挂在门框上,偶尔被经过的气流带动,发出清脆悠远的叮咚声;休闲区西侧,几棵高大的冷杉被移走,换上了盛开的月季和山茶,暖白色的地灯照亮了新增的金属长椅…
改变悄然发生。
李伟起初并未抱太大希望,只是机械地执行命令,并按照要求加强了环境监测和事件记录。然而,仅仅三天后,他就察觉到了不同。
首先是摔跤事件。之前几乎每天都有几起,多发生在休闲区走廊和通往水景的湿滑小径。这几天,报告锐减!尤其是休闲区西侧,移走了阴森的冷杉,换上了鲜艳的花卉,加上明亮的灯光和舒适的座椅,员工们更愿意去那里小憩,走路也稳当多了。
设备故障也少了。机房那台老出毛病的备用服务器,自从门口多了那簇黄澄澄的水晶后,居然安分守己起来。打印室那台总卡纸的机器,在挂上小风铃的第二天,也奇迹般地流畅了。
文件丢失?行政部的小姑娘惊喜地发现,之前总是不翼而飞的几份重要报表,这几天都老老实实地待在它们该在的地方。
整个行政中心的氛围,似乎都轻松明亮了一些。员工们脸上的烦躁和疲惫少了,工作效率明显提升。连李伟自己,走在办公室里都觉得脚步轻快了不少。
环境监测数据的变化更加直观:之前持续存在的微弱磁场紊乱读数显著平复;水景中心和休闲林深处那几个阴性能量聚集点的读数,如同被阳光照射的晨露,消失得无影无踪!
“神了!”李伟看着汇总报告,忍不住拍了下大腿。他对那些水晶、风铃、锦鲤的作用原理依旧一头雾水,但结果是实打实的!困扰他们几个月的怪事,就这么被一堆“花花草草”和“小玩意儿”解决了?ESPU这次请的高人,是真有本事!
帝国首都星,ESPU蜂巢第七调查组。
陈铎和林薇看着“新希望”传回的、数据详实的改善报告和充满惊喜的现场反馈,脸上都露出了满意的神色。
“效果显著,远超预期。”林薇的声音依旧冷静,但眼底深处的一丝震动难以掩饰。数据不会说谎,沈砚那些看似“玄学”的建议,在物理层面和环境能量层面都产生了立竿见影的积极效果。这彻底颠覆了她以往对这类“非科学常规”手段的认知。
“看来,我们这位沈先生,在”环境能量场”领域,确实有着我们无法理解的深厚造诣。”陈铎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锐利而充满兴趣,“仅仅是一些低成本的布局调整,就解决了常规手段束手无策的问题。这份能力…价值巨大。”
他点开与沈砚的加密通讯界面,亲自拟定了回复:
“沈先生:”
“”新希望”行政中心反馈及最新监测数据已收悉。您提供的短期解决方案效果卓著,区域异常事件发生率下降92%,环境能量场读数已完全恢复正常范围。行政中心工作效率及员工士气大幅提升。特此致谢。”
“基于之前约定的”按劳取酬”原则及此次”信息咨询”的显著成效,第七调查组已将相应酬劳(具体数额详见附件加密账单)转入您指定的匿名账户,请查收。”
“同时,经”新希望”当局请求,并基于此次良好合作基础,他们希望您能进一步协助,对行政中心核心区域进行一次更深入的”环境能量场”优化评估。目标:进一步提升核心区域(行政决策层办公室、中央数据中心)的稳定性和效率。此请求已获陈铎高级督察批准,作为一次正式的C级协作委托。”
“委托详情及所需权限(包括核心区域实时监控视频访问许可)已通过安全通道发送。您可选择远程或亲临。酬劳标准按局内C级委托上浮30%支付。”
“期待您的再次援手。”
“陈铎”
邮件附带两份加密附件:一份是金额相当可观的账单明细;另一份则是新的委托详情和一组高级别的临时访问密钥。
“灰烬星”顶层工作室。
沈砚看着陈铎发来的邮件和那笔刚刚到账、数额让他都微微挑眉的“咨询费”,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弧度。官方的信用,初步建立起来了。效率不错,出手也大方。
他点开新的委托附件。这次的目标更明确:优化行政中心核心区域(决策层办公室和中央数据中心)的能量场,提升稳定性和效率。要求也更高,需要访问核心区域的实时监控视频。
“远程还是亲临?”沈砚几乎没有任何犹豫。为了一个C级委托跑去“新希望”?太掉价,也没必要。他对自己远程“观气”的能力有足够的自信。
他激活了林薇提供的访问密钥。光屏上瞬间分割出多个高清晰度的实时监控画面,覆盖了行政中心顶层的决策层环形办公室区域以及位于地下三层的中央数据中心(核心服务器机房所在地)。画面清晰稳定,甚至能看清办公室盆栽的叶脉和服务器机柜指示灯闪烁的频率。
沈砚的目光沉静下来,瞳孔深处,幽暗的漩涡无声流转。眼前的视频画面在他眼中褪去了色彩和实体,转化为一道道流动的、代表着不同性质和强度的能量轨迹。整个核心区域的气场如同立体的河流网络,展现在他的“视野”之中。
决策层环形办公室:整体气场尚可,得益于之前的调整,阳气回升,阴郁之气消散。但在他的能量视野中,几处关键位置仍有瑕疵。最大的问题,出在视野上。
沈砚的目光穿透屏幕,落在了其中一幅监控画面上——那是从行政中心主大门内部向外拍摄的视角。只见一条笔直、宽阔、坡度向下的星际主干道,如同一条冰冷的钢铁长矛,毫无遮拦地、正对着行政中心那宏伟的合金大门!道路尽头消失在远方,仿佛要将所有的气流、能量、乃至无形的“势”,都强行灌入这扇门户之中!
【卧槽!路冲!还是下坡路冲!星际时代也逃不过的经典煞局啊!】吐槽器尖锐的声音在沈砚脑中炸响,【这设计是哪个天才搞的?嫌领导们决策太稳当是吧?这煞气直灌中堂,决策层能头脑清醒才怪!难怪要优化稳定性!没天天吵架掀桌子就算好的了!】
沈砚心中了然。这“路冲”格局,尤其是下坡路冲,在风水学中是大忌,主动荡、意外、决策反复、人事不和。之前外围的“双刃煞”和“聚阴池”是内因,这大门外的“路冲”则是外患!内外夹击,决策层办公室气场能好才怪!
接着,他的“目光”转向地下三层的中央数据中心监控画面。这里是整个卫星的神经中枢,无数服务器机柜排列整齐,指示灯如同繁星般闪烁。能量流在这里本应是最活跃、最有序的。然而,在沈砚的视野中,一处本应是关键能量节点的位置(位于核心服务器阵列旁的一个小型调度枢纽间),其能量流动却显得异常迟滞、紊乱!如同顺畅的河流中突然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无形的淤塞物!
【咦?】吐槽器也发现了异常,【这节点堵得…比震位那几根绕弯的管子还厉害!不应该啊…等等!宿主看那台新装的大家伙!】
沈砚的目光锁定。只见在那个能量节点所在的调度间角落,赫然矗立着一台体积庞大、外壳厚重的黑色设备!设备表面没有任何标识,只连接着粗大的能源管线和数据光缆。从监控角度看,这台设备正好严严实实地挡在了那个能量节点与主要能量流动路径之间!如同一块巨大的礁石,蛮横地截断了原本顺畅的能量流!
【大型量子加密中继器?还是高功率备用能源组?】吐槽器扫描着设备轮廓,【不管是什么,这玩意儿散发的强磁场和它本身的物理存在,把这关键节点堵得死死的!能量流到这里就撞墙、打旋儿!不紊乱才怪!难怪数据中心最近报了几次莫名其妙的延迟波动!】
问题诊断完毕。比之前的外围问题更隐蔽,但也更关键。一个外煞(路冲),一个内堵(节点阻滞)。
沈砚调出加密通讯界面,连接林薇的安全通道,再次以文字形式回复:
“林调查员:”
“已远程勘察核心区域。”
“发现主要问题点二:”
“1。外煞:”路冲”格局。行政中心主大门正对一条笔直下坡星际主干道,形成”煞气直冲”,严重影响决策层气场稳定,易致决策反复、内部摩擦。此乃当前核心区域不稳主因之一。”
“2。内滞:中央数据中心核心能量节点(坐标详见附图)被新安装大型设备(黑色,无标识)物理遮挡及强磁场干扰,导致关键能量流阻滞、紊乱,影响信息处理效率及稳定性。”
“优化方案:”
*“化解”路冲”:”
“-在大门外侧,正对下坡路起始处,设置一道弧形绿化隔离带(宽度≥5米),种植高大、枝叶茂密的常绿乔木(如香樟、广玉兰)形成”曲水有情”之势,缓冲并导引煞气。”
“-若空间受限,可在门外设置弧形高强度合金能量导流板(表面做磨砂或特殊涂层处理,避免反光成新煞),同样需达到缓冲分流效果。”
*“疏导”内滞”:”
“-调整或移除遮挡核心能量节点(坐标见附图)的大型设备。若设备功能必需且无法移除,需在其与节点之间设置高效磁场屏蔽层(需专业评估),并保证节点区域物理空间畅通。”
“-在疏通物理阻碍后,于该能量节点位置,放置大型天然白水晶簇(高度≥30cm,重量≥10kg)。白水晶有极强净化、疏导及稳定能量场之效,可加速恢复节点功能,平复紊乱。”
“实施上述措施后,预计决策层气场趋于稳定,数据中心运行效率及稳定性将显著提升。”
“沈砚”
回复附带了一张在数据中心结构图上精确标注的能量节点坐标图。
信息发出。沈砚端起茶杯,看着光屏上“新希望”行政中心大门口那条笔直的下坡路,以及数据中心里那台碍事的黑色巨兽。
这一次,不再是“信息共享”后的建议,而是正式的“委托”解决方案。官方的第一个C级任务,他给出了精准的诊断和药方。接下来,就看“新希望”那边,有没有魄力去挪动那台碍事的大家伙,以及ESPU的协调能力,能否让市政部门同意在大门口搞绿化或装导流板了。
合作的齿轮,在无声的远程诊断与方案传递中,继续向前转动。沈砚用他的方式证明,即使足不出户,他也能拨动千里之外的能量场,解决官方眼中的“疑难杂症”。而这份能力,正在为他赢得来自ESPU内部,更深层次的重视与…价值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