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1阵前功就竟召退,路见乖张枪拯前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3165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报——”一道长长报信声刺破了朱仙镇整个军营的肃杀之气。营帐的门帘一阵风卷也似地被掀转。一个阵前探马,满脸喜色地扑跪在将军与副将们议事的桌台前,“将军,喜报啊。敌军中军帐外竖起白旗,敌军已降!”
“报——”一名斥候紧跟进帐,朗声道:“敌军议和使者到。”
只见他身后跟一个金国打扮的兵士。此人一副丧气灰心的模样,到得帐中,不敢太靠前,匍匐在地,双手拖起一张羊皮卷举过头顶。
张宪副将走上前,一手抓起那羊皮卷展开便颂。
“岳元帅在上!末将乃大金国万夫长完颜阿鲁,今率残部三千,情愿归降天朝,永绝刀兵!与元帅交锋以来,郾城铁骑尽折,朱仙镇肝胆俱裂,方知”撼山易,撼岳家军难”非虚言!今交战数月,我金兵闻”岳”字旗至,小儿不敢夜啼,壮士皆弃弓刀。天兵神威如此,岂敢再抗?愿献所掳宋民、辎重,只求元帅开恩,赦我士卒性命!
若蒙收录,愿为先锋反戈击虏;若罪不可恕,请斩我首以谢天下,唯乞放过麾下儿郎!”
诵声未毕,在营帐里的兵士将领越听越是群情激动,岳云年轻气盛,不自禁地放声大笑了三声道:“痛快啊!“
先进来的斥候补充道:“我探得帐外敌营阵前金卒皆弃甲掷刃,哭声震野。看来是无诈实降了。”
“好了,收了对方送来的辎重器物,好好安顿被释放的我朝百姓。儿子,马上起草受降敕,研磨。牛将军,烦请拟派官员,往朝廷再送捷报。”
牛将军带着满面欢喜的神情,向主帅岳飞猛一抱拳,正转身准备出营。营帐的门帘又再次被掀动了起来。几名朝臣装扮的急脚递走了进来。
牛将军马上停下脚步,毕恭毕敬地对这几名朝臣说道:“什么事体?”
“皇上金牌急递,宣岳飞岳元帅及岳家军全军班师回朝!前十一道急递,皇上怕手下人办事不利,特遣我等哥儿几个,昼夜星程快马急鞭到此,监督元帅迅速起身不要拖延。在下也是奉命行事,还请大人们经从此方便,听令速行,不要为难在下。”这几名官员冷鼻子冷脸,但还算客气。
“可知皇上所为何事,如此急诏。要知道将在外,军令……”岳云本在胜战的兴头上,谁知这会儿被这天降的怪事扫了兴,很是愤忿。
但是岳元帅把他的话头截断了,朗声说道:“皇上圣旨不敢不从。几位辛苦也至帐下歇歇,容我们稍作准备,等明朝朗日东升,便行班师回朝。”
……
送得几个朝臣出了主帐。岳元帅站在夜空下,看营帐中兵士们把酒高歌欢庆胜利。火光掩映着他满是愁容的脸。
“爹爹,您猜着皇上这是什么事情?”岳云这会儿气也消了,看着父亲的深锁的浓眉,心下甚是担心起来。
岳将军没有接话。只任火光在漆黑的眼眸中不断地闪动。
又过片刻,施全将军问道。“主帅,我们这边与受降事体,需要不需要留人在这处理?”
“韩家军与我都被急召。施家军,牛将军便驻守在此,守得我大宋边疆,能守得几时便是几时吧。”
“元帅,我们岳家军都是亲如手足,无论将来出得何种状况,我们唯将军命是从!”张宪最后几字说得恳切,其决心意志可见一斑。
“无论出得何种状况,我岳飞终究是赵家的家将,唯江山社稷命是从,唯母命是从!”
……
这一日,朗日未见影踪。边塞沙尘漫漫,阴风凄诉。岳家军一行人骑着战马,却行在与沙场越来越远的道上。道路两边荒村数百里,难得见得几个人丁。
行至第三日时,才远远看到天际一缕高竖的烟,再走近了发现是到了一个破落的小镇。远远从镇中传来嘈杂。岳元帅道:“云儿,你去看看。”
“是!”岳云远眺了一会儿,从马鞍的侧缝里拔出长枪,夹了下马镫。那马儿一溜小跑地带着岳云来到了镇口。眼前混乱的一幕看得他血往上涌。提枪便到那人群中一顿挥舞。
原来几个流寇手里拿着武器,围成了一圈,在追打戏弄几名已经披头散发的幼女。围在周围和幼女一起哭喊的,大概是她们的家人。眼泪和着尘土,狼狈不堪的模样倒使得几个匪徒更加的兴奋异常。
就是这股子兴奋劲头让他们没有那么快注意到一骑骑士的到来。倒是边上呆滞围观的群众看到一骑而来纷纷给他让出条道路,让岳云丝滑地骑至混乱的中心,手起枪落,
一枪把正在欺负幼女上下其手的匪人,扎了个当胸对穿。
那幼女也吓得不轻,捂紧铱襟,赶紧往周围的人群里奔去。就在她身后,其他的匪众还不及反应,岳云手里枪影电光般旋转,马儿高低腾跃,几个匪人于瞬时间,纷纷被扎成了血人,倒在地上**再不能作恶了。
镇民看到此番异动,都纷纷聚集了过来。元帅的一行人也已经行至近处。那先前哭喊的百姓,与那几名幼女泪痕未干,相互搀扶着,扑倒在岳云战马前不停地扣头称谢。
其中一名长袍似书生模样的瘦高个,大概是见过点世面。对来的骑士打量了一翻,看到那英武不凡的岳元帅,便走上来对着岳云将军一揖,说道:“惹小的冒昧,看你们的帅旗上有”岳”字,莫非是传说中的岳家军到此?”
元帅抱拳道:“在下正是岳飞,岳鹏举。”
“啊!您就是岳元帅。那这位相救我们的因公,应该是岳元帅的长子岳云岳少将军了。”说着,这褴褛的书生便跪了下去。话音未落,只见一众围观的民众也跟着齐齐跪下,对着大元帅就是一顿猛拜。
此时岳云正在草上擦拭着他的铁枪。岳飞则从马上一跃而下,把那书生端了起来,一边说道:“大家这是何故。行此大礼,鹏举担当不起。无非是打了两场胜仗,那是我们身为护国将军应尽的使命。“
那书生顺势站了起来,却声音哽咽了起来:“将军,我们受尽争战之苦,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流离失所。到得此处勉强维生,又常有流寇至此劫掠。所幸有将军在,算是过了这几年清静的生活。愿将军长命百岁,多杀敌寇,永保我们一方太平呢!不过,将军何故出现在此?”
“你这话严重了,昨日大胜一战,现在牛将军在守此间,但愿能保得你们更几岁的安宁日子。现下皇帝急诏我回朝,你们还是尽量南迁更为妥当。”
“什么?”书生此时面露惊恐的神色,“岳家军要班师回朝?!……”
人群中开始暴发出一阵沉重的呜咽,“元帅不要走!……将军不要走!”
岳飞看到这一幕,也不禁哽咽了,低声地自语道:“我百姓苦战久矣!”说完飞身上马,对部下大声说道:“走吧!”
他不想看到这些已经在受苦的百姓,带着这么凄楚的情绪耽在这里,不想再让自己的军队叨扰他们本就不顺的生活。
这时一个妇人把自己的三四岁的小童抱着举了起来,这才够到他的高手大马的高度,小童瘦骨嶙峋的手递来一个干粮糢饼。岳飞看看那个头发焦黄的小童,又看看那块干黑的粮食,慢慢地接了过来。
吩咐岳云道:“把多的军粮都留给他们吧。”
说完快马一鞭,飞离了此地。岳云把擦拭干净的长枪还入到鞍侧,把一车留下的粮草带着两匹拉车的马儿,牵至镇中那书生的面前道:“这些军粮我们用不上了,就留在此处,你负责给大家分派分派。”
说完,正待要走,一只小手抓住了马缰。岳云低头看,这就是其中一名被欺负的幼女,约莫十二三岁,身形极为单薄。她的另一只手在抹着灰尘泪迹凌乱的小脸和散乱的头发,眼睛大大地瞪着看着他,却不说话。
这时那中年书生又走上来一揖说道:“少将军,这名是镇上的孤女,爹娘已经死了。没有见过世面,不要见怪。”边说着,边想掰开她拉着马缰的手。
书生对她说道:“你便待要怎样,说话。”
“少将军,英武不凡,我想……我想跟着你们走,去打贼寇。还望将军收留!还望将军收留。”
书生被整得有些尴尬,哄着她说道:“你小小个孤女,能乱世中得活着就不凡了,快让少将军好生离开。”
“还望将军收留!还望将军收留。我要打贼寇,为爹娘报仇。”
她的两只手都拼命死抓着缰绳,一副倔强不屈的模样让岳云心底突然有些感动,他俯了点身子,轻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那两人看到少将军开口问话,便不再闹腾,幼女又抹了一把脸上的乱发,但抹完又把手放回到缰绳上,回答道:“我叫李应平,理应的就,平安的平。”
岳云笑了,心想:“竟然和我的小妹妹同名,看上去年龄好似也相仿。”想到这里,伸出大大的手掌。
这小应平机灵,马上把自己的手递到那温暖的手掌中,任他握着,被拉到了马鞍上。坐定之后,她紧紧地抱着这个大哥哥,心里的喜悦感觉要冲破了天去。
马儿吃重,一个腾跃,在主人的呼啸声中,狂奔了起来,很快便消失在人们期盼又不舍的视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