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五十四千里追花梦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5516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南疆的喀什,在她心目中是遥远神秘的存在,沙岩色的建筑,色彩斑斓的民族服装,高饱和度的彩色门框。从深圳飞到西安转机,再从西安到喀什,早上七点出发,到喀什时候已经是晚上五点。一路飞行,却未有倦意,傍晚的喀什,光线刺目。在机场会见了导游与司机,了解到喀什在西边,比内地晚了几个小时。导游是喀什大学旅游专业的学生小张,会说些英文,他们要去帕米尔高原的包车司机小齐,接他们去旅馆。
    她预订了在喀什古城内的一家民宿,一间经过改造的古老院子,保持了维吾尔族的特色,蓝色屋檐与民族花纹。看店的是一位维吾尔族的中年妇女,老板住外地平时不在这,她是很热情的人,房间里的淋浴有些问题,她用心解决。导游小张建议他们先到古城游览,喀什要到晚上九点才开始天黑。
    四月初的傍晚,阳光火辣,只能穿一件衬衣。喀什温差大,早晚凉,白天太热,大街没有什么人,傍晚时分,大街上都是人。喀什最大清真寺——艾提尕尔清真寺,就在跟前,他们在关门之前,去里面参观了一趟,院子里环境朴素,成排成行的参天白杨树,带来阴凉,没有她想的华丽色彩。外面是热闹的广场,持枪严守的士兵,引人注目,现在的保安措施严格。她不禁想起多年前,新疆的那次暴乱。
    喀什老城区是商业气氛很浓厚的地方,新疆本地民族人群多过汉族。在大街上看到的面孔,大部分是本地民族的模样。小张介绍,喀什地区大约有90%都是新疆本地民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陆忆青问他,本地人与汉族通婚多吗?他说过去没有,现在稍微有一些了,还是很少。小张是内地考过来的学生,他喜欢新疆没有压力的环境,节假日去玩的大自然环境很多。
    第二天,他们去参观了香妃墓园,有维吾尔族的生活民俗馆,各种新疆歌舞表演,香妃家族墓园的原建筑有些奇迹构造之处。香妃是康熙皇帝三十多个妃子中,其中一个,很受皇帝喜爱,是喀什维吾尔族贵族家庭的女儿,美貌能歌善舞,据说身上有沙枣花香味。香妃的墓在河北,不在喀什,这里的香妃墓园是她那贵族家族的墓园。
    据说,古代从喀什走到北京,需要一年时间。完美的女人,结局也未必完美,别人看见香妃的华丽,却不知道她远离家乡,不能回去。能歌善舞,却未能给皇帝留下子嗣。她内心的痛苦,谁能知晓?
    在古城里闲逛,陆忆青感到惊讶的是,各种文艺气氛浓厚的咖啡店与小酒吧。让她想到九十年代,古城丽江刚被开发,全国文艺青年冲过去打卡,需求灵魂自由的文艺青年,想要一种与日常生活不同的东西。而如今在喀什这遥远的角落里,看到这种风气回归,让她这个老文青有些莫名的感动。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主人,他们决定了那个时代的生活方式。
    这些年来,喀什成为新兴的旅游城市,包括国外来的游客。去帕米尔高原,需要办边防证,导游小张大早就带着他们去办边防证,有不少人在排队等候,其中不乏老外面孔,整个大厅却只有一人在办理边防证,登记护照拍照片。
    新疆天地广阔,地貌丰富,无论去哪里,都要开车一整天。他们踏上了去塔县,帕米尔高原的路上。从喀什到塔县开车需要八个小时,包括中途停下来的景点停留。开车几个小时后,第一个停下来的景点白沙湖,大批的牦牛等在沙滩上,准备与客人合影,她有些可怜这些牦牛被人折腾。司机小齐与牵牦牛的维族小伙谈好价,很会拍照的维族小伙子,有些小技巧,比如用小镜子拍水中倒影,让他们在白沙湖留下美好的回忆。
    四月的白沙湖,寒风微拂,清冷的湖面倒映着灰白的山脉,是一种纯净的美。
    不知道穿越了多少高山崇陵,雪山峰脉,过了最后一道检查边防证的检查站。终于到了塔县,巨大的雕塑前面写着欢迎冰山上的来客,老电影《冰山上的来客》是在塔县拍摄,塔县全名叫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与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三国相连。小齐司机说,有个玩笑是塔县一声鸡叫,三个国家都可以听见。
    一路上,看到很多载着全新汽车的大卡车,据说是开往巴基斯坦的,喀什开往塔县的路,叫中巴友谊公路。这里是通往中亚重要的贸易通道,中国产品通过这条路运往中亚各国,新的丝绸之路。
    塔什库尔干,在维吾尔语里意为“石头城”,古代石砌城堡而得名。境内乔戈里峰海拔8611米,是世界上第二高峰。县城里海拔至少有3千米以上,他们住在提供氧气的设施的酒店,路上也用了随身携带的氧气瓶,她第一次体会了身体缺氧的感觉。
    塔县的塔吉克族,占比80%以上,可能天气寒冷,海拔高的原因,塔吉克族女人长相完全是欧洲人面貌,皮肤很白,看上去安静神秘。每个女人都像电影《冰山上来客》里的古兰丹姆。塔县县城里,有很多供游客的餐厅,大多是牦牛火锅,价格适中。牦牛比普通牛肉的肉质要细嫩,没有什么肥肉。
    旅行结束,她才意识到牦牛火锅是在新疆整个旅程中,吃到最美味的食物。
    新疆无污染的雪山水土,使这里的羊肉,牦牛肉质鲜美。羊肉没有那种她不喜欢的膻味,寒冷季节吃羊肉也是很好的体力补充,她有些体寒咳嗽,到新疆每天吃羊肉未吃药,病症消失。
    夕阳照在乔戈里峰雪山上,反射着金光,日照金山,寒冷又孤独的美丽。在塔县休息一晚,第二天要赶去她心念的杏花村,他们先去了盘龙古道,也是网红公路,全长36公里,海拔超4100米,最大落差超过1000米,被当地人称为“高原天路”,这是一条沿山修建的公路,有608道弯,为了高原农民方便走出大山到县城。
    从最高处超4千米海拔往下望,弯曲的道路像盘在高山上的龙,所以叫盘龙古道。进出盘龙古道的出口都有很大的标牌写着:“今日走过了所有的弯路从此人生尽是坦途”的标牌,游客们都在此打卡留念。
    谁的人生没有弯路呢?这块哲学意义的标志,是聪明的文旅广告。盘龙公里的下坡出口小盘龙拐弯处,有卖咖啡的小卡车,也有无人机拍摄的旅拍点。这次出来旅行的最大感受是,几乎每个自然景点都提供收费无人机拍摄。连包车司机也带了无人机,随时可供拍摄,无人机旅游拍摄成为新的潮流,欧美国家只有专业摄影师才有。
    车开出盘龙古道,直奔昆仑大峡谷的塔尔乡杏花村。中间穿过峡谷,河流,旱地,路过班迪尔蓝湖,在此停留休息。光秃秃的灰褐色砂岩山与蓝色的湖水组合在一起,没有任何绿色,像是被烧光的死火山,给土地留下古老的印记。
    继续沿着昆仑大峡谷前进,路途有些颠簸,峡谷里的河流奔腾向前,河岸边的桃花杏花,遍地的开放,公路旁的岩石有些被网住,石头有可能会滚下来。
    多少颠簸都是值得的,车开进了塔尔乡,路上看过了不少杏花,塔尔乡的杏花树是不同的,这里的杏花树粗壮,枝节茂盛,绽放的杏花连片,大朵厚实,岁月的沉淀,经过保护和打理,和野生的不同。满树的杏花压枝重叠,粉色与白色的花瓣雨,轻轻落下,铺满地面,比电影要真实浪漫。塔尔乡的每个村里,都有漂亮的杏花树,高山,河流与杏花树,在泥巴墙的村落里,是一种自然之美。他们朝着网红村,幸福5号桥奔去,她一路沿河数桥,从1号到5号桥……开了半个小时,终于到了目的地,幸福5号桥的村子。
    桥头有杏花,往里走是村庄里的杏花树,村门口的杏花树下,有些村民小贩,在等候游客。一个出租服装的维族女孩,拿出一些花花绿绿的裙子,让她租一套。她没有打算租服装,继续走着,女孩跟着她说:租一条吧,只要20元。看着她真诚的样子,想到村民也不容易。陆忆青答应租一条裙子,也就20元,女孩很开心地拿了几条给她,都不合适,她已是发福的中年妇女,不合适小姑娘的裙子。
    维族女孩带她到附近巷子,女孩家的房间换,又拿来几条试,勉强穿上一条女孩母亲的裙子。她想让女孩给她拍几张,女孩看到路边,有个戴眼镜女孩和背相机的男人走过,让那眼镜女孩给她拍。眼睛女孩指着前面背相机的男人,说她老公是专业摄影师,他们是搞旅拍的,给陆忆青看了旅拍的照片。
    她问了价格还合适,一场意料之外的杏花村旅拍开始了;摄影师很专业的小伙子,在他带领下,杏花村各个有杏花树的场景,都留下美丽的瞬间。村里的网红墙下,几个村民放着音乐在跳舞,气氛欢乐,陆忆青也加入到他们的跳舞队伍中,维族女孩跟着跳,说自己师范毕业了,没有男朋友想要自由。
    旅行就是这样,不知道会遇见什么,有些是糟心事,有些又是那么美好。在他们要离开的时候,维族姑娘追到桥头,塞给陆忆青一袋杏干,她不好意思要,姑娘硬塞给她,让她带着路上吃。她的眼睛有些湿润,多么好的姑娘,希望姑娘能找到幸福。他们在新疆遇到的人,乡里的人,大部分都很淳朴。幸福5号桥结束,他们去附近几个村子里看了些古老的杏花树,家家户户都有杏花树,各种形态,风轻轻吹,雪白的花瓣雨,飘落了一地,她不敢去踩,因为太美。
    昆仑大峡谷的杏花,塔尔乡的杏花村,这些人烟罕迹的地方,才能开出绝美的杏花,在回去的路上,那些杏花雨还在她脑海里飘扬。她可能不会再回到这里,杏花村完全满足了她的期待与想象。
    塔县看花结束,休息了一晚,开车回喀什,顺便参观了石头城,玄奘讲经的地方,该毁的都毁了,剩下的都是毁不掉的石头。金草滩湿地,还是枯黄,也许等到夏天草绿的时候来看,会别有一样风情。
    新疆之大,靠公路得走几天,很多中小城市都有机场。喀什飞到伊宁不到2小时,南疆之行结束,接下来开始北疆之旅。刚到伊宁,就被满街的杏花苹果花树所吸引,六星街是六边形街,通向六个出口,大部分是有特色商家。原来是俄国侨民居住区,各种色彩的房子,前面也有不少果树,桃花开得如此艳丽,不敢相信是真花,像是塑料花。
    后来新疆之旅结束回想,伊宁是她最喜欢的新疆城市,酒店里的书架上,各类文艺书籍,有不少文艺青年的游记。
    南疆是大自然的粗犷与古老西域风景,而伊宁地区,多了一份典雅的人文景色。他们去了库尔德宁草原,四月中旬,只有这里的草原已经绿了,高耸如云的云杉树,远处的冰雪天山,刚冒绿的草原,奔腾的小溪,漫山的野百合,早春的伊犁地区,像是油画世界。
    去那拉提草原的路上,司机为了带他们看花,错过了路口,误进了牧场之路,意料之外,欣赏了好几个牧场的景色,羊群们或安静地吃草,或成群结队发出可爱的叫声,在牧羊人的带领下,穿过马路。有些牧场全部都是马匹,看到行人也不惧怕,走自己该走的路。
    大部分牧场的绿色山坡线条都很流畅,优美,没有突冗不和谐的地方,蓝天,白云,马匹,羊群,绿色草原。她记得小时候看过的电影《牧马人》里面的景色,和她眼前看到的一样,那是一部令人悲伤的电影,她只记住了风景。
    傍晚到了那拉提,一家叫奢境的民宿,放下行李,坐在房间,被面朝山坡河谷的景色所吸引。老板是东北人,原是建筑设计师,难怪民宿设计得充分利用自然,有天人合一的感觉。如果时间允许真想在这里多住几天。
    那拉提风景区是被开发得很完善知名的景区,他们去的时候,四月中旬还比较冷,没完全开放,来这里的旅游团非常多,很多国内的中老年人旅游团。那拉提草原外,另外景区是吐尔根野生杏花沟,已改名叫那拉提杏花沟,是旅游团占据的地方。她去的时候,杏花沟的杏花树大部分开放结束,没有多少树还有开花。
    他们决定骑马游览山谷,连绵起伏的山谷里,偶尔有些杏花树还在开,山谷太大,若不是骑马,几个小时也走不完。杏花沟游人太多,不是她理想中的景区。在那拉提的酒店里,房间的声控服务开空调,让瑞恩感到惊讶,几乎每间酒店都是自动冲水马桶,自动化时代到了。从那拉提所在的新源县机场飞到乌鲁木齐,这是她见过最小的机场,每天都有一班飞机到乌鲁木齐。
    乌鲁木齐的司机在等候他们,他带他们去了本地人爱去的美食街和田二街,又去游览了市区。本想去参观新疆博物馆的楼兰女尸,周一不开门,最后去了国际大巴扎,买了手工做的鹿皮钱包。晚上司机带他们去吃了楼兰烧烤,一栋独立建筑,里面仿造楼兰景观,据说夏天要排长队,她爱上了新疆的酸奶粽子和羊包肝。
    他们在新疆旅游最后一站是吐鲁番,从乌鲁木齐到吐鲁番坐高铁,接近一小时,当日往返,她订了吐鲁番包车一日游。从高铁上望过去,是成片的风力发电大风扇在旷野里,比美国加州德州的规模要大很多。他们到了吐鲁番北站,还未出站,瑞恩遭到警察拦截,可能高个子老外,引人注目,警察和蔼地检查了两人的护照,这是他的工作不得不检查。想到路上遭遇的检查,新疆对外籍人士的检查比内地严格很多,不过跟过去相比,已相当开放,否则他们也无法欣赏到新疆的美景。
    吐鲁番包车司机班师傅来接他们,聊天谈到他是援疆第三代,他会维吾尔语,她看到他流利地用维语与其他司机交谈。他们去了交河故城,吐鲁番悠久的历史遗迹,太大没有看完。赶去坎儿井,这是北疆干旱地区,古老的水利系统,值得参观的人文智慧。中午时间,班师傅带他们去了一家本地人爱去的餐厅,他在外面等着,他那么平静稳重,温情实在。餐厅装修是维族风格,沙漠色土墙画在餐厅墙面,里面都是维族人。她吃到了令人惊艳的新疆拌面,看似普通,味道却清淡丰富,没有丝毫油腻。
    下午去葡萄沟,记忆中《吐鲁番的葡萄熟了》这首歌被唱了很多年,去葡萄沟最好的季节是夏秋,葡萄是真正熟了。不是季节,葡萄沟正门未开,班师傅开车去侧门,一条狭窄崎岖的路,都是本地村民的住宅区。山坡上很多蜂窝式的泥土房,是村民们风干葡萄的房子。幸运的是,侧门开放,可以买票进去,园区里没有几个客人,许多商店设施未开放,并不影响参观葡萄沟的全貌。葡萄沟园区太长,看到了连绵不断的古老葡萄架,想象夏天比现在要美好。
    葡萄沟结束后,在开车出葡萄沟的路上,看到村民家的商店是卖葡萄干的。陆忆青想买些葡萄干,班师傅停下,进去用维语与老板讨价还价,这里葡萄干很便宜,她试吃了五六种类型葡萄干,买了几斤。吐鲁番一日游结束了,当他们赶到吐鲁番北站,去乌鲁木齐的高铁,时间也不长了,一切都刚刚好。
    新疆的旅程是她最难忘的经历,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花朵,或娇艳或淡雅。她见过最美丽的花是在新疆,是她喜欢的纯色,花瓣或厚重或轻盈,有缺陷而自然,那种活泼的生命力比温室里的花,更有吸引力。地大物博的新疆,可看的东西太多,她偏爱追花。追花的人,一生一世,需要一场盛开的花梦之旅。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