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三章【鱼卢村】斑驳牌坊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3107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日落西山,鱼满船头芦满稍,收罗网,点照灯,月光当银两。”
“三月水,鱼摆尾,浪打船头莫怕湿,敢问鱼神,游人可归否?”
鱼卢村的轮廓在夕阳下显得格外宁静。
“陆河的佩剑为什么将我们带到这里?”墨夏眼里藏不住的疑惑,鱼卢村在长化县的境内,陆河来此处到不奇怪,只是他不明白,看起来安宁无害的村庄为什么会将陆河置于险地?
“师叔说什么?师叔不用太担心,以陆师叔的修为能对付他的人不多,定然可以安然无恙的。”常欢注意到墨夏的不安,安慰道。
墨夏收了剑,与常欢一起变化了装束,粗布麻衣,就像是路过此处的游人。
站在村口的石牌坊下,抬头看去是模糊难辨的“鱼卢村”三个大字,斑驳的字迹可见时间久远。
远处歌谣传来,是玩乐的孩童,清脆的笑声在黄昏中回荡。
“二位可是要借宿?”
一个温和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墨夏转过身,见是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妇人。
常欢上前一步,笑容中带着叨扰的歉意,“正是,我二人游玩至此,见日暮西山,想寻一个落脚处。”
墨夏跟着行了个礼,身上墨色外袍沾染着星星泥点,看起来真像一个喜好山野的游客。
“寒舍鄙陋,二位若不嫌弃,可随老身来。”老妇人微笑着,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墨夏和常欢随着老人穿不过村中小道,时值傍晚,正是炊烟袅袅、孩童嬉戏的时候,孩子们天真烂漫的围着墨夏他们打转,满是好奇的打量着。
老妇人慈爱的抚摸小孩的头,“回家去吧孩子们,阿娘等你们吃饭哩”
零星几个村民匆匆走过,见到他们皆点头示意,面上洋溢着幸福的光彩。对他们的到来好像并不奇怪。
常欢张了张口,老妇人明了的笑道,“老身年长,在村里担任族长一职。二位随村里称呼就好。”
“是,族长。这里的人生活倒是很富足,每个人的脸上都似乎没有任何烦恼。”墉洲十年前战乱不停,如今天下太平,但有些地方还是会有动乱,这里能如此安乐,倒是让他觉得有些奇怪。
“哈哈,是啊。我们呐都讲究知足常乐。如今四海升平,没有人祸战乱,也没有天灾水患。每日出门打鱼,后山摘果,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老妇人微笑着解释,语气很温和,像是在和自家孩子在说话。
常欢点点头,想不到墉洲边境的人们竟还有这样宽和醒悟的境界,倒是让他心形惭秽了。
“二位郎君如何称呼?”老妇人问道。
常欢沉默,不知该不该回答。
墨夏接过话头,回道:“在下姓江。这是我同族的弟弟。”
老妇人转身微笑,“江郎君,江小郎君?哈哈。到了,二位请。”
族长的家是一间宽敞的瓦房,院子里种着几株桃树,花开得正好。本是十月,墨夏竟然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好像从他们进入鱼卢村开始,这里的一切与外面时间对不上,却没有引起他们几人任何怀疑,都很合理。屋内收拾得干净整洁,却透着一股久无人居的冷清。
常欢原本站在墨夏身前,突然笑着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兄长请。”谁不知道墨夏和江元初两人关系剑拔弩张。他不知墨夏是何用意,只觉得他狡黠可爱。
“族长……”常欢一进院中,急切的想打听陆河的下落,被墨夏拦下,只得话锋一转。
“可有……”说着还摸了摸肚子。
老妇人并未觉得不妥,像是在看两个孩子一般看着他们,眼里的慈爱如春湖一般。“小江郎君这是饿了?哈哈,粗茶淡饭,不嫌弃就好。”
常欢连连摆手,“不嫌弃,不嫌弃。”
“灶上煨着百合粥,最是能安神。稍等一下。”说着,老妇人离开院中。
常欢疑惑道,“怎么不问清楚?”
墨夏摇了摇头,其实他也不知,只是安静这村子太安逸了,安逸得像梦境。
“不急,先吃饭吧。你不是饿了?”
常欢沉默。
暮色渐浓时,院门外传来一阵细碎的脚步声,夹杂着孩童压低声音的争执。
饭桌上,几个小孩簇拥着拎来了一个食盒,大一点大孩子经族长介绍名叫卢胡安,家就在村口,从他们进来就看见了,知道是族长的客人,胡安阿娘特意做了鱼羹让他带来。
“我来放盘子!”
“不行,这是阿娘叫胡安哥哥送的。你不许碰!”
墨夏抬眼看去,说话的是一个扎红头绳的小丫头,她双手捧着一个粗陶碗,端得小心翼翼,碗里嫩白的鱼羹随着她的步伐轻轻晃动,飘出阵阵鲜香。
族长伸手接过,摆放在桌子上,“这是鱼卢村的特色鱼羹。老婆子我这饭食粗陋,胡安阿娘怕两位郎君吃不惯,特意送来。”
常欢急忙道,“族长说笑了,百合粥很好吃,鱼羹也很好。”
“喜欢就好,喜欢就好。”族长点头笑道,“二位远道而来游玩,我鱼卢村要好好招待才行。”
后面跟着的男娃娃急得直跺脚:“说好的要问他们爱不爱吃腌脆瓜呢!”
“哥、哥哥……”小女孩站在台阶下,突然结巴起来,看着卢胡安脸蛋憋得通红。
常欢忍笑弯下腰,视线与小丫头平齐:”好香的鱼羹,是特意送我们的吗?”
小丫头眼睛一亮,连忙点头:“阿娘新熬的!用了今早刚网的鲫鱼,还撒了芫荽末!”说着突然想起什么,转头朝门外喊:“阿泽哥哥快进来,豆腐要凉了!”
一个虎头虎脑的男孩在院门外躲躲藏藏,听到声音才肯探出头,几个小伙伴跑过去,将他拉进来。
端着的食盒里摆着四五个小碟:琥珀色的腌脆瓜、碧绿的炒苋菜、金黄的煎豆腐,还有一小碗莹润的桂花蜜。
他走得稳稳当当,偏要学着大人模样:“二位远方的……客人……慢用。”结果最后一个字还没说完,自己先笑出了鼻涕泡。
族长想着两位郎君恐怕食不饱,夜里要饿,索性到小灶台生了火,再煨两个饼。闻声从灶间出来,手里还拿着锅铲:”哎哟,这群皮猴...”
“族长婆婆!”阿泽身后跟着一个小女娃从他身后钻出来,举起一个编得歪歪扭扭的柳条环,“这个给好看郎君戴!”说着就要往墨夏头上套,奈何个子太小,急得直蹦跶。墨夏干脆把她抱起来坐在石凳上,低头让她给自己戴好。柳条间还缠着几朵野蔷薇,惹得墨夏直夸,“小姑娘手很巧呀。”
墨夏头发上戴着小女娃编就的花环,绿柳红花称的他眉目如画。低头浅笑时,眼角眉梢都染上了温柔的弧度。常欢不由看得怔住了,那笑容太过纯粹,让人忍不住侧目。常欢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墨夏,他突然希望时间就留在这一刻,在他的身边,只有他。
晚风掠过晒在竹竿上的被单,带着阳光的味道轻轻拂过每个人的衣角。族长将煨好的饼端上,小小的桌子被放得满满当当。
她解下围裙擦了擦手:“留在婆婆这里吃饭吧。”
卢胡安摇了摇头,“不行,阿娘说……我们吃过了。”说着,从食盒底层拿出了最后一道菜,碟子上是黑黢黢的……鱼?
“煎鱼?”常欢盯着,试探性开口。
族长忍着笑,拍了拍卢胡安的头,鼓励他说话,卢胡安不比年幼的小孩毫无顾忌的缠着常欢玩闹,有些怯生,但介绍起自己的拿手好菜还是有了三分自信。
“这是……香煎小河鱼,我做的……阿娘不喜欢,我偷偷装的。我抓的鱼……”
“我抓的。”其中一个小孩叫到。
“你胡说,是胡安哥哥抓到的”小女孩反驳道。
几个小孩打闹着出了门,卢胡安也不再留下,追出门去。
“这几个小跳米粒,跳脱惯了。”族长笑着骂道。
不一会儿,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接着是几声轻叩。族长听到声音,走过去与叩门人低语了几声。抱歉道“待客不周了,老身去去就回。”
天色已深,最后一抹残阳淹没在暮色中,族长那佝偻的背影消失在院门。
院内顿时安静下来,只剩下墨夏和常欢二人相对而坐。
“师叔,你觉得哪里不对?”常欢放下碗筷,疑惑道。
从进入鱼卢村开始,墨夏话语就不多。
“无事。”
夜色渐深,鱼卢村笼罩在一片温柔的静谧之中。
墨夏与常欢用过晚饭,老妇人回来便为他们安排了干净的房间。
窗棂外,月光如水,洒在院角的桃树上,晚风轻拂,枝叶沙沙作响,偶尔有一两片花瓣飘落,在月光下泛着银白的光。
“师叔,这村子真舒服。”常欢推开窗,深深吸了一口带着草木清香的空气,“比山上安静多了。”
“山上还不够安静吗?”墨夏问道。除了必要的任务,在山上……墨夏仔细回想,他在无云居安静得寂寥。
墨夏站在他身后,目光扫过窗户外的小径。远处,几户人家的灯火依旧亮着,隐约能听见妇人哄孩子入睡的轻柔歌声,伴随着溪水潺潺的流淌声,宛如一首安眠曲。
“早些休息吧。”墨夏淡淡道,“明日还要查探陆河的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