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四章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036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此言一出,赵清源和刘博士都是一怔,崔琰眼中则飞快地掠过一丝得意。
容隐话锋却陡然一转,如同平静湖面骤然掀起惊涛。他倏然转身,目光如两道冰冷的实质寒芒,直刺崔琰。
那目光锐利得仿佛能穿透皮囊,直抵人心最阴暗的角落。
崔琰被这目光一刺,脸上的假笑瞬间僵住,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
“只是——”容隐的声音陡然拔高,清越而充满力量,响彻整个澄心堂,甚至隐隐传到了门外竖着耳朵的众人耳中。
“陛下旨意中已明言”首拨款项用于最险工段之紧急加固,后续款项待工部复核细项后再行拨付”。此乃特事特办,权宜之计。其核心要义,在于”急”字当头,在于”险”字为先,旨意煌煌,为的是抢在春汛之前,保堤护民,免生灵涂炭!”
他向前一步,气势迫人,无形的压力让崔琰几乎喘不过气,只能眼睁睁看着容隐逼近。
“崔编修既知翰林院存有历年河工文书,想必对其内容,尤其是江南水患的惨痛教训,早已了然于胸?”容隐语速加快,字字如刀,带着凌厉的诘问,“那下官倒要请教崔编修——”
他猛地停顿,目光死死锁住崔琰瞬间变得惨白的脸,一字一顿,声音如同冰珠砸落玉阶,清晰无比地响彻在死寂的澄心堂:
“大梁隆庆三年,江陵府段大堤因何溃决?!”
这问题如同一个炸雷,轰然劈下。
隆庆三年江陵溃堤,那场导致数万百姓流离失所,淹没良田万顷的惨剧,是工部乃至整个朝廷的耻辱和惨痛记忆。
崔琰浑身一颤,脸色由白转灰,嘴唇哆嗦着:“这……这……”他脑子一片空白,对这段历史仅有模糊印象,具体溃堤原因,细节如何,早已忘得精光。
容隐根本不给他喘息的机会,步步紧逼,声音愈发冷厉:“溃决之后,朝廷震怒,时任工部侍郎陈怀瑾,因何被革职查办,最终问斩于西市?!”
崔琰额头上豆大的冷汗涔涔而下,身体微微摇晃,几乎站立不稳。
“卷宗昭昭!”容隐的声音陡然拔至最高,如同惊雷炸响,带着雷霆万钧的力量,轰击在崔琰和所有听者心上,“正是因其”拘泥旧例,罔顾险情,贻误抢险时机”!”
“贻误时机”四个字,如同四把重锤,狠狠砸下,容隐目光如电,扫过面无人色的崔琰,扫过震惊的刘博士,最后落在赵清源深沉的眼眸上,字字泣血,掷地有声:
“崔编修今日既要核对旧例,不如先将这隆庆三年江陵溃堤案的卷宗摘要,即刻从浩瀚库档中找出,我们也好一同参详参详,看看这用数万百姓性命和滚滚洪流书写的”血的教训”,所昭示的,究竟是”拘泥旧例”重要,还是”事急从权、保民为先”重要,看看陛下今日这”特事特办”之旨,是否与这铁案如山的惨痛教训所昭示的至理,有所相悖。”
最后一句反问,如同泰山压顶,带着无可辩驳的千钧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