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十七章:一口大锅熬出的借粮阳谋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607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邺城府衙,刚刚被清理干净,还残留着一丝血腥和仓皇的气息。
    陈默端坐于主位,堂下,是曹操留给他的整个邺城临时班子,文武皆有,一个个愁眉不展,如丧考妣。
    “先生,城中流民已经开始聚集,再不想办法,恐怕要出乱子了。”一名文官焦急地禀报。
    “是啊先生,末将愿带兵前去弹压!”一名武将请命。
    “弹压?”陈默抬起眼皮,目光如电,扫过那名武将,“用什么弹压?用刀吗?他们只是饿了,不是叛了。你这一刀下去,砍掉的是他们的性命,丢掉的,是主公的仁义,是我们所有人的民心!”
    那武将顿时面红耳赤,呐呐不敢言。
    整个大堂再次陷入死寂,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所有人都知道问题在哪,但谁也拿不出解决办法。这就像一个死结,越用力,系得越紧。
    “没粮,那就去借。”
    陈默终于开口,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默。
    “借?”众人又是一愣。跟谁借?跟天借吗?
    陈默的目光,缓缓地投向了窗外,穿过府衙的高墙,仿佛看到了城中那些高门大院,亭台楼阁。他的嘴角,再次浮现出那种让人看不懂的笑意。
    “去,跟城里的大善人们借。”
    “世家豪强?”堂下有人失声惊呼。
    谁都知道,邺城虽被搬空了官仓,但真正的财富和粮食,并不在官府,而在那些盘踞河北数百年的世家大族手中!
    甄家、崔家、审家……哪一个不是富可敌国,粮仓里囤积的粮食足够全城百姓吃上一年!
    可问题是,怎么借?
    这些世家,在战乱中紧闭门户,大发国难财,他们囤积居奇,米价被他们炒上了天。他们是喂不熟的饿狼,想从他们嘴里抠出食来,无异于与虎谋皮。
    “先生,不可啊!”立刻有谋士站出来反对,“这些世家在河北根深蒂固,盘根错节。我们初定河北,人心未稳,若强行向他们征粮,必然会激起他们的强烈反抗。到时候,他们暗中作乱,我们……我们将腹背受敌啊!”
    “谁说要强行征粮了?”陈默轻笑一声,反问道。
    他站起身,缓缓踱步到堂前,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传我三道令。”
    “第一,在府衙门口,给我立起十口最大的行军锅,从今天起,每日熬煮稀粥,有多少流民来,就给多少人盛。记住,要让全城人都看到。”
    众人面面相觑,熬粥?用什么熬?锅里煮空气吗?
    陈默仿佛看穿了他们的心思,继续说道:“第二,放出风声去,就说我陈默,不忍见邺城百姓饿死于沟壑,府库虽空,但我愿倾尽家产,变卖所有随身财物,向城中富商高价购粮,以供全城百姓。”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以一人之力,救一城之民?这……这是何等的气魄!但……这也是何等的杯水车薪!先生你那点家当,够买几石米?
    “第三,”陈默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将府衙的卫兵全部撤到内院,只留几个老弱看门。告诉所有人,府衙重地,欢迎全城百姓监督我陈默,是否真的在为民办事。”
    三道命令,一道比一道离奇,一道比一道让人匪夷所思。
    不派兵抢粮,反而自己掏腰包?
    不派兵维稳,反而撤掉守卫?
    这哪里是在治理,这分明是在自杀!
    “先生,三思啊!”
    “先生,此举万万不可!”
    堂下,劝谏之声此起彼伏。
    陈默却只是摆了摆手,眼神中带着一丝淡淡的怜悯,像是在看一群还没开窍的学生。
    跟你们这群老古董解释什么叫舆论战,什么叫道德绑架,太费劲了。你们以为我在第一层,想着怎么搞粮食。
    那些世家以为我在第二层,想用道德作秀逼他们就范。
    实际上,我在第五层,我要的不是他们的粮食,我要的是他们的心甘情愿,要的是邺城百姓的人心,要的是彻底打断这些世家豪强的脊梁骨。这口锅,煮的不是粥,是阳谋啊,朋友们。
    “执行命令。”
    陈默丢下这四个字,便转身走入后堂,留下了一屋子风中凌乱的下属。
    尽管所有人都觉得这个计划荒诞不经,但出于对陈默过往战绩的敬畏,命令还是被一丝不苟地执行了下去。
    于是,邺城之中,出现了极其诡异的一幕。
    府衙门口,十口大锅一字排开,下面烧着柴火,锅里却只有半锅清水,几个火头军无聊地搅动着,仿佛在进行某种神秘的仪式。
    而“陈默先生为救百姓,不惜变卖家产”的消息,则像长了翅膀一样,一夜之间传遍了邺城的大街小巷。
    那些躲在豪宅里的世家大族们,听到这个消息,先是嗤之以鼻,随即,就笑不出来了。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