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九章:论一个粮仓引发的血案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2288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计划已定,无需再等!
兵贵神速,尤其是在这种决定战争走向的奇袭战中,任何一丝一毫的迟疑,都可能导致功败垂成。
中军大帐内的气氛,在许攸献策之后,从之前的狂喜,迅速转变为一种临战前的、令人血脉贲张的肃杀。
“传我将令!”曹操的声音斩钉截铁,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威严,“命曹纯、曹休,即刻点齐虎豹骑五千!所有士卒,皆换上袁军旗号与服饰,人衔枚,马裹蹄,准备随我亲征!”
亲征!
当这两个字从曹操口中说出时,帐内诸将无不心神剧震。
主公竟然要亲自率领这支最精锐的骑兵,执行这次九死一生的突袭任务!这既是对此战的极度重视,也是一场豪赌!
“主公,不可!”夏侯惇立刻出列,急声道,“奇袭乌巢,深入敌后,凶险万分!主公乃万金之躯,岂能亲身犯险!末将愿代主公一行!”
“末将亦愿往!”曹洪、乐进等人纷纷请战。
曹操却摆了摆手,目光锐利如鹰:“此战,关乎我军生死存亡,非我亲往,不足以安军心,不足以显其志!诸位不必多言,我意已决!”
他的目光转向陈默,带着一丝询问。
陈默微微颔首,平静地说道:“主公亲征,可一锤定音。虎豹骑乃我军精锐中的精锐,其战力与机动性,天下无双。更何况,我们为他们准备的”新礼物”,也该让袁军开开眼了。”
陈默所说的新礼物,是指他根据后世知识,改良的一批装备。
比如,为虎豹骑配备的特制马蹄铁,不仅能有效保护马蹄,减少长途奔袭的损耗,更在底部嵌入了消音的软胶层;还有轻便而坚韧的皮甲,以及经过特殊淬火工艺处理过的环首刀,锋利度远超当时的一般兵器。这些看似微小的改进,在关键时刻,却能发挥出决定性的作用。
“好!”有了先生的肯定,曹操再无犹豫,“就让袁本初看看,我曹孟德的虎豹骑,是如何踏破他那看似固若金汤的防线!”
夜色如墨,伸手不见五指。
五千虎豹骑,在曹纯、曹休的指挥下,悄无声息地集结完毕。
他们换上了袁军的服色,战马的铁蹄被厚布紧紧包裹,骑士的口中衔着木枚,整个队伍除了偶尔响起的马匹喷鼻声,安静得如同一支来自地狱的幽灵军团。
许攸站在曹操身边,充当着此行的向导。他看着这支纪律严明、杀气内敛的骑兵,心中震撼不已。
与袁绍军中那些骄兵悍将相比,曹军的精锐,强了不止一个档次。他心中的最后一丝动摇,也随之烟消云散。
“子远,前面带路。”曹操的声音低沉而有力。
“诺!”
许攸一马当先,引领着这支死亡的洪流,绕开袁军大营的正面防线,沿着一条他早已烂熟于心的小路,如同一把黑色的匕首,悄然插向数十里外的袁军心脏——乌巢。
星夜兼程,万籁俱寂。虎豹骑行动迅捷,悄无声息,新式装备的优势在长途奔袭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他们完美地避开了一处又一处的袁军暗哨,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终于抵达了目的地。
乌巢,这座巨大的粮草基地,此刻正静静地卧在夜色之中。连绵的营帐和高高堆起的粮草垛,如同一座座小山,散发着草料和谷物的混合气息。
然而,这片关乎数十万人生死的重地,防备却松懈得令人发指。
营寨门口的哨兵,靠着栅栏,正睡得口水直流。巡逻的队伍,也是稀稀拉拉,有说有笑,毫无警惕之心。
守将淳于琼,此刻正在他的大帐之内,与几名副将喝得酩酊大醉。酒坛子倒了一地,满帐都是刺鼻的酒气。
“将军……再喝……再喝一碗……”一名副将含糊不清地劝着酒。
淳于琼打了个酒嗝,满脸通红地大笑道:“怕什么!曹阿瞒被我们主公大军围在官渡,动弹不得,他还能长了翅膀飞过来不成?喝!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明日再议军情!”
他做梦也想不到,曹操不仅真的来了,而且已经兵临寨门。
“动手!”
随着曹操一声令下,早已按捺不住的虎豹骑,如同猛虎下山,瞬间爆发!
他们扯下伪装的袁军旗号,亮出了曹军的旗帜。骑士们吐出口中的木枚,发出了震天的怒吼。战马撕掉蹄上的裹布,铁蹄踏地,发出雷鸣般的轰响!
“杀!”
五千虎探骑,如同一股黑色的钢铁洪流,以摧枯拉朽之势,撞开了脆弱的营寨大门。还在睡梦中的袁军哨兵,连惨叫都来不及发出一声,便被锋利的环首刀抹断了脖子。
“敌袭!敌袭!”
凄厉的警报声终于响起,整个乌巢大营瞬间炸开了锅。无数袁军士兵衣衫不整地从营帐中冲出,脸上写满了惊恐与茫然。
然而,迎接他们的,是虎豹骑无情的屠杀。
这些百里挑一的精锐战士,在这一夜,将他们的战斗力发挥到了极致。
他们骑术精湛,配合默契,手中的环首刀在火把的映照下,划出一道道死亡的寒光。砍瓜切菜,已经不足以形容这场战斗的惨烈。这是单方面的碾压!
淳于琼被亲兵从酒桌上拖起来的时候,外面已经杀声震天,火光四起。他提着剑,醉眼惺忪地冲出大帐,看到的却是让他肝胆俱裂的一幕。
曹军!到处都是曹军!他们如同地狱里爬出的恶鬼,正在疯狂地收割着他手下士兵的生命!
“顶住!给我顶住!”淳于琼声嘶力竭地吼叫着,试图组织起有效的抵抗。
但一切都是徒劳。军心已乱,兵无战心,面对如狼似虎的虎豹骑,袁军的防线被一层层撕碎,如同纸糊的一般。
曹操一马当先,手中的倚天剑早已染满鲜血。他亲自将一面火把,狠狠地扔向了离他最近的一个粮草垛。
“烧!”
呼!
浸透了火油的草垛,瞬间被点燃,火苗子“噌”地一下窜起数丈之高!
紧接着,成百上千支火把,被虎豹骑的士兵们投向了四面八方。
干燥的粮草,是最好的助燃剂。火借风势,风助火威,转眼之间,冲天的火光便燃了起来,将整个乌巢营地,变成了一片火的海洋!
大火熊熊燃烧,发出“噼里啪啦”的爆响,将整个官渡的夜空,照得亮如白昼。那红色的光芒,映照在每一个曹军士兵兴奋的脸上,也映照在无数袁军士兵绝望的眼中。
袁绍积攒了数年的,足以支撑大军一年用度的数千万石粮草,就在这一夜之间,伴随着淳于琼被斩于马下的头颅,化为了冲天的烈焰和漫天的灰烬。
这把火,烧掉的不仅仅是粮草。
它烧掉的,是袁绍的霸业根基,是数十万大军的希望,是一个时代的落幕序曲。